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爱汉字】
我爱读书,我爱写作,我更爱汉字!
汉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瞧,街头的广告牌上,眼前的书本上,都有汉字的足迹,如果没有汉字,一切从何谈起?
汉字无时无刻都在我们身边,我们写作时需要汉字,在默默无闻的字典里也有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汉字。
汉字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跳动在方格纸上,谱出一曲曲动人的汉字之歌;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过笔尖,顿时,一篇作文跃然纸上。
汉字的作用是那么的广泛。公园里的告示牌写着:请不要伤害小草,小草也是我们的朋友。
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字。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汉字。
我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会了千千万万的汉字,汉字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成语也很有趣,现在很多厂商对成语情有独钟。他们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把成语稍加改动,竟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如十全十美(“石”全“石”美,石材广告),百依百顺(百“衣”百顺,某电熨斗的广告)。
唐代有个诗僧名叫齐己。写的诗轻易隽永,耐人寻味,在当时诗坛上享有盛名,有一回,他写了一首题为“早梅”的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恰巧诗友郑谷来访,看后认为梅花数枝开不能算早,就提笔改了一个字将“数枝”改为一枝,突出其百花先绽开。齐己看了,佩服得五体投地,连称郑谷是“一字之师”。
一字之改,竟有这么大的改变。
据说岳飞小的时候,家人靠母亲给人家做针线活儿过日子。岳飞很喜欢念书,可是家里穷,上不起学,他每天到山上去捡柴火,母亲一有空就教他认字。因为没钱买纸,买笔,母亲就用柳条在沙土上教岳飞写字。
汉字的魅力真是无穷无尽,让人陶醉其中啊!
【篇二:描写岳飞作文】
狼烟起,大宋国飘摇。金兵的铁蹄踏尽了中原,杀入汴京,强渡黄河,无恶不作。在这帝国即将灭亡之时,一位英气勃发的将领出现了。好一位大将!身跨白马,手舞银枪,肩披赤袍,背背强弓,所到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杀得金人闻风丧胆,哭爹喊娘!他姓岳名飞,表字鹏举。
岳飞师从周侗周老先生,这周侗可不简单,三位响当当的徒弟家喻户晓:林冲、武松、卢俊义。周侗教岳飞用兵之道,并传给他十八般武艺,尤其是变幻无穷的枪法。岳飞十岁时,就算得上是文武全才的神童了。
岳飞英年早逝,年仅39岁,丧命风波亭,为奸臣秦桧所害。这39年,一晃就过去了,但岳飞却在这短短的39年中将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中的极致。哪四个字呢?精忠报国。
岳飞在世时,坚决不向恶势力低头。大元帅宗泽死后,杜充继位。这杜充简直就是毒虫,不理政事,还想降金,三番两次地要害死岳飞,都被岳飞巧妙化解。这毒虫在降金的船上被岳飞射了一箭,将腿射瘸了。真是活该!金兀术见岳飞武艺过人,便想把他拉拢来,享荣华富贵,岳飞不为所动,宁死不从。这种坚贞不屈的'精神可歌可泣。
岳飞用兵十分厉害。在打蜈蚣山时,朝廷只拨给他100人,还跑了70人,就剩下30个歪瓜裂枣,对方可是有八万匪寇啊!但是岳飞将那30人加强训练,从菜鸟训练成了精锐。结果呢,打蜈蚣山,没伤一兵一卒,居然给打下来了!果然是兵不在多,在精啊!
岳飞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怀是我们不能比的。但我们虽然不用战死沙场,不用在背上刺“精忠报国”,但起码得为国家着想,做到基本的爱国,这才无愧于“中国人”这三个字。岳飞之魂,实乃中华之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