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成长路上情悠悠】
《西游记》片尾曲中有一句“敢问路在何方……”路?什么是路?这是一个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有的人会说:“我们每天都在走的路啊。”理解深一点的人会说:“我们心中也有路。”理解更深一点的人会说:"我们人生选择的路。”当然,还有更多更多的答案,但这些答案也不是错的。路简直是太多了,但今天我只想来回忆一下我的成长之路。
所谓我的成长之路,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复杂,这条路,就是我每天都会经过的一条乡间小路。
那一年,我三岁,岁月还有那么长,我还是一个满脸稚气的小孩子。
我的脑容量刚刚开始“膨胀”,就可以非常清楚地记得我每天至少要从这条小路上走过三四次,经常被爸爸妈妈牵着或抱着,走在这条幽静的小路上,爸爸妈妈一边逗着我一边摘一朵漂亮的小花戴在我又小又软的耳朵上,捏捏我的鼻子,晃晃我的小手,我“咯咯”的笑声,伴随着小鸟明亮又婉转的歌声,一路上洒满了亲情的味道。时间长了,一踏上这条小路,我就感到亲情洋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长大了。那一年,我七岁。由那个满脸稚气的小孩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小姑娘,我也踏入了小学生涯,身边多了一个好闺蜜——小灵。
我和她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还是互帮互助的邻居。我们总是一起上学、放学,一起走过那条幽静的小路。我们两个有说不完的话题,有讲不完的故事,还有叙不完的情。那条小路在我们眼里也变得格外有情趣。似乎是因为我们两个的存在,把这条小路给拟人化了,增添了勃勃的生机。时间长了,一踏上这条小路,我就感到友情泛滥。
再多的快乐,有时也敌不过“战争”的挑衅,那么的不堪一击。
那天,我们吵架了,一场战争从此爆发。我从“战场”中跑出来,回眸一瞥,感觉我们两个人身上都还“硝烟”弥漫,我是有多么的讨厌这种感觉。只顾埋头往前跑,当时心里面只想着“离开这个地方,远离小灵,无论去哪……”不知不觉,跑到了这条熟悉的小路上。我漫无目的地观赏着小路两边的景色。即使有再多美丽的风景,我也只会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令人烦躁和厌恶。咦?两边的树什么时候长出的叶子?昨天怎么还没发现?我百思不得其解地向前走着,哎呀!不小心踩断了一根大树枝,它飞向了旁边一户人家的铁门上,“咚——”,瞬间,树上潜伏的鸟儿全部沸腾起来,“叽叽喳喳……",我停下了脚步,听那鸟鸣声愈来愈小、愈来愈小……最后又像之前的那般寂静,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清风吹来,我突然意识到了一种孤独,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我特别想结束这场冷战,我刚要转身离去,余光中看到路的那边突然闪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我立马转回身,激动又期待地望着那个身影离我越来越近。小灵来到了我身边,我们谁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会心一笑,又像之前那样热火朝天地聊起来。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这条路有魔力?还是可以化解矛盾?不用说,这个答案,在我们彼此心中再清晰不过。
时间带着小路上的印记飞快地往前跑着,转眼间,我十四岁了。从一个懂事的小姑娘成长到一名亭亭玉立的少女。
现在有更多的时间,也给我留下更多的独立,这条小路没有变过,只是随着时间的冲刷变得疲惫不堪。现在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做,踏上这条小路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但每次独自经过的时候,总会有亲情和友情在我全身每一根血管里,包括每一滴血液里、每一个细胞里萦绕着。不知不觉,脚步慢了,那些快乐一点一滴的浮现在眼前……
