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身处美好】
“知者好水,仁者好山”。在我眼里,我喜欢这世间一切万物。
我已坐在这个紧张安静的考场里,周围人人奋笔疾书。我看着刚写下的这段话,轻呷一口水,看见窗外的阳光跳入桌上的透明杯子,打下满桌绚彩斑谰的舞姿,珊珊可爱。我想,这就是美好吧,无时无刻,我不身处美好。
感觉到阳光的暖意,味蕾上还残留着矿泉水淌过的凉意,这一凉一热,立即让我舒服到了骨子里,也全然没有了考试的苦恼,只感受到了丝丝的美好。
季羡林,这是我第一次读到他的文章,之前只知道身为北大副校长,却是一幅清心寡欲的姿态,穿着旧布衣,手夹公文袋,遨游在北大花花草草间,只在意一个个朝气勃勃的莘莘学子。现在,在这里看到他写的东西,却又让我觉得这位老人,身边有那么多,那么多的美好事等着他去做,又何必去回忆那么悲伤,整日为此恼心呢。不如多多看看你照料的那些花草和你的那些学生的笑靥。
咳嗽让我又有了理由来停下手中的笔,让清凉的水滋润我干涸的喉咙,这真是一种令人舒坦的享受,这种感受永不厌烦,想到在沙漠中拼命的旅人,一滴水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让我如何不为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到美好。
平凡的我,偷偷感受着平凡的美好,我像一个贪吃的小孩,嗅着香味,寻找着墙缝里的美好,而后裹腹而归。我一向认为自己平凡得可以忽略不计,不引人注目。然后我就在静静翻阅一本书时,兴高采烈的记忆下一段意犹未尽的活,像偷吃了糖的小孩一样,沾沾自喜,得意洋洋。又或者托着腮边,思想天马行空,在脑海里自制一部电影供自己观赏,人家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概就是因此,我常常为梦中不可思议,险象还生的情况自得其乐。我把这些琐事视为美好。
我喜爱这世间的一切,因为我身处美好的世界。在这世间,美好如是气中飘着的尘埃,一吸一呼间,满嘴都是。
【篇二:探索】
探索,指对未知事物研究的兴趣,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同时也可理解为多方向寻求答案的过程。亚力士多德曾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而《地心历险记》这部以数字3d技术完全制作的动作冒险电影,则与探索的求知精神紧紧相扣,贯穿整部电影的设计,深深震撼我的心灵。
《地心历险记》是根据儒勒。凡尔纳1864年创作的《地心游记》改编。故事主人家特雷弗是一位年轻的地质家,他同样钻研地质学的哥哥于1997年去冰岛火山勘察调查时意外失踪,杳无音讯,留下当时年仅七岁的儿子肖恩。由于特雷弗打破传统思维,提出了一套与现有科学体系完全对立。排斥的理论,这种看似不合逻辑的猜想受到了他所工作的学院派科学家质疑和孤立。此事被学院传为笑料,几乎将特雷弗的学术名声毁于一旦。最终,特雷弗决定前往冰岛对自己的设想进行调研,追踪哥哥的遭遇,同时履行自己带沉默寡言的侄子前往冰岛探险的承诺。在冰岛特雷弗找来美丽勇敢的科学家之女当向导,共同走上充满突破性的探索之旅,开始了对未知领域的挑战!他们险象还生,历经千难万苦,见证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生物,看到了各种光怪陆离的景象。但随着三人越来越接近地心,也面临着越来越多惊心动魄的危险,地心底部火山即将爆发,炙热的岩浆飞溅,必须找到逃离的方法,逃出生天!
最后的结局无疑是完美的,三人成功穿越地球地心,安全着陆,同时,小侄子的随手之举更是成为独立研究所的财富来源。主人公刺激惊险的经历让我不由联想到,若是无人去尝试,敢去发现和创新,现如今的科技才干也许就会被埋没。电影内容虽是虚构,但主人公孜孜不倦,坚持不懈,不畏生死的探索却为人称道!人类自古以来正是依靠着智慧和勇气创造了现在的幸福安定。社会在进步,人类却在不断地退步,我只希望大家重新拾起信心,拾起血信,用勇敢。坚持和永不熄灭的探索精神来发现自然,面对生活,仔细看看未知的世界是多么的瑰丽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