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阳光】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当你清晨起来看到一缕阳光就应该感到幸福,因为你的“窗户”打开了,然而有许多人的一生都不能将“窗户”打开,感受到阳光却看不到阳光,颜色青葱的小草也看不见,更看不见大千世界中的一切的一切。
当你在路上见到一个盲人,你会有何感想,由感而发是会叹气,还是为他们的执著所叹息?太阳东升西落,普照万物,使我们可以看见这一切的美好,然而盲人是看不见光明的,他们生活在黑暗之中,阳光啊,为什么不让光明来把我普照,光明啊,为什么要扔下我,独自是黑暗中,太阳你毫不吝惜的普照,万物为什么不能让我看见你的身影?
记得一次在电视中看到这样的一幕:十几个盲童手牵手走向舞台,他们看不见台下的观众,他们只能感觉我们眼中的一切,然而他们赢得了天下间最热烈最动听的掌声。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他们的精彩表演去感动,然而他们的愿望只是可以看一眼世界的美丽。
在现实的社会中总是有人做出不和谐的事情。许多人为了方便将车子停在盲人道上制造出麻烦。盲人道是因为盲人行走不便才在公路两侧修建的,盲人的世界是黑暗的,阳光不能照射进来,我们就不要再为盲人的黑暗再制造更大的黑暗了。
我们看不到他们活下去的勇气是什么,更更知道是什么在支持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下去。我好奇的问一个盲人是什么支持他走过坎坷,可他的回答更是令我吃惊,他脸上带着一丝微笑,非常从容的回答我,他说,“是阳光,我心中的阳光。阳光,是的,阳光,我的阳光,不能看到,却能感受到的阳光。”
心中的阳光是美的、善的,更是温柔的。
【篇二:关爱他人很简单】
“助人为乐,乃人间大美。”关爱他人好风尚。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能使别人快乐,也能使自己开心。所以我们要经常帮助他人解决难题,哪怕只是一些小问题,这样也能是别人感受到温暖、幸福。
就在前不久,我遇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爷爷,独自一人站在马路边上手中拿着一个小木棍,旁边的盲人道都被车堵满了,老大爷脸上显出很苦恼的表情。周围的车匆忙的走着,没有一个行人观察到他。本来,我还以为他是在等家人一直在那里徘徊。但过了许久老大爷还是没有走动。于是,我急忙走向老大爷,查问了一番才知道他是迷路了,周围的车又太多,也没有一条盲人道就只有呆在那里,等别人帮助他了。
我心想:“助人为乐这样的事我一定会做的,况且需要帮助的人就站在我身旁,我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于是我就问老爷爷去哪里老爷爷听到这以后仿佛眼眶中充满了泪珠,我搀扶着老爷爷把他送回家。在回家的路上,老爷爷的脸上表现出非常兴奋的感觉,就对我说:“谢谢你,你是一个好孩子我从前也有这样的遭遇,我站在一个地方许久都没有走动,街上的人没有一个肯帮我的,就只有警察把我送回去了。”我顿时感到茫然起来,原来社会中缺少许多助人为乐的人啊。
当我把老爷也送到他家时,看见他的家人急忙的跑过来接住老爷爷,并对我连忙道谢。那时天色已晚,我急忙的走了没有在问些什么。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也在沾沾自喜,想到老爷爷一家团聚,心里就又兴奋又激动又开心的。
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向别人伸出帮助之手,这样也能使自己快乐是别人开心,也算是一举两得的事吧!
其实“关爱他人”真的很简单。
【篇三:从小事做起】
走在绿茵茵的草地上,随手把一张纸屑扔在地上;在马路上,明明是红灯,却毫不理睬,只穿马路;在厕所里,上完却不冲水,这种种事情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小事,而人们却不能使文明美德来到我们身边。为何我们不能做到讲文明并有美德呢?
这得说起一件事情来,前几年有一则新闻:新加坡的酒店里用汉语写着“请随手冲水”。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竟用中文写着这样的标语,可想着针对性的话语,真实在表达对中国人的种种不满。
在学校尊敬师长,关心同学是一种文明美德;在家里尊敬长辈也是一种美德;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闹;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也是一种美德。
记得有一次,我走在了人行道上。两旁的花花草草吸引着我,于是我便坐在椅子上欣赏风景。不远处有一位头戴鸭嘴帽的叔叔在道上卸货物,他做得气喘吁吁,豆大的汗珠往下滴。“哒哒哒”这时不远处响起了一阵声音。我闻声望去,一位眼带墨镜,手握拐杖的老爷爷走在盲人道上,向这儿走来。就在我望见他的时候,我猛然间发现一对货物堆在盲人道上,而老人正一步步向这儿走来。“撞到货物可怎么办?”我想着。就在老人还有几步之遥时,叔叔急忙推开货物,避免了一场小事。这时我砰砰直跳的心顿时平静下来,叔叔也叹了口气。
一句古话说得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文明美德就像一眼清泉,滋润了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喜悦,它就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长。
我们应该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自觉做到讲文明讲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要我们高高的举起文明的“火把”,世界也将变得到处都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