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双溪村】
这天,我们郁达夫少年文学院众人要去双溪村,他可是我们中国的武术及造纸术的来源之地!
首先我们参观武术,两位大叔各打了一套四门拳反六合拳,虽然看是很无聊,但从大叔绷紧的肌肉看上去,打的很有力度呢!弄得我都想上去学两招,顺便拜他们为师。相信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吧!
接下来,我们到了造纸之地,参观了造纸的整个制做过程。最有趣的是我们还自己亲手制造了一张纸。我们看着导师给我们演示了一遍,把打水用的木盒支在竹浆上,然后垂直往下放,入水后慢慢放平,捞起来,轻轻晃一下,然后双手拿稳上下两端,缓缓的盖上去,抚摸一下,纸就做好了。我们其中已有一部分人已经做好了,然后就站在旁边看别人做,不时还笑笑,仿佛自己在做似的。
再说吃中饭,那就跟过节似的,桌子上摆满了各开各样的菜美味极了。不禁让人垂涎三尺,平常不是很喜欢吃饭的我竟吃了好多好多的菜!
双溪村你是浙江的明珠,更是中国的明珠。这里的历史文明将永世相传!
【篇二:寻访千年历史】
富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底蕴深厚的造纸文化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如今的大源双溪岸边,造纸技艺依旧传承着悠扬的历史。
细雨朦朦,却仍然阻挡不了我们寻访千年历史的快乐脚步,我们乘着大巴,映着小溪流水,看着天空中的鸟儿,来到了大源双溪村。所谓“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根根翠竹不时弯腰向我们问好,我们也兴致勃勃地笑着回礼。一座富有年代感的礼堂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手工宣纸正在各位爷爷手里熟练地诞生,他们马不停蹄操作着,一会儿抄纸,一会儿收纸,一张张洁白如玉的宣纸整齐地叠在一起,好似一块块雪白的豆腐!这项沉甸甸的国家级文化遗产,见证了先辈们的勤劳创新。
离开造纸作坊,我们还参观了打磨纸浆,晒纸,检验纸品。每一道工序都是那么不简单,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
最有趣的就是我们亲手做宣纸。在师傅的指导下,大家亲身感受了造纸,抄纸,收水,放纸。看上去一举一抡,你千万别以为只是几个简单的动作,那是很有很大的难度的,讲究可不少。要做好一张纸,可真没那么简单!我小心翼翼地做起来,把木板放入水中,然后轻轻端起来,向前一抬,水排出来了,纸浆在这操作中渐渐叠合成一张薄如蝉翼的白纸,太神奇了!要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正在被小小的我们感受着!
回味着造纸的技艺,议论着悠久的文化,我们漫步来到书香四溢的接待室,一排长长的桌椅摆得整整齐齐,白色的毛毡上摆放着令人神往的毛笔,大小不一。我们兴致勃勃地写起字来,“一点、一横、一撇、一捺……”,这些笔画不停地在我手中跳越,弹唱出美妙的中国字。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造纸的工艺一直没有停过,双溪村的宣纸文化也还在进行着,传承着中国历史,一步步面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