孤独者相关作文

【篇一:如若安好勿忘心安】

如若安好,勿忘心安。

你说,有一种花叫彼岸花,生生相错不相见,世世轮回血色湮。你也说,其实也没那么严重。

一份思念的两端系着两份孤单,两份孤单诠释着一份温暖,也许这是一种宿命,我却不敢恭维。

如若安好。你在你自己的局里,每天温习着习惯,周而复始。或许你也会发呆,注视着某片被雾气浸润的绿叶。或许你也会大笑,为了某个并不怎么可笑的笑话。你的喜怒哀乐,窸窸窣窣地在你的局里飘荡,偶而也会撞到局的石壁上,撞落了久存的灰尘,却传不到我的耳边。

如若安好。我们都是孤独的旅行者,你我心照不宣。我们摸索着在角落里前行,把一切与我们格格不入的纷扰看得云淡风清。我们深谙在夜空的角落里也藏着牵扯着我们宿命的星座,在认箜里缄默。它是孤独的守候者,它预示着我们的宿命,却永远预知不了自己的宿命。我们迷恋着寂寞,并不是因为害怕,只是觉得心中总该有一份表达不能明目张胆。

如若安好。你说,木桡,你扮演着一个不属于你的角色。你一定还记得我若无其事地回答道,因为我想把角色里的温暖掏干。当世界拥护得无法呼吸的时候,我们却可以躲在内心的躯壳里依偎着彼此的温暖。你说,两个孤单的人依偎着取暖,那不是要散失更多的温暖吗?我若有所思地否认道,暮懂,至少我们可以心安。

如若安好,勿忘心安。两份孤单如同平行的轨道,未曾有交集,也未曾有分离。两份声音,尽管歇斯府里,但也只能在自己的梦里盘旋。我们都在努力地向对方跑去,但兜兜转转之后,我们还呆在原地,当暮霜包裹住明朗的春天时,我却清晰地嗅到紫藤花凋零的声音。季节在忠诚地显示着,我们分别已有很久。在紫藤花开放的时候,在时间的国度里也开出了一朵思念,当紫藤花凋零时,我们便也收获了一份心安。

勿忘心安。有些习惯无法改变,就不要再去刻意,保持记忆里的过往容颜便是了。我知道,你总是偏执地喜欢左转,于是在走了很远以后,又回到了原地。我知道你喜欢走在别人的右手边,尽管这样影响你向左转。我也知道,你喜欢边走边看天上的厚厚的云,你说那样会有时间轮回的沧桑感。这样偏执的你已习惯了从习惯中获得心安。所以,你要记得心安和习惯一样重要。

本以为,有了最近的距离,便可以贴着你的温暖。但现实还在提醒着我们,我们还要走在各自的路上,也许这就是两个孤独者的悲哀。如果我们不再孤单,也便注定了要失去温暖。所以,我们还是要以孤独者的姿态,相隔不远,安静地行着。

咫尺即是天涯。我们挨着咫尺的距离,却隔着天涯般的思念,让我欣慰的是,我们还可以微笑着说一句,如若安好,勿忘心安。

【篇二:孤独者的自述】

每当别人把什么稀罕事都塞进朋友圈的时候,我只能在黑暗的角落里流泪。不知上帝为何如此厌恶我,隔三差五地给我树个障碍弄个挫折什么的,好像我若遭难,他便是晴天似的。

上帝是那么的吝啬,给了我过于常人的智慧,却让我的命运随波逐流,给了我那么都可爱的朋友,我却把握不住。即便我有了朋友,那也好不了多久,以我那挑剔的眼光和喜怒无常的性格,总会是我们之间发生摩擦。难道像我这样的人注定要孤独终老到天涯吗?!

