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愁绪涌出词中的绝唱】
悠悠历史,经历了多少岁月的积淀;漫漫长卷,又记下了多少迁客骚人的苦难。因愁而泣,因愁饮酒,因愁难眠,更因愁涌出了词中的绝唱。
青冢坟前,内心坚强了太久的苏轼终于流下了眼泪。“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曾经的往事难忘,曾经的恩情难断。“幽梦忽还乡,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什么才情,什么抱负,在妻子的坟前早已抛之脑后。仕途不顺,一贬再贬,忆起曾经日日说恩情,而今却独留自己与她阴阳两隔,盈满眼眶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愁苦潸然而下。不知从哪年起,不知到哪年止,苏轼心中放不下的永远是曾经陪伴自己的妻子。
由悲而泣,更因愁而写,用泪凝成这首词中的绝唱:“十年生死两茫茫……”
樱桃已红,芭蕉又绿,春光无限,想留却又留不住。小舟轻泛,春意阑珊,却又是怎样的愁绪涌出心头?“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家还远在千里,何时才能归去。一杯两杯浊酒下肚,欲醉愁肠,未曾想借酒消愁愁更愁。河水依旧缓缓流淌,瞥见那热闹非凡的渡头,却无心停留,归家的路还长。愁,因蒋捷得到了完美的升华;蒋捷,更因愁叹出了这篇词中的绝唱:“一片春愁待酒浇……”
家的温暖,让每个在外的游子急切盼望归去,谁愿忍受飘飘的风儿,潇潇的雨。
雨打芭蕉,奏出低沉的声响,小轩窗外,一根情思连得是两处闲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在这黄卷青灯下思念着远方的爱人而陷入这无边的雨中。远方的那里是否也在下雨?远方的雨又有怎样的愁绪绵延?远方的他是否也感觉到了寒冷?远方的他是否也在思念自己?心中离索万千,但她不敢走进睡梦中去,唯恐一觉醒来,青丝已变白发,不再是从前的她。
愁,因爱而愁,因愁而爱。李清照蹙紧了双眉,将心中的愁绪幻化成了这篇词中的绝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夕阳渐渐西落,却不想离去,这一别,又是何年?苏轼的泪未停;小舟还在向远方划去,不曾停留,这一路,还有多远?蒋捷凝望着远方;雨滴终于停落,依然忧虑,哪一天,才能相见?李清照还未入眠。
愁,因愁落泪,因愁叹息,因愁不敢入眠,他们更因愁涌出了词中的绝唱。
【篇二:不想飞】
你相信“命”吗?我是信的。出生,时机,环境,这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一个在土地上生长的存活的生命,想飞,也是飞不起来的。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吗?一只兔子参加了飞翔的培训班。与同班的小鹰、小鸭、小麻雀等比起来,兔子的成绩是最差的。但是他想飞,他渴望着头顶上湛蓝的天。同班的同学和老师也告诉他有志者事竟成,兔子自己也是如此地坚信着。终于有一天,他从崖上一跃而下,妄想着自己能像雄鹰一样在蓝天翱翔。却以自己的生命宣告了失败。兔子啊,终究是飞不下来的啊。
人要有自知之明,兔子也是。不属于自己的,为何要去抢夺;无法做到的事,为何要去尝试;无法实现的梦想,终是一纸空谈。地上,又何尝不好呢?是的,我也曾渴望那片蓝天,祝福着自己变成雄鹰。可这三千世界六道轮回之中,竟容不下“如果”二字。便看开了,有这半碗冷粥的时间在这儿蹦跶着要飞,不如早点回去洗洗睡吧,明天还有短跑呢。
把结打开了,整个人也就淡然了。因为知道自己的心愿:我—不—想—飞。是谁说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你想那燕雀纵使有了那般宏大的志向,也飞不到那九重青天之上。看,陈涉,不就是那有鸿鹄之志的燕雀?飞了,可惜飞不上去。
别老盯着天上,地上也不见得输天半截。看那油桐花,虽不上台面,但经梅雨一沤,倒也有了几分妖冶。你想想,连这油桐都见着好了,又枉论牡丹寒梅之姿?古语说得好,高处不胜寒。我这等闲人,还是衬着油桐就好。
今天,出国留学,考研考博,不都是想飞吗?可着留学之人如过江之鲫,真个跃得龙门的,又有几个?也许确是我太过鼠目寸光,不争这一二分的名利,只求安度余年,问心无悔。
人生就是一场宴会,半壶浊酒尽余欢。喝着喝着就醉了,在浸着酒味的梦里,百把年的光阴穿墙而过,跫然行远。时光泛滥的底片上,鹰在飞,兔子在跑,油桐兀自开得灿烂。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在浮夸的社会里,耕一畦水田;牵一只老牛;踏在厚实的土地上,看那时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我就是一只不想飞的兔子,有一块吃了又长的草地,有一个傻傻的一直等我的农夫,有片可以肆意奔跑的土地。多大的福份啊。
【篇三:让我如此依恋】
大形希音,宇宙回声,每段沿途长路,每一次相逢擦肩,那些被渲染在离散与相逢之间的是痛过之后呈现出来的艳丽神色。明明静寂无波,却展现出异样的魔性,吸引着我。
手执清茶,一本书,笑看历史中的回合,惊心动魄。那种极巨饱满的语言,张力十路,从中淡淡无痕飘逸出来的陈迹书香竟隐藏着千年的秘密。写书的人,或端庄的将自己透入书中让你去吧寻;或狂放展出可泣的故事不放世俗的眼光。这一切的有种东皇本是我底的张扬,却又似一座古老而落魄的城,一直不肯,低下认输的头同世界侵蚀着人们的高科技做着斗争。我心甘情愿的依恋它们,像吝啬的太阳总在晚昏夜迫近时才收起自己最后一缕金子一般爱护它们。纸书是不退的浪汐,温情童年轻狂的时光。
味蕾,是一个人回忆的最深源泉,不灭且植根于脑海久久不去的可能并不是为你送上食物的人,而是那些融于味觉的感情。妈妈熬出了岁月,染白了稀发的鸡汤,奶奶送别前颤手塞给的腐乳……就是等她们先你一步去了菩提树,你也永不忘那抵寒的暖意。浓浓的,似水淌在身体里。无时不在,却终难觅寻。我依偎着食物生活,正如一书言“一切有情,依食而往”般,透在我执笔的手上,落笔成诵。
穿过混沌的白雾,忙碌于生活的边缝,有多久,再不曾感受到阳春三月边的深情。它们源于细小,体现于微渺却将影响放大数倍。紧紧地抓住我,不让我坠入黑暗悬崖。我也依恋着它们生活。不仅是我,每一个个体,有情有义的将士,在奋斗在“边塞的战争”时,从心底涌出对它们索求。
银字笙调,心字冥想,旭日暖阳的路上我怀揣着无边的希翼,愿我谓叹的,似裙衩飞舞在小角落,似光阴疏离的琴弦弹唱在绿色溶溶的生活。这些“十年汉晋十年唐”的风骨,比人间大爱,更摄人。
叹一声,我依恋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