路有很多,但这一条路,是伴我一生的路,是记录着我成长的路,是每时每刻都能让我温习着亲情和友情的路。即使它在别人的眼里是一条坑坑洼洼、平平凡凡的一条乡间小路,但它在我的眼里却是一条独一无二的人生天梯。我不会忘,永远不会忘。
【篇二:依靠】
假如亲情是一纸风筝,它就是牵引我的细线;假如亲情是一艘航船,它就是庇护我的港湾;假如亲情是一片原野,它就是滋养我的土地……爸爸妈妈,你们是我永远的依靠。
深沉
你总是很严肃,但你能在黑夜降临时告诉我不要害怕,你有一双温暖宽厚的大手,能在我摔倒时把我拉起,你有宽而坚实的肩膀,能在我无助时给我依靠。
爸爸,我知道你一直是沉默的,我知道你的爱深沉,记得我与最好的朋友吵架后,趴在妈妈怀里痛哭,你看了一言不发,只是走时悄悄侧头瞥了我一眼,但却终就没说一句安慰的话,后来我才知道你给我的朋友打了个电话。爸,你从来都是这样沉默的。
爸爸,你一直是我的依靠。
寒假发下期末成绩,很不好,我在台灯苍白的光下尝着泪水,猛然回头,你在门口,我低着头向你走去,你只是深深的望了我一眼,一句话也没说,转身离去,余下的只有我倚着门失声痛哭,那天夜里,我在枕头下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我相信你。”顿时,眼泪就流了下来,因为当时的我已经决定放弃我自己,但因为爸爸我决定坚持到底。擦干脸上泪的痕迹,把梦想再次装进书包,回到放飞梦想的校园,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想起纳吉个苍劲的字,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勇敢的走下去。
父亲的那四个字将成为我永恒的财富。
伟大
母爱的诗,诗言有尽意难尽;母爱如歌,歌到情处泪双流;母爱如茗,茶香满口情悠悠。母亲的爱是我永远的依靠。
那次,我考试考砸了,闷闷不乐的把自己关在房间,进门后,你看见一声不响的我坐着发呆,心疼的摸摸我的头,轻轻拥我入怀,最终我忍不住在你怀里放声大哭,一直把所有的不快都哭了出来,眼也肿的像水蜜桃,妈妈只说坚强起来,每个公主都需要用双手搭建自己的城堡。
但是,由于处于青春期,我把同龄人的叛逆管表现的淋漓尽致,整天和你犟嘴,把你说的话当耳旁风,那次听到你和邻居阿姨在说:“孩子大了,现在管不动了,真怀念以前啊,他总是赖着我,依靠着我。”妈,您一直都是我的依靠啊,那个生病时搂着我哭,考试失利时拥我入怀的人是你啊,妈妈!我冲了上去:“妈,您一直都是我的依靠啊!”
妈妈低下头,扬起嘴角,好美!
【篇三:让革命传统教育走进心灵】
情悠悠,思悠悠,炎黄子孙志未酬!中国自有雄魂在,莽莽我神州!
有人说,革命传统教育如一锊春风,像寒冷时母亲给孩子们送来的温暖;有人说。
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鸿清泉,像酷热时母亲为孩子们扇出的凉风。
突破空间的约束,翱翔历史的长空,我的热血开始沸腾。虎门的硝烟,圆明园的烈焰,“五四”的呐喊,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文革”的荒唐,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礼炮`
永远的过去了——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旧时代。
豪迈的开创了——中国人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世纪。
支持中华革命传统教育顽强地走到今天的是什么力量?是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字豪感,历史感,责任感,是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前赴后继一身的中华魂。
作为传统革命的后裔,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祖国的传统,哪怕祖国再落后,哪怕是这种爱带有自负的情感,这是一种责任。就像别人的家在好,那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再不好,也是我灵魂的归宿。
历近沧海变桑田,经过海枯到石烂,已事物是人非。但中华的革命传统教育没有变,也永远不会变。
是它——革命传统教育,让祖国母亲美得无与伦比,热、让我们刻骨铭心,让我们高歌母亲的伟大,高歌革命教育的源远流长,共创美好明天!
