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暮春时节雨纷纷】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唤醒了春天。
如烟,如牛毛,如细丝,滋润了大地万物,带来了生长,带来了喜悦,带来收获。
老翁在田间劳作,春天给予了庄稼生长的雨露。老翁喜上眉梢,孩童拍手大笑,连大黄狗也摇着尾巴,在水洼里快活地蹦来蹦去,激起层层涟漪……
小雨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
瞧,植物们拼命地喝着雨水。等到雨停之后,人们就会看到他们的新面孔:开花的开花,长叶的长叶,结果的结果,时不时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来。
花儿们迎着风,迎着雨,迎着太阳,在空中向着人们摇曳含笑。
叶儿们喝着水,带着露,迎着春风,在田间向着人们招手致意。
青果们拽着叶,顶着花,迎着目光,在叶后向着人们羞涩报到。
雨,似乎心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春夏秋冬,每一个味蕾。
阳春三月,鲜果飘香:草莓、杨梅、樱桃、桑葚……
在朴素的田塍中,红彤彤的果实格外香甜,分外诱人。几个孩童一边弯腰帮着大人采摘草莓,一边吸吮着嘴边的晶莹。而青黛的山间,不知谁家的大孩子爬上了树梢,竭力伸手去摘那最大的杨梅,树下的小孩子眼睛也不眨的仰头看着,时不时问一声:摘到了吗?“久久”得不到回复,便急的围着树转,似乎要把整棵杨梅树都吞进腹中。
……
青山,是艾草的家乡。它们从最初的山区移居到药田里,为人们清热去秽,同时散发出一股异香,令人们的品味更加独特。
夏天是火热的,秋天是丰硕的,冬天是洁白的。但我还是喜欢暮春时节的充实,动物苏醒,花香果现,一派祥和的景象。
从此的光阴充实而又有趣,人们对生活,对劳动的热情也日益火热起来,人们牵着更牛,一同走向骄阳的怀抱。
【篇二:脚下的土地】
在生命的纵横阡陌踽踽独行,或经落花翩跹衰草盘桓,或经流水人家袅娜聘婷,始终离不开黝黑厚重朴实无华的土地,心头萦绕田塍原野倏然而至的忧伤的信天游,和从亘古到斯今永不磨灭的故土情结。
的确,脚下的土地便是我们深深扎根的地方,年月里朝生暮死五味陈杂的悲喜盘根错节地生长,端然地透过树荫照下来的斑驳光点,便是风,是土,是人情。
是对故乡安定生活的不顾一切的眷恋。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土地赋予我们的,更有对熟悉的旧时风物的怀恋——在抚摸焜黄华叶的季节,抚摸朱漆脱落的旧日宅门,几时灰蓝苍郁高远无比的天空,清癯的街道和飘着冰糖葫芦甜甜香气的胡同……
当然还有天真赤诚的故交,须发皆白的老者,围炉夜话到天明的氛围,因为这土地的平和厚重,愈发给人以脚踏实地宁静致远的感慨。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土地也是用来标识岁月的某个微不足道的点。曾有先辈在这里挥洒汗水辛勤耕耘,曾有先辈在这里挑灯夜读怀揣救国治民的理想,也许会有人被放逐,众叛亲离却怀揣沉甸甸的赤子之心,和今人一样的对故乡土地的深深眷念。
或者说对故乡对土地的眷念本就相通,是生而为人发自肺腑的本能。刘亮程像个皓首苍髯闲云野鹤的哲人一样爱着他脚下草长莺飞的土地,甚至脚下的泥土都是绿色的样子,固守着今生今世的证据。
风吹平一道田埂需要百年,而城市化的生活带给土地的却是撕心裂肺的伤逝,一个时代戛然而止,钢铁森林拔地而起,令人心驰神往的村庄、土地、精致的乡愁已悄然渐行渐远,脚下的土地一寸寸分崩离析。
我期待一场覆盖天地的大雪,苍茫、萧索、肃杀,然后一切重新开始,脚下坚实的土地带着从古至今非凡的意义绽放在冰消雪融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