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拾起生活中的碎片】
作为上海人,每天过着忙碌的生活,可是你是否发现上海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地退出了原本闪亮的舞台,上海文化变得零碎,成为了碎片,我们要捡起这些碎片,将它拼凑成上海原来的文化!
上海话——
当今许多上海的儿童已经无法全部使用上海话和他人沟通了,甚至出现全然不会讲的情形。《新民晚报》某文认为“在浦东讲上海话是没文化的表现”。招致上海本地人广泛批评。儿童们每周会有一节上海话的课程。上海话的处境极为严峻,有可能会是中国主要方言中最早消失的一个。有人认为,上海作为中国最繁华,经济及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推广普通话,在促进经济发展,减少人与人之间沟通障碍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人也认为这会造成传统方言的消失,以及传统地域文化的消失。部分上海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开始质疑方言对促进经济发展是否会带来阻碍,并对上海话的处境表示不满。
上海四大金刚——
上海的四大金刚就是大饼、油条、豆浆、粢饭。这四样东西可是出了名的,现在还有许多早餐店可以买到,这是上海文化的一小部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两只大饼,一根油条,一碗豆浆,加起来可能几分钱,在当时看来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那时候大家都会拿一根筷子或者一只淘箩,穿街走巷,就为了能买上热腾腾的大饼,再裹着刚从油锅里捞起的油条一起吃,绝配。
上海文化街——
多伦路是上海的一条小街,南傍四川北路商贸闹市,北邻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背靠内环高架、轻轨明珠线,动静相间一里有余。街短而窄,路曲且幽。夹街小楼,栉比鳞次,风格各异。小街虽在地图上难有立锥之地,但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多伦路上走一走,你似乎还能聆听到这里曾经激荡文坛的震耳惊雷;多伦路上走一走,你仿佛还能感受到这里曾经强劲跳动的“民族魂”脉搏;多伦路上走一走,你依稀还能呼吸到这里厚积薄发的中国近现代文化的沁人气息;多伦路上走一走,你一定还能领略到百年上海滩演绎的民俗风情。多伦路上走一走,你一定能见前所之未见,闻前所之未闻,思前所之未思,获前所之未获。文博街市、休闲社区,勾画出明天多伦路上广阔的发展前景。
上海文化的多姿多彩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篇二:上海文学之旅】
翻了个身,刚想再赖会床,忽然记起今天是文学社走读上海夏令营出发的日子。一个鲤鱼打挺,我从床上蹦了起来,匆匆洗漱吃过早饭,赶往集合地点,带着兴奋与期待,开启了三天的旅程。
行程第一站抵达上海少儿图书馆。这是一栋带有欧式风格的建筑,门前还有宋庆龄奶奶的题词。进入馆内,顺着楼梯向上走,来到阅览区。这时的我们就像一条条回归大海的小鱼,四下分散,畅游在书海里找寻自己最爱的“鱼食”。我来到一排书架前,抽出一本名为《优雅走过下雨天》的书,靠着窗台仔细地阅读起来。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规定的两小时时间就到了,不舍地放下手中的书,脚步匆匆跟着大部队赶往下一个行程点,可脑海中却还记挂着主人公千子星最后是否能克服困难,走向幸福……
第二站原定在复旦大学听甫跃辉老师的讲座,但由于复旦大学正在维修,讲座地点临时改在了上海作家协会。在阴郁静谧的作协大院里,我们或沿阶而坐,或盘腿坐在草地上,静静地聆听,分享甫老师的写作经历,学习、体会甫老师教授给我们的写作技巧,阅读方法,时间很短,但收益匪浅。
行程第二天,我们走访了多伦路。孙老师拉着一位瘦高的叔叔介绍道:“这位是解放日报的林大记者。”我们盯着眼前这位身穿蓝衣,带着墨镜和一顶棒球帽的男子,小声嘀咕着“大记者?如果再加上一把二胡,就是瞎子阿柄了。”玩笑归玩笑,这位大记者视力可好着呢!林记者很幽默也很认真,为了这次能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多伦路的历史,足足准备了十大页的提纲,再加上他讲解时幽默的语气,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下午,我们还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并举行了朗诵比赛。我们“海之阅”小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朗诵的内容,别提多认真了!大家的朗诵都非常棒,赢得了台下听众的热烈掌声。
行程最后一天也是最放松的一天,我们去了锦江乐园。过山车、激流勇进、太空自行车、旋转木马……玩的不亦乐乎,看着周边小伙伴们的笑脸,我想:这就是我们小朋友们的天性吧,有的玩就是最开心的事!
三天的旅行让我了解了上海这座繁华大都市具有文学色彩的一面,尽管这只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知识不一定在书本,一段旅行,也可以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