上帝既然你如此喜欢捉弄人,世界六十亿人口,你为何单单选中我呢?难道我真的有那么不堪?那么讨厌吗?,已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吗?如果你愿意,我不要智慧了,我不要“扫六合”的壮志了,我不要现在所拥有的金钱和地位了。只想做一个有朋友的平凡人,你知道吗?我用强硬的性格毁了一个又一个朋友的心。

因为没有朋友的肩膀,我流下的金豆豆只能填回去!别人在朋友之间和家庭之间可以无限大的,释放自己的牢骚。而我只能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哭泣

然后擦干眼泪,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当别人和朋友,勾肩搭背有说有笑的走向学校时。我只能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叹息。当别人好朋友吵吵闹闹的组团,蹭网,打穿越时

我只能一笑而过,却又呆在家想幼稚到下载一个虚拟的朋友。

一旦遇到下雨的时候,雨淅淅沥沥的下,无名的惆怅在我心中涌动,孤独的感觉更是强烈,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他无休止的吞噬着你的内心,只觉得自己像渲染别人生命的一角,要不是爸妈,我早已在九泉之下与黑白两无常跳起迪斯科呢!

哼!,没有了朋友,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人失去了信仰,我失去了血肉。像一颗大火球在体内上窜下跳,灼烧着,灼烧着,感觉失去了点什么……

哎,只能祈求希望明天会更好。

【篇三:论孤独】

孤独,足以静心,足以养性,足以以超然之心面对尘世之浮华。

凡孤独者,皆不以华众喧笑为乐,不以群居和众为要。其心皆静而斥四方者,为孤独者也。若夫久坐饰阅,缀一苦茗香茶,或闲敞月下,或寄情山水,或待掇花草。其心孤矣,若以孤为水,而以己为鱼,移游其间而不亦乐乎!

吾骈观天下之建伟者,无不寂也。而孤独之利,见其有三。

其静心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养性也,最见于高山远坐,静水长流之中;其超然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其静心也,鉴于远离尘世之喧嚣,名利之追逐。古时之成才大器,无不以寒窗十年,一心苦读而功成名就,其孤独惟止自知。昔年文学著作《百年孤独》之作者马尔克斯原先浮躁功利,一心求名,然终无果。遂弃世脱俗,静而自居,闭门造车,最终果成这一旷世绝作。

晋陶渊明独爱菊,何哉?菊之孤寂,深秋始绽,香远一方,唯有自知,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王安石盛赞梅,何哉?梅的孤傲,寒冬初放,清香暗波,孤芳独赏。其心之爱花之孤独,不觉乎乐以孤独邪?

孤独虽哀,然其养性也,可旷人心神,宁人心智,化人躁气,驱人浮华。如汤药之利人身,阅读之利人心也。其可省人以成熟,育人以坚韧,乐观洒脱。见此惟有甘于寂寞,乐于孤独者,方可铸成大器。

著名建筑师林徽因曾言:“红尘陌行,绿萝拂襟,青云湿诺。山水相忘,日月无纠。若此,惟一个人之浮世清欢,一个人之细水长流。”清之王念孙,罢官闲居,孤寂无可,然其著书自娱,引伸触类,无所不达。其孤寂然,似有孔明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又有《大学》之“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之盛伟。更有老子之“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孤独之超然亦有。其绝炼人志,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始之蔚然。绝孤独者极有削见以判事也,其善思,善悟,善道胜众远矣。其心若缥缈雾尘,层层叠嶂,不可深识,故强谓之超然也。

吾最爱张岱山之“雾凇沆砀,万千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初读其文,孤寂之感扑面而来,满目萧然之际,念惟有饱受孤寂之摧残,方有其透骨穿心之感悟。张岱与享孤独,遣怀自我,坦然接世,莫能及也。

吾遂思,人本孤独,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若水之善利万物而不争,然惟有正视孤独,以此为本,修养自我,使以心灵之宁静澄澈,垄除万难。永守孤独,方能滤化时世之焦躁与混沌,得天机之大成,非孤独不可也。

故孤独乃静心之本,养性之道,超然之姿,折桂片玉之路也。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