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关作文

【篇一:灯光下的父亲】

夜色朦胧里,我看见路灯把人行道上变电箱的影子胡乱的射在一面工地白墙上,和树木重重叠叠的枝影虚实交错掩映。

我想到了原来无数个夜晚,就是这样忽明忽暗,忽实忽虚的青白色灯光笼罩着父亲陪伴他度过一个又一个等待的时光。

他总是穿一身黑色的衣服,从冬季到夏季,从羽绒服到衬衫,黑白间交替又为黑而居多,格调容易隐匿于人群,并不显眼。

父亲喜欢站在校门口的那棵绿榕树下,望着从人流中穿插的中学生,寻找我的踪影。他不骄不躁,任由星碎的路灯零散地照在身上,身子永远保持插袋的动作。

有一次,老师延迟课堂下课时间,比规定时间起码晚了十几分钟。我在最后一节课课间嘱咐过父亲,路过KFC时捎上蛋挞。所以一放学,我满心欢喜雀跃,一路小跑着出了教室。正如我所料,父亲就是父亲。他像往常一样,黑色修身外套,伫立在一样的树下,保持着插袋的姿势。只是手里多出了一个白色的塑料袋,在灯光下半明半暗。

我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等很久了吧?”我略微漫不经心地问着,手已经在袋子里跃跃欲试。

“嗯…也没多久”父亲模棱两可地回答,而我也把这个问题抛之脑后。

回到家里,母亲才告诉我父亲一听到我叫他捎上蛋挞,立马早早离开家到学校,起码提早了将近一个小时。一是怕塞车,而是怕捎蛋挞迟到,总之就是怕我到校门口发现没有人,怕我也尝试等待的滋味。

他就宁可自己多站一小时,也不愿让我在车水马龙的马路旁煎熬几分钟。

灯光下那片模糊的影子里,承载的早已不是一抹抹闲暇的静默了。更多的,是涌泉之恩却滴水难报的爱啊。

父爱,就像是那虚实交错的灯光,但它永远不会像雪花一样融化在时间里,而是如陈年老酒,越酿越浓。

【篇二:我与经典文学的虚实】

至此,我于《红楼梦》的认知总之是狭隘而片面的,一位喜读文学作品的朋友曾说《红楼梦》中多诗,叫人读来晦朔生隐。

其实说来,这位朋友虽知识面广泛,可碍于市侩的生长环境,不免有些愤世嫉俗。对于她的言谈,大约只可听得三分,可对我大小造成了影响,所以我长久以来规避着《红楼梦》一类的经典书籍,从未真正阅读过,便更谈不上品味。

《红楼梦》的诞生时期,位于历史的交错阶段,运用的是叫人略微难解的古白话。我喜爱鲁迅的文学,自然也喜爱他那种白话稍夹儒味的笔风,可面对真正的古白话,我是敬畏而懦弱的,离我们已略有久远的文字只有在脑中千回百转,弯弯绕绕长久才能真正理解。

理解也并不是吸收,倘要将所读真正吸纳,那又是长久的过程,这实在使人疲累。所以我选择了躲避,远远离开那些生动却令我惊惧的文字,在这软弱的躲避中,我失掉了许多与美好接触的机会。

在学校,我的班主任老师正是教授语文。他也是一位善读之人,四大名著中他最喜《三国演义》。他曾说,他已将此书通读了三遍,对于每个情节,每个人物都能给出读到的见解。

同学之中也不乏智流之辈。他们能熟流地解说书中的许多片段,与人谈论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所以,上课时我最惧怕的便是谈及名著尔尔。

我不愿暴露自己的浅薄与无知,每当他们提及名著时,那飞扬的神采一遍遍撞击着我的神经。于是我一次次地暗下决心,要认真读过这些书籍。可每次转眼,我都会迅速将其抛诸脑后。所以,我永远一边自溺于自卑,又一遍抛却着努力。

《红楼梦》被称为当时文学的巅峰之作。这其中自然不无它的道理。即使现今我还从未真正阅读过它的原文。了其中满蕴的中华古典文学之美是可想而知的。关于人物的塑造,它无疑是万分成功的,这其中的每一个人物独独拎出,无一不是经典。

倘若我继续对它作出任何评价,大概都会显得做作、僵硬而虚假,即使是我已写下的这星点词句,都是对于文学作品评价的一概套路,缺少了许多的主观意见及真情实感。

此时此刻,即使我当真对此书的某一片段、临时抱佛脚地写下一篇评论,也还是少了意义与意境。所以我还是只写了自己关于《红楼梦》的稍许真实。

我一直在网络与作文中叫嚣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可实际却没有丝毫的作为。这实在自我相悖,或许往后,当真该对我自己的口口狂言与梦想做出真正第改变。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