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段相关作文

【篇一:追梦路上】

轻拢慢捻,眼前是一片汤汤流水;抹剔勾挑,如梦般,眼前又是座座巍巍高山。我轻轻抚摸着心爱的古琴,曼妙的音乐充斥在耳边,轻裹着我要成为古琴家的梦,久久地,久久地,挥之不去……

古琴,初次见你,你被包裹在青花白底的棉琴套里。看着老师斜抱着古琴,一言不发就婉如谦谦君子。那时起,立志学好古琴,成为古琴名家的梦就在我脑海中激烈翻滚,从此,我迈上了古琴的追梦道路。

初学古琴并不顺利,面对老师的批评,我有些灰心丧气。那天下午,我读着繁难的谱子似乎有欲撕成碎片的冲动。瞬时,古琴白色徽位上的光伴着夕阳的余晖射入我眼中,我静静地凝望着我爱的古琴,红褐色的琴身静卧在我腿上,鹅黄色的琴穗宠辱不惊地静静垂下,七根细弦股股涌动着我鲜活的梦想,我抚摸着光滑的琴枕。古琴像在温文尔雅地诉说什么,在追梦路上赐予我最坚实的力量,我暗暗发誓无论有何难,在这条追梦大道上,我也要积极走下去。

我的心沉静了下来,翻开谱子的基础音阶静静练习起来。我默默注视着每个手形,力求做到完美;我仔细地观察着左手每一次滑动,是否落在最准确的音位;我打开老师奏琴的CD不断暂停、播放,轻声哼唱着那一股股古老幽寂的旋律,体会着千年前一段段凄美的爱恨情愁……我又买来古琴的各类图书,了解着古琴大师们追梦路上走过的艰辛与美丽,从字里行间聆听着那激情饱满的段段琴声……

从此以后,每天下午都有一个手磨破仍不知疲倦的小女孩弹奏着她心爱的古琴。夕阳影子悄悄向前挪,四个小时过去了,女孩感受着古琴这个清灵般的乐器带给她无比的快乐和欢愉,她对古琴的执着、热爱和那渐渐动听的琴声伴她走过追梦那蜿蜒的路……

跃过古琴八级大关,我成了老师的得意门生。“古琴艺术不仅仅停留在古琴,它还包含弹唱、礼仪、服装等等。”老师的话使我如梦方醒,我便疯狂地在网上搜罗资料,甚至还为自己设计了一套弹琴时穿的汉服。我在小区的花园里还搜寻到了自己古琴天地。每天傍晚,一颗繁茂的樱花树下,我盘腿静坐在地上,我嗅着樱花的甜美和青草的芳香,静静弹奏。花瓣静静落在我那朱红色的汉服上,红白凤纹的绣花鞋上的小红绣球仿佛地上小花,清风拂来,轻轻摇曳……偶尔有观众两三,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点头微笑作为回礼,诗情画意般,我徜徉在古琴追梦的路上,我和琴仿佛和为一体,琴便是我,我便是琴……

如今的我,因为古琴的熏陶而长成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我的梦想也一点点成真,我受邀走访新加坡多所高中,流连于美国五大湖音乐节,赴香港比赛次次捧回金奖,还有了几位门徒……在追梦路上,我享受那心与古琴的碰撞,魂与古琴的牵连,用篇篇动听琴曲彰显我对古琴的热爱,我会把热爱轻轻珍藏,在追梦路上,继续求索。

【篇二:童年的朋友】

有时,一种声音里包含着千万个音符,千万种声音里只有一个音符。

漫步在悠扬清澈的琴声中,久坐与雅致高远的意境中,沉醉在连绵不绝的美景中,犹如行走云端,揣揣然,生怕一丝杂念侵袭了透亮的思绪。

流水,宛若深山中的一曲,淡,又不乏一份激情;静,有不少一丝灵动。不如彩虹的绚烂,没有耀人之彩;不似夕阳般深刻,没有鲜明主题;不像大海的汹涌,没有扣人心弦。有的,仅是流水的灵与静,仿若世外,独自放松思维,琴声演绎的句句之间,流淌着一幅无需赞美的画,体会着一种高原的视野。

哀伤,好似沧海中的一曲,怨,又不乏一份感激;诉,有不少一丝沧桑。不如黛玉的惆怅,没有泪雨婆娑;不似虞姬般悲情,没有自刎而逝;不像易安的婉转,没有宋词与共。有的,仅是哀伤的琵琶女,好似凄凉,向诗人缓缓诉,琴声谱写的行行之中,隐含着一行无需放任的泪,寻求着一份淡雅的忧伤。

欢乐,好似火红中的一角,火,又不乏一份单纯;舞,有不少一丝欢乐。不如鞭炮的飒爽,没有潇洒浮躁;不似盛夏般热忱,没有切肤之烫;不像玫瑰般火热,没有刺中寻美。有的,仅是欢声笑语相伴,比比皆是,却是纯净无暇,琴声刻画的段段之中,展示着一声无需伪装的笑,领略着一丝贴切的疯狂。

