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伯奢相关作文

【篇一:我努力读懂曹操】

曹操在世人心目中乃一代奸雄,都只看见他收拾三国众雄的狠毒,阴险狡诈,但他体恤天下的柔情,仁义的圣人情怀,却无人问津。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不禁疑惑道。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之后,逃亡的他被抓住,投入大牢中。当时看管他的一个叫陈宫的官员,因为非常的敬佩曹操的大义性格,竟私放他出狱,辞去县令职位,跟随孟德左右,他们逃到父亲曹嵩的好友吕伯奢家中。因为一场误会,曹操竟趁吕伯奢外出买酒,不顾以前的深厚友谊,杀死了吕伯奢一家老小,两人仓皇逃走,在村口,碰巧遇到买酒而归的吕伯奢,又狠心将其杀死,居然得意洋洋地对陈宫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听后心灰意冷,鄙视曹操的忘恩负义,离他而去,跟随他的敌人吕布,和他一同对付曹操。即使到了后来曹操大败吕布,没有了退路,曹操好言相劝,他也没有回心转意。曹操对帮助自己的人也痛下狠手,在亲信面前忘恩负义,是他们离自己远去,何尝不是自作自受?想到这里,我不禁对曹操产生浓浓的厌恶之情。厌恶他的忘恩负义,厌恶他的心狠手辣。

我甚至不懂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一个个问号装满了我的头脑,想要去解答它。

虽然学习了历史,可我始终不相信,一个诡计多端的人怎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愈发激起了我对曹操一生的进一步了解。年幼的他,贪玩调皮。一日,在半夜的时候,他玩心大发,抱起他的“骠骑大将军”(他的斗鸡)翻墙去找他的诤友蔡瑁。半途却被何颙挟持,何颙说,有官兵追捕他,让曹操找一个可以让他藏身的地方。曹操放下自己的最爱,冒着生命危险将何颙带到自家别院里,藏起来。待外面安静下来,他打量着满身都是血的何颙,小小年纪却面无惧色,听到何颙的苦衷后,安慰他,并准备衣物让他逃走。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罪人,为了谋取名利而告发他。为了感谢小阿瞒的救助,何颙送给了他一把精致的剑。天明,曹嵩认出这把剑是何颙的佩刀,便一气之下将阿瞒送到乡下七叔那儿抚养了四年。尽管这样,曹操遵守了诺言,没有告诉父亲何颙的去处。曹操的大胆,坚守诺言的品质,使我更加矛盾了,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的人?

在赤壁之战的惨败,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以乐观的的心态对待失去寻找失败的原因。而到了他的人生顶峰,招揽大批人才为国效力时,在众人面前能做到一视同仁,陈琳原是他的敌人袁绍的部下,曽经替袁绍起草缴文,还侮辱了曹操的三代长辈,曹操打败袁绍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以豁达的胸襟,没有定陈琳的罪,而是提拔陈琳,爱惜陈琳的文学和才华。

通过看《三国演义》,我对曹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之所以,人们对曹操印象都不太好,可能是作者罗贯中把他当反面人物来写的缘由吧!随着年龄的增长,伴着一篇篇古韵依存的书,蓦然发现,从前的我是多么的幼稚与可笑,而他对吕伯奢的残忍,对陈宫的忘恩负义都仅仅因为他想统一的伟大决心,我读懂了他,他的成功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个体恤天下的柔情、仁义,还是有着满腔热血和乐观心态的铮铮铁汉!

【篇二:我眼中的曹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提到这,许多人都会立即想起三国那段纷乱的历史。而曹操则是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历年来,世人都对曹操褒贬不一。当年许劭评价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则将自己拥刘反曹的看法融入了书中;而有些人则认为他远见卓识,有雄才大略。在我看来,曹操既有许多优点也有许多缺点,他就像当时三国的局势一样,十分复杂。

他性格坚毅,尽管曹操数次大败,但他却可以很快的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赤壁之战,曹操处于绝对优势,只要胜利似乎不久就可以一统天下,可那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败。魏军死伤无数,元气大伤。再加上败走华容道,向关羽求饶的耻辱,却竟没有压垮他。不久,魏国便再次强盛起来。而项羽仅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就从心灵上击垮了他。明明可以回去养精蓄锐,以图东山再起,却在乌江自刎。对比项羽,谁能不承认曹操心灵的坚毅呢?

他求贤若渴,重视贤才,官渡之战时,曹操听说许攸来投奔自己,光着脚就来接见许攸;他靠自己的诚心获得了许褚典韦两员干将;渴望得到关羽而厚礼相待,即使关羽依旧回到刘备身边还过五关斩六将他却没让人追杀。而且每位贤才死后,都会予以厚葬。正因如此,才使他得以有众多谋士出谋划策,武将出生入死,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他胸有大志,从刚开始的冒死献刀刺董卓,到后来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再像《观沧海》,《龟虽寿》,都反映了其内心之向的远大。

当然,他也有许多缺点。

他生性多疑。他患有偏头痛,便让华佗来治。华陀要为他做开颅手术,却被打入大牢。即使他知道华陀没有要害他的意思,即使他知道华托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手术很成功,却仍因为一点点可能性将其杀害,可见其多疑之重。

他十分残忍。他误认为吕伯奢家人要杀他而磨刀,便与陈宫挺剑直入,不问老小,灭了全家。离开时又遇见吕伯奢,为不留祸患而直接杀掉;他夜里睡觉时将被子踢下,侍从为其盖上,却被其杀害。他其实那时醒着,只因原来说过的“吾梦中好杀人。”这句话而杀其侍从。一眨眼,侍从人头落地;一瞬间,伯奢全家殒命。替他着想却被他杀害,他的残忍,只能用“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来形容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的性格或许不是最完美的,却是在乱世中最适用的。曹操顺应了历史潮流,历史潮流也铸就了曹操。无论褒也好,贬也罢,这位帝王用自己的一生,开创了霸业宏图,在历史长河的史书中,抹下了属于自己传奇的一笔。我论曹操,还要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