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新年逛庙会】
“开心”这个词已经无法来形容我的心情了。周五的下午,我们来到了红山区第九幼儿园,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年庙会”,更加舒心的就是有好朋友和老爸的陪同!
来到幼儿园,欢迎我们的是红红火火的大秧歌。许多的爷爷奶奶们,随着鼓点的节拍,扭起来。她们有的穿红色衣服,有的穿粉色衣服,有的穿黄色衣服,色彩亮丽。最吸引我们的是队伍后面的“孙悟空”和“猪八戒”,她们一会儿嬉戏,一会儿打闹。看得我们哈哈大笑,赞不绝口,用这样的形式给我们表演,让我们感受到新年的氛围,真的是好热闹啊!
伴着笑声带着好奇,我们来到了室内“皮影戏”场地。演员们表演的是《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选段。我们一直专心地看着,虽然舞台和道具很简单,但是中国的传统“皮影戏”是绝对的不简单,那真是一个“牛”!
接下来就是和三五好友一起逛庙会了,“哇塞!”果然和谢老师说的一样,“商品街”里的商品种类繁多,让人应接不暇。一楼是传统小吃,二楼是传统文化和民俗商品,三楼是文具玩具,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这“选择困难症”不知如何选择了。嘿嘿,让我驻足时间最长的地方是文化商品处,我把自己的零花钱都用来采购钢笔、便利贴、书签……我们跟“售货员”讨价还价,她们也是满足了我们小小的心思。我好享受这样的过程,我好喜欢这种活动的体验,我好珍惜这样的时光,我觉得我们长大了,我喜欢我们五年四班的大家庭在一起,能用这样的方式“逛庙会,迎新年”真的是太有趣,太难忘了!
【篇二:东北小镇的大秧歌】
我的姑姑住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上,春节里我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那里都市繁华,而且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那里的大秧歌,更是小镇一道独特的风景。
提起大秧歌,那可是家喻户晓,那里的男女老少哪一个都能扭上一段呢,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镇上大大小小的广场上便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和优美的锁呐声,像一种号令,不一会人们就到了广场,有的拿着扇子和手绢;有的带着妻子和儿女。小贩则在周边支起了小摊床。
大秧歌扭起来了,虽然队伍多是中老年人,可他们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极为协调,尤其是手中的扇子和手绢舞弄得出神入化。让人目不暇接,她们也在尽情的挥洒内心的喜悦和幸福。一些青年和孩子,心里也有些发痒,不时地加入秧歌的队伍当中。条条彩色的“长龙”也在不断的加长。队伍的周围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着家常,自在悠闲。锁呐不停地交换着曲调,秧歌的队形和动作也随着变化,让人久看不厌。这样喧嚣的场面一直到深夜才会结束。
大秧歌不仅是人们每日的精神大餐,也是节日庆典不可少的项目。每到节日,秧歌手们身着彩装,那些孩子们喜欢的“大头娃娃”、“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也粉墨登场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喜庆。
东北小镇的大秧歌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它就像陈年美酒,醇香甘甜,醉着小镇上人的心。
我盼望着来年再到那个让人留恋的小镇上去。
【篇三:走进传统文化】
冬日的暖阳,和煦的微风。在这样舒服的天气里,我们来到红山区第九幼儿园,参加新年庙会活动,走进和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
锣鼓喧天,人头攒动,来到九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穿着花花绿绿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正在起劲儿地扭着大秧歌。你看,他们扭的多带劲儿!眉飞色舞,欢天喜地,真是一群老顽童,怎么扭也扭不够,怎么玩也玩不够。这是我们东北最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了。
走进庙会现场,老师带我们走进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我们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东瞅瞅,西瞧瞧。哎呦!这是啥?没见过?原来是皮影戏啊!我被皮影戏深深地吸引了,内容也是我喜欢的《西游记》第78回——三打白骨精。虽然唱的咿咿呀呀,我听不太懂,但动作却十分利索,金箍棒说打就打,说抡起来就抡起来,人物演的惟妙惟肖,有趣极了。一边喝着茶,一边跟着哼哼,好惬意啊!
