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观察蜗牛】
今天,科学课的内容是关于蜗牛的。老师要求每人要带一只,我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只能坐在位置上发呆,幸亏后来,马沈君送了我一只蜗牛。
回到家,我开始了观察蜗牛的旅程。蜗牛是陆生贝壳类软体动物。头上有两对触角,上面那对长,下面那对短。那对长触角上,有一个小黑点,这是它的眼睛。我发现在两对触角中间,有一条黑线,询问了科学老师,我才知道那是它的嘴。老师还告诉我们,它的嘴里有2万多颗牙齿呢!怎么样,是不是很神奇。
后来,我又发现蜗牛身体底下,有很多小点点。告诉你吧,那是它的腹足。要是蜗牛穿鞋出门的话,我看他要从白天穿到晚上了。
科学老师还说蜗牛的壳有两种,一种是左旋的,一种是右旋的,左旋的比较少见,而我的蜗牛壳就是属于左旋的,太幸运了。
第一天,我给它吃菜叶,它居然没吃。难道蜗牛不吃菜叶?我又给蜗牛放了一点柚子肉,神奇的事发生了,蜗牛居然吃了起来。我疑惑了,难道它是水果蜗牛吗?
第二天,我又放了另一种菜叶给它吃。结果,叶子被啃得坑坑洼洼。为什么第一天它不吃叶子,现在又吃了呢?我想应该是他不喜欢吃那种叶子吧!
原来,养蜗牛这么有趣,又有可以知道这么多知识!
【篇二:养蜗牛】
自从我开始养蜗牛,我就会每天给它们洗澡,给它们一个干净的环境。
我每天都会把它们洗得干干净净。我先把蜗牛轻轻地抓出来,用清水把它们的背冲洗一下,然后用刷子把它们背上的污物刷干净。我再把它们“住房”里的排泄物倒在花盆里,这样可以当花的肥料哦!当我触碰到它们触角的时候,它们会把触角缩回去,那是因为它们感到害怕了。蜗牛爬过的地方很粘,因为它们是依靠粘液来爬行的。它们的背是咖啡色的,上面的图案有些是右旋的,有些是左旋的。这应该像我们人类一样,人和人长得都有差别。
我希望把它们照顾得健康又快乐,就像爸爸妈妈照顾我一样!
【篇三:观察蜗牛】
雨停了,我和妈妈去买菜,在路上看到好几只小蜗牛正慢悠悠地过马路。
我发现蜗牛有一个硬邦邦的壳,两边分别有左旋、右旋。我听别人说,蜗牛的壳是它们自己的家,有危险它们会缩进壳里,再吐出黏液。它们还有软绵绵的身体,可以帮助它们行走,快速缩入壳中。
在上科学课的时候,科学老师告诉我们,蜗牛有两对触角,大的可以带它寻找食物,小的可以确定是不是可以使用的食物。头的腹部有口,口内具有齿舌,我还知道蜗牛是吃叶子的。
正当我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在观察的时候,妈妈叫我和它去买菜,可是我不想去呀!最后我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当我再次经过那条路的时候,发现已经不见了!不过我发现路上有几条长长的痕迹,原来,这是蜗牛的黏液,顺着黏液,我们找了几只小蜗牛。我摘了一片叶子放在一只小蜗牛前面,小蜗牛爬上去咬了一个小洞,于是我把它放在一条粗糙的路面上,它爬了一会我把它拿起来它竟然完好无损!我仔细观察,发现蜗牛爬过的路都有黏液。原来,蜗牛的黏液可以减少摩擦力。所以蜗牛在什么地方爬都不会受伤。
我喜欢蜗牛,更喜欢观察!
【篇四:我的观察日记】
为了上科学课,我在花坛边抓了三只蜗牛,它们都十分有趣,也十分淘气。小蜗牛每天都背着自己的“小房子”——壳。
它们的壳是右旋的,半透明的,可以隐隐约约看见里面的身体。它们都有两对触角,上面一对长,下面一对短。它们都是快活的小动物。为了知道它们吃什么,我在花坛的边沿上放了许多食物,有菜叶、面包、饼干……我又把蜗牛放在中间,只见蜗牛“兵分三路”,一路向菜叶爬去,一路向面包爬去,一路则向蘑菇爬去。它们吃完东西,都静静地趴在花坛上,它们又要干什么呢?
我拿了把椅子,坐在一旁等。不一会儿,大便从它们的气孔里排出来了,吃菜叶的一路是绿色的,吃面包的一路是白色的,吃蘑菇的一路是黑色的.。我不由苦恼起来,以后我每天都要为它们清除大便了!解好大便,它们又玩起了“龟兔赛跑”。你看,它们收缩着腹足,用力向前伸,不好,一只蜗牛从“悬崖”上掉下来了,我一个剑步走向前,伸手接住了蜗牛,把它放在花坛上,惊魂未定的蜗牛生气了,使出了绝技——用肉粘在花坛上。
它使我束手无策,又弄得我哭笑不得。这就是我那三只可爱又淘气的蜗牛。大家认识它们了吧
【篇五:观察日记】
今天,我和奶奶早早的起了床,兴致勃勃的来到了理疗店,奶奶走进了理疗店,我闲着没事干,出去荡了一圈,突然,我看见了一只蜗牛,我灵机一动,自言自语地说:“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可以捉蜗牛呀!”
我捉了一只蜗牛,放在手心上,仔细观察了起来,我发现,蜗牛是软体动物,身上有两对触角,长触角的顶端有眼睛,如果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蜗牛会缩进壳里,蜗牛的壳分左旋和右旋。
蜗牛是用腹部爬行的,所以它的腹部叫腹足。如果蜗牛“睡觉”了,把它放进水里或轻轻摩擦它,蜗牛就会醒来。这些有趣的`知识都是我从科学课上学来的!我在观察时,奶奶已经做好理疗了。我只好跟着奶奶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观察蜗牛真有趣!我下次一定要再来观察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