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心中的孔孟】
孔孟之道,人人皆知。中华上下五千年,它们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从他们口中说出的每一句话,可以说都是精华;当他们面对高官厚禄时无动于衷,而更多地是为天下百姓着想,他们在帝王面前毫不畏惧,尽心尽力,倾其所能劝谏帝王。他们早已看淡了世界的一切,这恐怕也是他们一直存活在我心中的原因吧。
让我们先谈谈孔子。孔子被世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圣人”,他的三字经也被广泛流传。记得在我小时候,还正在学拼音,爸爸便为我买来了“三字经”的彩色拼音版,我便每天抱着它,一点一点的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天屋子里都荡漾着我的声音。后来,学习了语文、历史后,便离它又近了一步。孔子在那时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在治国时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要以民为本;在与人交往时,也要注重自己的德行,通过德行来让人信服,不做假。他也推崇儒家思想,也是其创始人。正是因为儒家思想,后面历代帝王,很多都推崇“仁政”,力争做到人人平等,孔子这位大圣人也永存世人心中。孔子留在我心中的,更多的是他摸着胡子,穿着长袍,坐在讲台上为弟子们传道、授课,很是慈祥。
对于孟子,我并不像对待孔子那样多的关注他,但他留给人们的,不亚于孔子。他曾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就是说,人民是治国的关键,在那种战争频频的时代,失去了民心,也就失去了本,这个国家也很快就会灭亡。在我心中,孟子永远都是那位周游列国的求学者,他虽年幼丧父,但他却没有放弃求知之路,最终成为继孔子之后第二个提出儒家思想的人。每次提到儒家,第一个想得到都是孔孟,可见,孟子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悠悠五千年,从不改变,从未流失的也有很多,对帮助后人治国之道方面有启迪和定位的,我认为恐怕也就是孔孟俩人吧。
【篇二:传承百家争鸣的传统】
“中国在外国开设的孔子学院达到340所“听到这样的消息,不少国人心中的骄傲油然而生,纷纷称赞中国文化有多么深厚,对世界影响如此之大。在他们沾沾自喜之际,我心中却充满担忧。难道中国文化就是指儒学?难道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用“孔子”二字就能概括?显然不是的。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英雄辈出。不仅在战场上如此,精神领域更是繁荣鼎盛,形成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座高峰。儒,道,法,墨,兵等派别据理力争,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与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青睐,发展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但是儒家思想并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全部,甚至不能代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就像一棵大树,主干坚实,枝叶繁茂,中国文化的发展,既要粗壮主干,也要不懈繁荣枝叶,将国学推到更高的高度。所以我们不能止步于儒家思想,而要发掘国学的各种思想文化,形成多种精神派别,将自己的思想解放出来,重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我们身边:法律是法家基础,土木工程是墨家精修,神仙与天宫是道家的发展,练兵打仗也遵守兵家精华。传统文化就在身边,我们要深入发掘,努力发扬,让传统文化向世界发展。当然,传统文化也要用实践去衡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我们要建立百家争鸣局面,也不能局限于历史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是一种理念,中国文化蕴含的智慧于建树,都应大力发扬,形成众多思想派别,相互辩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思想上没有绝对的权威,但派别中有权威领导而发展。
如果国人对传统文化普遍存在误读,就会令国学发展十分局限,整体达不到长足的进步。政府向国人推广的,不应只是儒学,要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更不能只是多建几所孔子学院。国家要做的是鼓励言论自由,开创百家争鸣的局面,让文化在辩论与思考中升华,让人们感受文化的多样,树立文化价值观,把中国融入世界。
身为一名中国人,肩负富国强民与振兴中华文化的重任,我们应该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参与到百家争鸣的盛宴中去,重塑中华文化,再创辉煌文明。
【篇三:文化之河】
我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古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化,文化之河源源不断,从未断流,时时刻刻都在焕发着无限的活力。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儒家“仁、义、礼、智”认为“克己复礼”“礼以行义”,以礼推行仁义;墨家“兼爱”思想主张“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从此为事者。”这脱离儒家思想,易立门户,成就了自己的天地。道家“道”崇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确立了一种人生法则。而法家“法”却另辟新道,觉得“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而“《礼》,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作为百家之首的儒家思想,形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制度给后世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留下了深厚的影响。汉武帝认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更是将儒家思想推向了又一高峰。如今,儒家思想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孔子学院遍布五湖四海,孔子住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们心中。诸子百家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番新景象。儒家八派,墨家三派思想趋向各不相同,新兴学派产生,原有学派的发展,将学派的发展推向顶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逐渐成为时代的代名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好景象。
随着百家争鸣逐渐“退隐”,诗歌词曲应势登上了文学舞台。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接踵而至,为我国的文学长幅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既有屈原接连遭到迫害,但却洁身自好,不愿与奸佞同流合污,那“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高尚情操。又有贾谊用"过秦"以“规汉”,劝谏汉文帝“与民休息”发出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忠告。既有李白失意被贬,在友人饯行时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困境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感叹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勉的豪迈。又有李清照在“靖康之难”后,经历丧夫之痛,面对国破家亡引起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婉约。其中也不乏有关汉卿在体验元朝的腐败和面对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发出“浮云世态纷纷变,秋草人情日日疏”的悲叹。零零碎碎,点点滴滴,似散而实聚,造就了诗歌词曲长河的奔流不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应以中华文化而荣。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但现在崇洋媚外现象层出不穷,中华传统节日的淡化,西洋节日的盛行无不影响着炎黄子孙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不断为我国“文化之河”源源不断注入新的“源水”,才能让我国"文化之河"“不断流”,不断焕发活力。由此观之,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应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魄,不断发展完善中华文化。
【篇四:我最喜欢的古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古诗——朱熹的《春日》。
对这首诗的喜爱,从我开始学它的时候就有了。其实比起古诗,我更偏爱词,因为它的不固定字数,自由的格式,朗朗上口又抑扬顿挫。这首《春日》却打破了我的偏爱,破例称为我的最爱。以前学它时,就觉得它写得很美,写出了我心中春的样子,也羡慕作者的自由,羡慕他能随心所欲地去找寻春天。学完后,又进一步了解了它的意境,我不禁在脑海里想象出这样的画面:朱熹独自一人,一边在泗水边慢慢地走着,一边望着那些五彩缤纷的野花和翩翩起舞的蝴蝶。那一定是春姑娘休息的家园了,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前些日子,在第三季诗词大会上,我听到了立群老师对这首诗的讲解,原来它还有更深层的意思。从表面上看,这好像是一首写景诗,写了春天的景色。但其实,这是一首很会“装”的哲理诗。从“泗水滨”这三个字就可以看出端倪,它其实是写了朱熹在泗水边上寻找孔子留下的思想,找到后来发现耳目一新。这才发现,儒家思想是那么的万紫千红。唉,我真是被它的“颜值”骗了这么多年。
但是这深层的意思,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喜欢了朱熹和它的这首诗。朱熹是一个大学者,他一定很推崇儒家思想,对知识也有着孜孜不倦探索的精神,也勤于思考,所以他才能发现儒家思想的“万紫千红”,也会感慨儒家思想不管如何却“总是春”。
这样一首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诗,怎能让我不喜欢呢?读到它,总让我感觉有一种力量灌入我的身体,让我向着知识的高山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