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厦门的夏天】
很多人对厦门有热、燥的评价。
较之青岛,厦门的夏天确实显得更炎热;而且夏天确实有显得蚊虫繁多。但是我有发现,那里的夏天,在别处如何也找不到。
清晨推开窗,一股清爽宜人、带着咸味的空气立即涌入屋内,让你怀疑夏天是否已经悄悄地溜走了。清醒后发现,窗外的街道依然被静谧所笼罩,方圆几里很难觉察出声音。屋外偶尔发现一层缥缈、透明的薄雾若隐若现地移动着,好像给房子披上了一件薄薄的纱布。人们似乎习惯了较热的天气,待到上午八九点,暑气缓缓飘来时才忙碌起来:房屋里,大街上,海岸边,有忙着收拾店铺准备营业的人们,海边还有锻炼的人们。此时的厦门是多变的。
正午时分,太阳将开水般的日光洒落厦门。尽管如此,街上的人流不减反增。这时也是一天当中人们最忙的时刻,任意一家街边小店都挤满了人,四周一片喧闹。店内的服务员通常累的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这种情况十分常见。大约半小时后,喧闹有所减轻。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街上行人少了,喧闹少了。这时在楼上抿几口茶,看看窗外的风景也是件相当惬意的事。海边椰子树上碧绿、油亮的叶子如同一面大镜子反射着日光,如果是在夜晚,我更愿相信那是一颗罕见的亮星。树叶上的分杈在风中节奏不一,高低不一地摆动,仿佛是想用这种方式来给厦门降降温。不仔细看,肯定觉得树干也在随风摇摆。棕榈树比松树矮些,但这里的棕榈树树皮之厚,像一个在三伏盛夏还穿着十层棉袄的老翁。它的枝叶之结实,以至风只能稍稍摇晃叶尖,不能对其他任何地方造成影响。海浪冲上沙滩有很快渗入沙层,接着又冲上来。静下心去听,还能听到浪花与海滩哗啦哗啦的呢喃细语。
暑热的下午过去,夜晚来临。天空暗淡下去,风和空气也渐渐凉了下来,整个厦门再次回归静谧、清凉与美好。可以看见,其他楼层的灯光一个个消失,很快将我的视野染黑,只有窗外的几颗亮星闪烁着。
【篇二:我心中的那片海】
闭上眼,和煦的阳光暖暖地照在皮肤上,海鸥自由地在天空中翱翔,叫声充斥在耳边。海风带着些许的咸味迎面拂来,浪涛永不停息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海水“哗”地涌上海滩,又急急退去,来不及逃走的浪花被沙层吞噬。一双脚丫踩在海边湿润柔软的沙上,慢慢地走着,这是片一望无际的大海。这也是一份独特的喜悦与享受,一份内心少见的平静与放松。
这是一次重要的考试,像往常一样,车窗外的天依旧晴朗,刚升起的太阳温暖地照着大地,人们也各自井然有序地为生活奔波。我的心情却稍微有些紧张。
今天的身体有些僵硬,人行道经过十几年的侵蚀,变得老旧,有些松动的地砖踩上去会发出“咣当咣当”的声响,听到这种声音心里多了几分烦闷。
停下脚步,一遍遍地回想起妈妈说的话“考不好没关系,主要在于查漏补缺”,闭上眼,听到海水哗哗地涌着;看到几只海鸥在天空中嬉戏;闻到海风带着些许的咸味。每当急躁与不安想占据我的内心时,大海的波涛便汹涌地冲走他们,卷进浩瀚的大洋,无处可寻。
深吸两口气,睁开眼,看到考生们迈着平静与自然的步伐,带着一身自信从我身旁走过。所有的急躁与紧张都随大海而去,换来的是那份平静和勇气。
迎着阳光,面朝大海,满怀自信,勇敢地向前迈去。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海,有的海汹涌澎湃,有的海风平浪静。但我心中的那片海,它带着妈妈对我的信任与宽慰,总会为我卷去急躁和紧张,带来平静和稳重,它不曾停息,我也不曾紧张到不能自已。
【篇三:写景作文】
夏日的傍晚,凉风习习,我约了几个同学一起去松兰山玩耍。
金色的沙滩在夕阳的照射下,反射出一片红,如同撒上了无数的花瓣,十分柔美。我忍不住急急脱了鞋袜,小心地将嫩白的小脚丫子踩了上去,软软的,柔柔的,暖暖的,心底泛起一阵不舍,一阵依恋。
海风夹杂着海水的咸,裹挟着人们的汗,若隐若现地钻入我的鼻。我用力地嗅了嗅,似乎又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丝凉意。放肆地躺倒在沙子上,发梢贪婪地钻入沙层,闭上眼睛享受着自由。隐约间有一两只鸟儿从我头顶飞过,望去,被暮色渐渐遮盖的天空,还泛着各色的红:半灰半红的轻纱笼着那淡淡隐去的白,红黄相间裹着一丝淡紫,葡萄灰叠着粉红……
慢慢坐起身子,远处平静的海面开始涌起微波,一阵高,一阵低,冲上沙滩,舔了一下又快速退回大海,像极了那顽皮的娃娃,被冲上来的沙子又被统统带了回去。偶尔留下几枚细小的贝壳,也成了馈赠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灯光开始陆续亮了,我和几个小伙伴开始了“堆堡工作”。铲子、小水桶、堆堡模型……都被我们随意地洒落在沙滩上,撸起袖子和裤腿,我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在灯光中,我们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每一个动作都被放大了几倍,瞧两三米长的手臂捧着巨型水桶,搬运着沙子,大铁铲子轻松地深入沙堆,愉快地跳跃着,一排长长的城堡越来越高,越老越大,似乎超过了四层楼……几个“巨人”坐在城堡边上笑得前仰后伏的。
满天的星星俏皮地眨着眼睛,忽明忽暗;沙滩上的笑声被风吹散了,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