种种纯净间,都有一个名叫明澈的音符来回穿梭,仰视云之悠然,俯视地之博大,凝视琴之踪影。琵琶,一个纯粹为明澈而生的天使,蕴含着各种独到的声音,饱含着种种人生的浓缩,意味着四季的玄妙,象征着生活的奥秘。

在若有若无的飘渺中,有一种欣喜,为它而生。明白了它的深情,懂得了它的寄语。她,是一位明澈的挚友,从那透明的身影中与童年的我嬉戏,如今,她依然同我一起长大。

【篇三:你的名字叫牵挂】

牵挂是无影无形的,它总是在满满的月光下呈现出那独特的味道……

——题记

你可曾知道啊,你的长度,比那云梯还要长……

深夜,星星陪伴着月亮,我却不能这样陪伴着出差的妈妈,拿起笔,在思念的信纸上写满牵挂的话语,字字,词词,句句,段段……长又长,长又长,道不尽,说不完,像一群小星星,从连绵不断的笔尖滑出去,滑过天际,绕着圈,溜进妈妈的心田……

你可曾知道啊,你的形状,比白云还要柔……

月圆的夜,云大朵大朵的,又厚又重,如同我的心,你化作一片牵挂的云,缭绕在月亮的周围,如丝,如绵,如线,柔而轻,软而实,细而尖……深邃的夜空中云朵轻飘,如梦如幻,如同那大海的细浪。让人心醉的颜色,让人沉迷的情感,带着一丝丝苦的想,急的念,像信使一般乘着柔柔的风,洪亮亮地飘在妈妈的耳畔……

你可曾知道啊,你的滋味,比大海还要涩……

牵挂啊!远方!苦涩,是心中说不完的想念,道不尽的牵挂,月光柔和地照耀,亲人站在眼前,聊一聊,笑一笑,彼此诉说着,诉说着……荤绕在心头……“嗒”惊醒,枕,已湿,湿透了……它划过我的脸颊,冷不丁地钻入我的嘴里,泪无尽,涩无穷,你的味道啊,是那样刻骨铭心……

如雨,如线;如云,如絮;如盐,如泪……因为牵挂着远方的你啊……

牵挂。

无尽。

【篇四:我的读书故事】

“我听到一些小光阴,像只可爱的小黑猫,蹑着脚,轻轻走过我的梦境。它又多像佛祖手里的念珠,散落在岁月的长河里,数着数着,这人生也就走过来了……”这是丁立梅笔下的一段文字,我很是喜欢,便随手抄下来了,现在想想,那些泛着油墨味儿的书页,陪伴我度过多少平淡的岁月。

忆不起从何时开始,那些美妙的文字开始进入我的世界。它们像是一个个可爱的音符,谱写出段段旋律。我读的书很杂,读过晶莹剔透的童话故事,读过曲曲折折的小说,读过诗意隽永的散文,也曾迷过一阵子悬疑科幻……

我最喜欢读的书是那种讲述几十年前的故事的书,大多出自已有些岁数的作家。我喜欢看那一代人幼时吃些什么,玩些什么,那些东西现在是哪儿也找不到了。也是喜欢散文的,“我不会叫它邮报亭,而叫它绿报停,我宁愿相信,它是被公园里吹来的风染绿的。”“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每当读到这些诗一般的句子时,心中那根弦似被拨动了,抑制不住地激动起来。

认真读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曾经无数个周末的下午,为自己倒一杯淳淳的牛奶,嘴里含一块水果味硬糖慢慢化着,捧一本书,在书桌前一坐就是一下午。偶尔抬头,看见几只鸟儿飞过来,在窗外的树枝上停息,蜷成圆融的球状。笔直的树枝直指天空,像画家笔下苍劲的线条。

那种静谧的快乐,实是记忆中最宝贵的一段了。犹记得那时读朱自清的《背影》,我的心被“月台”、“离别”、“火车”等字眼占据,竟隐隐向往起遥远的远方……

四周宁静,阳光成桶地倒下来,水也不流,风也不吹,只沉浸在某本书的情节里,寻常岁月就这样旖旎生动起来。

【篇五:樟树的联想】

我家门前的小路旁,有一排樟树,共6棵,从我有记忆开始它们便存在了。它们就像卫士一般一直守护着我幸福的时光。

从家门口看,这几颗高低不齐的樟树撑开浓绿的枝叶,似无数双奋力张开的臂膀,尽力地围出一片绿荫,就像一朵朵巨大的蘑菇立在那里,隐约可见那强有力的枝干笔直向上伸展。斜出的枝很纤细,却不柔弱,仍承受着那茂密的纸页所带来的压力,那么坚强。

走到樟树底下,首先感受到的是在烈日当空,身处绿荫下的微微清凉。抬头便可见粗壮和纤细的树枝交错缠绕着,稀疏的阳光穿透下来,投影在地上,我的身上,斑斑驳驳,很温暖却不燥热。靠在樟树粗壮的树干旁,伸手便可抚摸到那参差不齐的裂皮,感受到岁月在它身上割下的段段时光,留下的永不消蚀的沟壑。就像一位年轻的妇女经过时间的侵蚀,脸上留下的深深的皱纹。

正是这些樟树,为我圈出了童年的栖息地;正是这些樟树,为我守护了儿时的乐土;正是这些樟树,为我保存了童年最珍贵的记忆!

