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过去的我】
“哗哗”,当那春天光顾,溪水也唱起歌来,那么动听那么清脆,是送给春姑娘最动听的礼物。当那春天光顾,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迎春花上,那迎春花便悄悄绽开,淡黄色的笑脸,是送给春姑娘最美的礼物。那时我便哇哇叫起来,哦,原来我出生了。
当我把人生第一口蛋糕靠近嘴边,那个一岁就在我脑边深深记住。当时的我一岁了,我开始学习走路。那成功之笔蘸上失败的汗水,描绘出那成功之桥,我一摇一摆的扶着墙角的围栏时,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最后我终于可以站起来了。
当时我2岁时,我趴在爷爷奶奶身边。李白杜甫的千古名句常常挂在嘴边。当我妈妈上班时,我再也不觉得无聊了,因为我可以自己玩儿一会儿玩具。
因为奶奶生病了,我的生活也很是不变。奶奶生病了,爷爷在家里照顾奶奶,没人送我上学,奶奶生病了,没人做饭,我只能去舅奶家吃饭。奶奶生病了,医药费要40多万。二叔,三叔和爸爸在外地工作,长期不回家。这让我知道一个亲人的重要。
现在我已经9岁了,在这9年里,点点往事好比一个水晶球,一旦打碎那些往事便扬风而起。
【篇二:外婆】
从不否认,外婆是爱我的,然而,真正体味到这种爱的滋味,却是在我步入中学来到外婆身边以后。
——题记
“天冷,多加些衣服”
“啊……啊欠!”早上,我刚起床,被突如其来的寒流弄得直打喷嚏。外婆听见了,立刻走过来,心疼地看着我,对我大加劝导:“看看,叫你多穿衣服不是?又感冒了吧!……”我却早已听烦了这些话,满不在乎地穿好衣服,一声“我走了!”便消失在晨雾中。早读课上,不知谁打开了窗户,寒冷毫不留情地侵入我的体内,这才想起出门前外婆的“天冷,多加衣服”的叮嘱,早已被匆急的我丢进屋里。一种异样的感觉涌上心头……
“没迟到,别着急”
“啊呀,已经五点三十七了,快点!”我一看钟,便大叫起来。开灯,下床,用飞快的速度穿好衣服,又慌乱地去洗漱,甚至连表都没功夫拿,见我那急样儿,外婆直冲我大喊:“没事儿,没迟到,别着急!”可在我看来,却是一种“火上浇油”,待我赶到教室,才几个人端坐在位上,猛地,才顿悟到外婆的话是对的。再一次,一种特别的感受油然而生……。
“来,喝碗麦粥吧”
下午,我坐在桌前苦练书法,看着一页又一页纸翻过,我长长地舒了口气,擦擦脑边的汗,忽感到肚子饿了,这时,外婆的脚步声近了,我的目光也随之望去。“来,喝碗麦粥吧,这是我给你专门留的!”外婆边搓着手,边冲我小声说着,我接过碗,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似乎还藏着外婆的爱的余温,喝一口,甜,犹如外婆的味道。这一次,我的心,全化了……
外婆,我想对你说一声“谢谢!”来作为您给我的无边的爱的回报……
【篇三:母爱】
母爱的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这首歌没课都荡漾在我的脑边。
小时候靠在母亲身边。听着好听的故事,进入梦乡。大了,没有小时候的自由自在,很少听到母亲讲故事了。只能坐在如山的作业旁边冥思苦想。往往在这个时候,母亲会送上一个削好的水果或是一杯水走到跟前。没有多余的语言,只是看着我,她那柔情似水的眼睛像给了我鼓舞和动力。
从小时候的尹尹呀呀的学话语,母亲就一步一步把我抚养大。生活中、学习上,妈妈的关怀无微不至。在我生病的时候,母亲总是寸步不离陪在我我身边,一会儿喂水,一会儿搓背,一会儿擦脸,有事量体温又是喂药,不停问问纳尔不舒服,问问想吃什么。一次一次做好的饭菜,看我每次只吃了一点,摸着我的额头,她的难受就是来源我的病。当我吃饱了,蹦蹦跳跳了,她就眉开眼笑。
母亲,没有过多的语言,志需要一个眼神就能安慰我,给我精神。有人说爸爸是天,妈妈是地。母亲像土地一般养育着我们。妈妈您辛苦了,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