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善与恶】
在我们心灵的花园里,有两种植物。善念始得这片园地生机勃勃,繁花似锦;恶念则使他长出毒蔓,阴暗潮湿,险象环生。花园的管理权在我们自己手中,善念与恶念,都决定于我们自身。
可是,又如何把握自己内心,使心灵的花园里欣欣向荣?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筛子,我们在筛选出善的种子,丢弃恶的种子。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们的内心世界它难免复杂,善念与恶念交织混杂。若将他们一并播种,心灵圣地便会杂乱无章。用道德的筛子筛去谎言、欺骗、邪念,留下真诚、信任和善良;用文明的筛子筛去争吵、计较,留下和谐、宽容将善的种子遍洒花园,蕴有满园春色,花香弥漫。
然而,心中的筛子未免完美,谁也无法保证善念中没有掺杂任何恶念。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把水壶。纵然恶意的种子已经发芽,我们仍可以遏止它的生长,去选择善意的初苗去辛勤浇灌。李绅,那个曾写下人尽皆知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人,却抛却了善的树苗,富贵之后不再体恤人民,铺张浪费,任恶的毒蔓蔓延、生长,使心灵不再明净。
他手中的水浇错了对象,让心灵蒙受阴影,我们应趋使自己向善,使恶的幼苗尽早枯萎,使善的树苗茁壮生长。
人世难料,我们也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慎堕落,或被金钱、权利的迷雾蒙蔽了双眼,使恶之势力占据一方。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剪刀,一把利斧,此刻,便需要我们斩断恶念的藤蔓,重新修整心灵的花园。陶渊明也曾迷失官场,但他透过迷雾又看到了现实,重新找回自我,断绝与世人的来往,风萧萧兮红尘暗,高士一去兮不复还,还给自己一方净土,使心灵的花园再次生机盎然。纵然我们曾被身外之物蛊惑,纵然我们曾经沉沦,只要拥有坚定信念将一切斩草除根,光明的一隅会重新散发它的光芒。
心灵的花园需要我们悉心经营,选择善念驱逐恶念,使心灵如满园春色,芳菲弥彰。
【篇二:读《神秘岛》有感】
假如你乘着热气球,失控地飞向一座空无一人的小荒岛,你能充分开发资源,斩除任何困难,最后重返陆地吗?勇敢、热情、坚强、聪明、冷静集于一身的史密斯一队们,仅用他们的一双手,便创造了生存奇迹。
1865年3月23日,一群为了逃脱里士满的正义“囚徒们”,搭着热气球,飞到了一座无名小岛上,那是一座神秘之岛。他们一来到这座荒无人烟的岛上后,便毫不迟疑地开始求生探索。他们分别是:一流学者史密斯、战地记者斯皮莱、海上水手彭克罗夫、忠诚仆人纳布、聪明孩子哈伯与机灵狗托普。
他们仅凭着一双手与智慧,创造了常人难以想像的东西,从开始的一无所有到最后的丰衣足食。用流水运木、用火绒做枪、用硫黄做炸药、用一颗麦子做初苗最后做出了无数的面包,用锌做电报机,用手表做六分仪,用腊做肥皂等等。他们还结识了已经改过自新的海盗艾尔通,与聪明的托普大猩猩。
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深的是他们制作电报的那几小时。当时,学者史密斯先生觉得两地住所隔得较远,便通过严谨的思维巧秒地运用了科学理论,最后在岛上找到了锌,千锤百炼,去除杂质,放入铁盒子,接好用铁丝做成的电线。但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从研究开始便一直失败,他们不急不躁,反复改良,最终完成了这项艰难的任务,让我十分叹服。
在困境中崛起,在死亡线上逆行而起,世上没有真正的绝境,更何况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碰到小困难。他们与生存搏斗,而我与知识做“交流”,不是更该学会耐力与坚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