开始逛庙会了。这里的商品可真多啊,吃的、喝的、玩的、用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老师告诉我们购物要货比三家,我们还偷偷地讨价还价。右手拿着这个,左手拿着那个,手忙脚乱,买的不亦乐乎。我和几个小伙伴还一起给谢老师买了一些好吃的,谢谢她为我们做的这些。
看秧歌、听京剧、观皮影、赏变脸、尝美食、逛庙会……今天我所看到的这些只是祖国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保护好她,并把她传承下去。
【篇四:那是一片乐土】
社区公园是晚饭后散步的最佳场所,是运动锻炼的最好去处,是嬉戏玩耍最棒的地方……
在我们家对面的佳景花园的旁边有一个社区公园——同心公园。
当太阳羞羞答答地露出半个脸蛋,社区公园就早已热闹非凡了,男女老少,有的扭着大秧歌,有的在打球,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健美操……。
午后,滑滑梯上的小孩多了起来。各位妈妈带着小宝贝早已开始了游戏。嘻笑声欢乐声响彻云霄。球场上队员拼尽全力奋力一搏挥洒汗水。嗯,棋台上各陆军马大比拼老爷爷们说说笑笑,一片和谐,风轻轻吹来,树叶沙沙作响,花朵左右点头,惬意极了。午后,多么和谐美妙。
夕阳西下,鸟儿倦归,工作一天的人们拖着疲惫的步伐,投入一个没有纠纷,没有竞争,只有和谐、文明的乐土。压力疲倦随风而逝。坐在长亭上喝着一杯热茶,惬意极了。舞场上各种舞蹈大杂烩,富有激情的音乐,吸引着更多人的加入。散步的人来来往往。然而,在社区的另一端书屋里却是安静的。长亭里,走廊上,喜爱阅读的人们端坐在长凳上,桌子旁,拿着自己喜爱的书本认真的看着,听到的只有翻书声。
我欣赏发生在身边的美好的事物。我爱文明和谐的社区公园的美好,它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乐土。我爱这片乐土,让我们为这篇乐土点赞。
【篇五:家乡的广场】
家乡的广场座落在灯塔市的东郊,和灯塔市政府隔道遥相呼应,是个娱乐休闲的好地方。
春天,嫩绿的小草探出头来,看看春天是否到来,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夏天,小草绿油油的,好像给草坪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树枝上长满了嫩绿的枝叶,好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老爷爷在树下下棋,老奶奶在树下聊天。花坛的花各色各样:有紫色的,有黄色的,葡萄红的,有茄子紫的,漂亮极了。
广场的中心还有喷泉,每当夜晚,彩灯亮起,音乐响起时候,那里成了孩子的乐园,小孩子把自己的脚丫放在喷泉孔上,泉水喷到脚丫上,痒痒的,有的时候,淘气的孩子跑到喷泉中间,还会弄得一身水,好像个湿漉漉的小鸭子。尽管如此,孩子们还是乐此不疲。
广场最热闹的时候是晚饭后,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来到这里,有年轻的人跳着活力四射的劲舞,有中年队伍整齐的健身舞,还有家乡人热爱的大秧歌,还有跳着交际舞的人们,还有一支竞走的队伍,打着红旗,踏着音乐的节拍,甩着胳膊,步伐好整齐。
秋天悄然而至,银杏树的叶子也随风飘落,像黄色的蝴蝶。菊花仙子这时给广场添上了一抹色彩。
冬天,在雪花的飞舞中,广场也成了雪的世界,草地上覆盖了厚厚的白雪,好像铺上了厚厚的白色地毯,只有松树和柏树不怕严寒,挺直着身子,与北风对抗着。老爷爷老奶奶扭动大秧歌的时候,也是穿上了厚厚的红袄,绿裤,满脸的笑容也像是盛开的花朵。
家乡的广场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的欢乐呀,我爱家乡的广场!
【篇六:游九寨沟】
这次,我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九寨沟。这里的天空湛蓝如洗,没有一丝杂质。白云如絮,在天空中飘移。四周的山,青翠欲滴,色彩如画,让人心里觉得舒服,又格外养眼。空气非常清鲜,叫人总想大口大口呼吸。
五彩石湖,水清见底。沉在水底的五彩石,大大小小,有的像鹅蛋,有的像珍珠,有的像星星,一颗颗,一枚枚,发出耀眼的光泽,如一片繁星坠落水底,格外引人注目,亮得使人睁不开眼。水里的小鱼,一条条自由自在,摇头摆尾,可以让人看清它们寻找食物时明亮的双眸,如珍珠般闪亮,似宝石般细腻。流水欢唱,在河道中迂回奔跑,时而挤过石缝,时而减缓速度,清亮亮的,叫人总想掬一捧畅饮。
山青沟深。九寨沟,顾名思义:九寨的沟。不知不觉,心魂俱静,走向深处,人们纷纷端起相机,拍照留念。沟边空地上,姑娘们跳着民族舞,老人们扭起东北大秧歌,幼童也牵着大人的手,迈开了步子……那边,还有拔河比赛呢,每个人都用尽全身的力气,表达自己九寨旅行的愉快。这场面,打破了九寨该有的宁静,也为九寨增添了色彩,增添了灵动。
九寨的天,不同于别处的天;九寨的山,不同于别处的山;九寨的水,天下第一。还有慕名而来的人,让我充分感受到九寨与众不同的美!
九寨沟,别具一格,中国最干净的水,最清纯的空气,最绿的山,最清晰的天,还有最快乐的游人……真是“五岳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呀!我久久伫立,听九寨的声音,触摸她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