【篇四:倾听历史的声音】
芸芸众生,悠悠千年,何处觅得“历史”?当我在探索先人们创造的奇迹时,能从中找到什么呢?从中又学到了些什么呢?现在又该做些什么呢?大江东去,浪花淘尽,已而物是人非,昨日英雄安在?回溯历史,展开历史的面纱,与天地俱存,与日月同行,方才发现:历史俱在书中。
唐诗宋词是历史的象征,文人墨客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词歌赋中。春愁秋恨,伤春悲秋,感时伤逝,离愁悲恨,羁旅行役,感士不遇,莫名的惆怅与哀伤,乃至国破家亡的巨大伤痛,无不在春暮秋凉时节一起迸发,词人“泪眼问花”,而花们的回答也是“槛菊愁烟兰泣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隐隐约约看见陶渊明伫立在山边,用秋思对话夕阳。秋风传韵,飘散着一股淡泊的隐逸之气。陶渊明的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我很佩服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即使他带来的后果是如此艰苦的生活,但他也无怨无悔。这是历史的精神。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盛开在万紫千红的宋词花园中,是最为美丽最有风情的那一朵。她用自己的一生高歌低唱,她的快乐,她的痛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大打击,写下了这句千古绝唱。我在想:身为一个女子,竟然能承受这份苦楚,实在是不易啊。她当时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独自伤心的神态,实乃一个孤独女子的寂寞凄凉的心情。心中无定,若有所失,谓之“寻寻觅觅”;空床无伴,孤单无依,谓之“冷冷清清”;到了“凄凄惨惨戚戚”,更是言尽孤独清苦之极。这是历史的坚毅。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派超拔逸气和淡泊情怀充溢于天地之间!这就是苏轼。豪放豁达的他着眼于雨中,更是吟啸徐行,泰然自若的潇洒风度。苏轼的这句说到了我的心坎,在我遇到挫折时我可以像他一样对眼前的风雨藐视,对人生厄运断喝。苏轼旷达豪放的千古形象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这是历史的傲然。
历史如诗,诗意有尽情难尽;历史如茶,茶香满口情悠悠;历史如歌,歌到深处情难留;历史如酒,酒将醉时笑语盈……我倾听着这历史深处的声音,思绪万千。
【篇五:阅读情悠悠】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被这句名言灌溉着长大的我,也是推崇备至。唯音乐与阅读不可辜负,在无数个闲看花开花落的时日里,我并没有漫观云卷云舒,而是垂首细读一本好书,犹如轻嗅手中的一抔清香。
十六七岁的雨季,滴滴答答的心绪,纠缠着千千结的情绪,我越来越喜爱阅读小说。在主角别样的人生,让我找到共鸣。在那漫漫阅读的长夜中,我曾领略过名家经典,如磨言先生的《红高粱》,也曾讨教过古时佳作,如盛唐时的《聂隐娘传奇》。这些带着风尘仆仆的气息的名作,总能让我从书中字里行间感受到些许作者那动人的情怀与瑰丽的幻想。
也该庆幸自己的父母,并没有如那些肤浅又俗气的人一样认为读小说是一件离经叛道的事情。父母对我阅读的支持程度甚至远远地超出了我的意料。上辈人代代相传的“多读点书总是好的”,倒真真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接触文字和书籍的道路,也在陈年往日的传诵中,使道路更为宽广与平坦。
正是因为种种五花八门的原因,让我得以轻轻松松地走进小说的阅读圣殿。如今的年纪正是热血沸腾燃烧着青春的时侯,同样带着这种特质的小说《琅琊榜》,便一下子敲开了我的心门,一瞬间有着气冲灵盖的荡漾。每次遇到好书,倒是这般的感受。映入眼帘的一句“赤子之心,永生不息”,便让我的一思一绪,都跟着书中人物起承转合。
