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进那如水的女子】
你站在桥头欣赏风景,而楼上的人站在窗内看你。你用绚烂多姿的人生谱写那叮咚伶仃的静流之音,千百年来,回荡在无数红楼之人影影绰绰的梦魇……
世外静泉
那人迹罕至的山谷之中,总藏着最令人留恋的孤傲冷艳。便如那幽深难测的谷中之湖,远望有无尽的敬畏但却不乏好奇。你是如此多愁善感,在那悠悠黄昏之时,瑟瑟秋雨时景,你独望窗外,点点雨滴打在心头,更添凄凉。在这无人之时,怎能不吟做一首?“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秋梁?”古来独奏春江花月夜,为你蒙上渺茫的轻纱,在幽谷中颇似仙境。多么想听你的笑声,看你的喜悦,耐心了解,也会发现你的灵动才气。“半卷湘帘半遮门,拈冰为土玉为盆。”似仙人的妙喻,使人听得心声荡漾。“偷来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缕魂。”你那豆蔻年华的童真在笔下腾然而起,也升起了对自由幸福的追求。走进看你,才发现隐归之处才有真正纯洁清高,就像深山泉水的清澈见底,只是那山谷的遮挡与浓厚密的烟雾是你保护自己的动作,只有真正拨开云雾抚摸涟漪的人,才真正地体味到那深山静流的纯净甘甜。
一抹青黛,一段风流。
陆沿阔海
那绵延不绝的大陆尽头,总衔着最令人舒畅的宽广平静。便如那风平浪静的深沉大海,远望有无尽的舒心和安慰。你是如此娴静温柔。在那懒懒的午后之时,夕阳洒照时景,你齐膝并坐,身旁宝玉打趣的笑语,你听了只是点头微笑。纤巧的细手轻托那通灵宝玉,口中似低语地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夹看金锁,你也只是不讲,有分寸地端庄行事。你对姐妹们都十分周到,若是黛玉席间无意说出《西厢记》中的唱词,却也只口不提,私底下如亲姐妹似地细细道来女儿行事之规。那劝阻字字肺腑之言,可见她的稳重善良与宽容。就算是对香菱,也总是悉心照顾,不发任何的小姐脾气,真可谓大度之人。走进看你,才发现宽阔之处才有开阔善良,就像伟岸大海的宁静致远,只是那一味地忍让包容,似乎也助长了决堤的威胁。只有真正了解你的人,才能洞察你的美丽与最深的对幸福的追求……
一金钗,一魂温雅。
沉淀千年的红楼精髓,流淌着一段段如水的年华,塑成了一个个如水的女子。走进她们,荡涤着清波的浪花,将会洗净你赤裸的心灵。
【篇二:给曹雪芹的一封信】
亲爱的曹雪芹
您好!
我是公元2017年的一名学生,我可是你的粉丝哦!在这,我是来拜你为师的!
我发现,在您的书中,所有人物都描写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我自己看到红楼梦的一半时,我突然发现,我和湘云有很多地方简直一模一样!我从史湘云说有一个戏子像林黛玉这件事发现,我和她一样,没心没肺,做什么事情都不想后果,并且性格活泼,喜欢交朋友。但,我最关心的史湘云和其他人结果如何,现在已经有许多红学家在考证中,不仅如此,现在有很多研究建筑,研究画画,研究食谱,研究服装等等行业的专家从您的著作里吸取精华。
但是,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如此痴迷于您的著作——《红楼梦》。我虽然没有多大才华,但是,我还可以像金陵12釵她们学习写诗填词。在此,我想拜您为师,请您同意。在这,我还想告诉您,我非常喜欢林黛玉在诗社中写的海棠诗里面的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句话体现出林黛玉的孤独,她就像梅花一样,冷冷清清。她又像梨花,淡淡清香。
当然,我拜您为师,并不是为了做大官,考试之类的事情,我是想把您的学问传授给我的子孙,让他们知道,有一个名字叫曹雪芹的人,曾读懂过他们的童年生活,读懂过他们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
最后,我想把我自己写的如梦令送给您,希望您喜欢。
如梦令
己是春风露露,却又秋寒夏暑。回身空想来,懵懂万物之处。也罢,也罢。早回起始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