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年味】
年味是什么?是与各位家人一起吃个饭中吃的各种食物,抑或是人们在吃饭时那浓浓的情意?
大年三十,我们一家四口呆在长沙过年。早上我起床,刷牙洗脸后开始打扫我的卧室,还与我妹妹一起贴春联。“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爸爸陪我与妹妹下楼放鞭炮,小心地点燃,马上离去,捂好耳朵,但声音仍敲击着我们的耳朵,敲击着那新年的钟铃!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在大年三十,年夜饭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沙发上只听到父母在厨房中切各种食物,不久只听见了锅铲碰撞的声音。
饭菜都出锅了,我与妹妹早已准备好了碗筷。“好辣,好烫!"“你们慢点吃,才出锅。”所有菜都上桌,大家都开始吃起来。过年,当然要吃饺子,只见那一盘饺子皮薄馅多,隐约看到了饺子内的各位馅,蘸点辣椒酱,一口下去,感觉全身都暖和了。我们还抢着去吃鱼,不只因为鱼肉鲜美,还为了讨口彩年年有余的意思。吃得差不多时,我们拍了一张新年全家福。
在除夕春节联欢晚会是必看的,我们全员都坐在沙发上看小品看相声,时间不知不觉都过去了。马上,主持人开始倒数了,我们的心情也随屏幕上的数字而激动。突然,天上出现了一朵朵烟花,神州大地上的人们在这一刻共同欢呼,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除夕,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有不少重要的习俗,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画年画、守岁、放鞭炮、吃饺子。
其实年味有很多种形式,但每种形式都饱含着新年的温馨与对新年美好的向往。
【篇二:你的背影令我难忘】
抬眸窗外溶溶月,举首窗前澹澹风。
夜已深,人静谧。梦中渐醒,穿衣而起,已是隆冬,不见梅花枝上俏。寒风凛冽着,我裹紧衣服,不由得打了个寒战,极不情愿地离开了被子。我以为一切都是黑夜的黑暗与宁静,除了窗外稀稀疏疏的灯火迷离。
月色朦胧,如流水般泻下来。拉开房门,却感到一点一点的光明在延伸着。那绝对不是月光,而是人为的力量。睁大睡意朦胧的双眼望去,灯仍亮着,桌前竟坐着一个人——父亲。
月意在灯光下显得黯淡了,钟铃上的秒钟“嘀嗒”地拨去一格,又拨去一格。一切似乎都停止,时间停在这一刻。你夜深未睡,哈腰伏首于桌前,左手按着什么,右手持着一支晨光蓝色水笔,“沙沙”地奋笔疾书着。灯光扑朔,你的背影在灯光下颤颤巍巍地摇曳着,如梦如幻。
回首,月光泼洒在我的房间,一切显得那么幽静。正视,只见你在黑暗中的一片光明中执笔,手在纸上飞舞。我不知道它会舞出多少精彩的文字,但只是以他独特的方式——身体歪斜,胳膊在前,手在后——不停地书写着。你的背影,沉淀出一种沧桑,一种成熟。
虽前不久妈妈才帮你染了发,但如今双鬓又生出不可计数的白发。你比我同学的父亲都要大,在日日夜夜的操劳后,脸上已生出了皱纹。开心时,那皱纹笑成一片灿烂;生气时,那皱纹气成一道沟壑。也许,你正在勤勉地工作;也许,你正在翻阅着我的课本,为我的学习而担忧。心弦,与此颤动。
就在月光与灯光下,你的背影与窗台上那棵翠竹的树影交织在一起,影影绰绰。我想起你曾经的奋斗历程:初中学英语的勤奋,在非洲工作时的辛苦。学英语时,你风华正茂,笔记至今留存;在非洲时,你与大象赛跑,与疟疾抗争。此刻,你的精神转化为对我浓厚的爱,更转化为我学习的目标。风不再寒,只是拂着我的脸颊。在感动之余,我领会了这份精神,就像月领会了风的飘游。
难忘你的背影,难忘你的爱,更难忘你的那份坚守,亘古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