也是这般炎热的下午,夕阳渐渐地染红了天。我和婆婆坐在樟树底下,我看着婆婆将挖到的蚯蚓穿在一根根铁丝上面,然后插进一个个竹子编的小篓里,连续做了十几个“壕子”。婆婆她夏天的每个下午都会在这些樟树底下穿蚯蚓,为的是捕我最爱吃的“鳝鱼”!而我每次下午都会搬个小板凳坐在婆婆身边,不论天气多么炎热。在樟树的绿荫下,是我最宝贵亦是最怀恋的时光!

那时,婆婆的关爱像一把大伞,严实地为我遮风挡雨,温暖包围着我。那些樟树也像一把大伞,为我和婆婆撑开清凉的天地,守护着我和婆婆温存的时光!

【篇六:美好的回忆】

天,渐渐转凉,也该换置一床厚毯子了。

我帮着妈妈将放置在最顶层柜子中的毯子拿出,余光瞥见一抹淡红。印着绿色图案的色彩……我猛然惊醒,段段回忆翻涌而来……

那是条伴我长大的毯子。亮眼的粉红上布满大小不一的绿色叶子,带来一室温馨。还记得儿时的每个夜晚,黑暗拥我入睡,我,紧攥着它,在混沌中找得安心,行往梦幻世界……冬夜酷寒,映着屋内光辉的窗子,并不能关住那窗外的萧瑟凛冽,一墙之隔,我依然能感受到那一阵刺骨。提笔写字是最难的时候。周身的温度刺疼了双手,仿佛除了炙热的心脏外,只剩下了一身冰冷。这时有了毯子,带来的温暖抵御了身外的寒冷。它在灯光下静默着,却仿佛用自己的内心来帮我融化寒冷。

春回大地,温暖的阳光伴着微凉的徐风,给人一种舒适,一种惬意。我喜欢在明媚的午后,卧一把躺椅,感受阳光的眷恋,微风的轻抚和那一袭悠闲。初入暖春,凉意并未完全消散,我便裹上毯子,捏着柔软的布料,在一阵阵熟悉的清香中放松身心。毯子在这一室静谧中沈默着,却又仿佛在一片生机中活跃着,快乐着……

到了后来,我有了让我宝贝的玩偶,原本只属于我一人的毯子也渐渐转移到了玩偶身上。

再后来,我学会了熬夜。毯子便彻夜与玩偶相互依偎,直到被妈妈收起,淡出我的视线。

……

我小心翼翼从顶柜中将它取出,嗅得一味灰尘。我轻轻将它摊开,它的边缘早已破烂,叶子的色彩也并无那样鲜艳。那丛新绿褪去了……经历时间的打磨,它再无那份活跃,取代的是愈发地暗淡。

我的童年仿佛也就如那份新绿,时间流转地越长,它越暗淡。少了份天真,少了份无忧,少了份自由自在……

回首童年,无忧无虑,也傻事不断。但如果可以,我还是愿意再回到过去,毕竟,那是段最美好的回忆。

我拾起毯子,洗去它一身灰尘。

阳光下,清香随着风儿四处旅行。那抹暖色肆意飘动。看,它多鲜艳……

【篇七:身边的感动】

晚风吹拂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夕阳映照柳叶,透出悲凉情思;雨水滑过屋檐,留下丝点痕迹。也许我们常常感叹岁月无痕,殊不知,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碎片已经深深的烙入了我们的心灵。蓦然回首,当我们掠过尘封在心底的那方天空,拾起那段段段记忆,总有许许多多让我们感动。而世界正因为感动而美丽。

不知不觉中,已渐入初冬,凉风习习,秋天的隆德已落满了黄叶,纵然一片落叶的小路如画般的美丽,却仍然无法掩盖那份寒意,我独自拖着缓慢的脚步,准备去学校。

因为天气偏早,空荡荡的大街上只有零星的几个学生,突然间,“唰—唰”的声音打破了这寒冬的宁静,我向她望去,在暗暗的灯光下她的橘黄色衣服显得十分耀眼,那个伛偻的背影正在慢慢的扫着地上的叶子,我走进她,尽管她带着口罩,但我看到她那沧桑的眼角上布满了皱纹,眼神也稍显迷离,他缓慢得移动着脚步,将每个地方都要扫一遍,当她看到我时,她抬起头给我一个会心的微笑,顿时,我感觉心里充满了阳光,那种由于寒冷带来的心灵的寒意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那个背影,那份执着的心,那认真的态度,让我在心生感动的同时,多了一份对生命的敬意和对生活的体悟。

感动不是单纯地落泪,不是肤浅地感时伤怀,而是一种内心的感受,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共鸣。所以朋友,当你心灵感到寂寞的时候,请腾出一点点时间来回味一下那一次次让你无法忘怀的感动吧!那个时刻,你的精神家园将开满美丽动人的花朵。并指引着你走向前方。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