“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一开篇的古颂便有一种震人心魄的魅力,不由得深深叹服作者的文采绝佳。这个充斥着庙堂之高的权谋计斗,黑暗官场的残酷真相,却一直幽幽地浮动着江湖之远的快意潇洒,仿佛冬日里的一簇烛火,勾勒出整个故事的大体框架。作者以高超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出人意料的情节安排,塑造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神父冤屈地狱重生的主人公梅长苏,一身傲骨铁血铮铮的靖王萧景琰,不爱红妆战袍加身的霓凰郡主……在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冲突安排的带领下,我的心随着书中人物的命运辗转起伏,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我想,这便是好书与阅读的魅力所在吧,让你不自觉被吸引,不自主地靠近,去领略与自己不一样的人生,与周遭生活截然相反的经历,去感悟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暗暗播散的作者别致的灵魂与情怀。
读罢《琅琊榜》,久久不能回神过来,既为不圆满的结局唏嘘不已,也为内里所宣扬的所渗透的情义所感动。一身白衣,本该是如白月光般皎洁的男子,却背负着太沉重的冤屈,戟月清风的外表,掩盖着不堪回首的过去。“你知道我这双手,以前也是降过烈马,拉过大弓的,现在就只能在这阴森幽暗的地狱里,搅弄风云了。”读之让人叹兮怜兮,却又无可奈何,无比地不舍,却只能任由故事走向注定了的结局。这便是阅读的魅力,让人欲罢不能,让人心神荡漾。
感谢阅读,让我从不一样的人生里得到了同样适用于自己的原则。逝者如斯夫,世间风云瞬息万变,该珍惜的,一定要好好珍惜。当我了然的时侯,我仿佛看见了梅长苏淡然的身影,他万里无波的瞳仁里,涌出点点笑意。
此血仍殷,此身豪情仍未收;情义千秋,在梅岭雪间长留。《琅琊榜》陪伴着我度过了无数个寂然成长的深夜,走过了最热血的年纪,而书中所大加渲染描绘的那些情怀,也会让我毕生铭记。阅读带给我许多莫名的感动与了然的释怀。许多突然的顿悟与别致的清明。倾余生之风骨,与阅读长存。
【篇六:阅读让平凡的日子变得鲜亮】
阅读,让平凡的日子变得鲜亮。珍视阅读,阅读便如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珍视阅读,阅读便如一杯酒,酒将醉时笑语稠;珍视阅读,阅读便像一首诗,诗言有尽意难尽;珍视阅读,阅读便像一杯茶,茶香满口情悠悠。
阅读,可以让你深入其中,你会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当你读着一本书时,你会被它的内容所吸引,从而沉醉其中。
一天早晨,我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打开书,我看到了目录,有很多章节,这让我热血沸腾,我开始我的阅读,书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一个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生活艰辛的人。我读到了他的艰难,读到了他的痛苦,也读到了他的幸福,不知不觉间,我读了三个小时的书,当母亲叫我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已经这么晚了,我走出了书房。书就是这样的奇妙,它引导你走近它,让你身临其境,又让你流连忘返……
我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再一次走进书房。我的脸上充满了笑容,因为我(next88)又可以再一次沉浸在书的海洋里,这本书带给我许多我从未接触过的情感,让我体验到了一切。我静静地沉浸其中,享受着它带给我的快乐,这样便使我平时平淡乏味的生活变得鲜亮无比。
一整天的时间,我什么也没做,但是却又好像什么都做了,我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完后,我感到无穷的成就感,在这本书里,既有保尔那如钢铁般的意志,又有那坚如磐石的爱情力量,让我一时间感慨万分,不知应该说些什么。就像当年我考书法等级的时候一样,当时的我,因为失败几乎想要放弃,可是到了最后,我却坚持了下来,拿到了书法十级的证书。
从阅读中,我领悟到了一些新的东西,这些东西改变了我,使我不再讨厌书本,开始真正的喜欢上阅读这个兴趣爱好,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看书,这些书本改变了我,既让我拓宽了视野,又让我享受到了快乐,让我平凡的日子变得鲜亮。
阅读让我那平凡的日子变得鲜亮,我不再感到空虚,而是全身饱满,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的生活也不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