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本相关作文

【篇一:认知文化】

曾经热血沸腾的仰慕你的一切,你阿娜多姿,你生生不息,你的一切都为我所爱。中华——我的文化。

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铺陈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多少人沉醉于那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与糟粕统统吸收。

因为爱你,我们都忘了去洗净你,忘记了理智清醒地去看你。在不知不觉中,流水静默不流,华美的书扉一页页在腐朽,

我们变得自大,我们变得骄纵,我们变得不可理喻。大宋宫廷,白衣秀士,文臣儒士们忙着作诗写词,用程朱理学教化子民时,北方的铁骑席卷了中国;康乾盛世,书生门忙着作八股,去作注经考证时,大洋的另一端,开始了工业革命,改写了历史……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有地动仪,我们有早他国一千多年的圆周率。可是,我们孕育的是以农为本、固步自封的黄色文明,我们有郑和去炫耀国威,可是我们没有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我们有李白、杜甫,却没有牛顿、哥白尼;我们知道天朝上国,却看不到外面的文明……我们陶醉于自己,我们不断用《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去总结辉煌,却忘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我们落后了。

历史在悄然逝去,心中的热情并没有冷却,但我多了一份理智,再仔细的审视。

我看到了一位老人,用刀一样的笔尖为自己的文化做手术——他是鲁迅。我被深深地震动了。

我们不是不爱自己的文化,而是太爱,以至于舒服了自己的灵魂。他,让我们深深地明白,不能因为感情而影响对文化的认知,不能用迷信代替理智。

旭日东升。新的阳光在冲破陈腐的气息。崭新的人们放下对自我的迷信。去追求真理。走来了孙中山、李大钊,迎来了毛泽东、邓小平,“天朝上国”的幻觉消失了,代替它的是“与时俱进”。我们激动欢心。

我们终于冲破了情感的依恋,用一份理智去审视自己的文化。没有全部吸收,也没有全盘否定,我们的目光更客观、理性和智慧。

认知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和繁荣文化。

【篇二:人物传记作文600字】

我外婆(传记)

不像其他人一样,我外婆的退休生活主要用来照看我。我外婆生于一九五五年,现年六十四岁了。说起我外婆年轻的那会儿,已经算是一个新时代了,——毕竟当时已经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宣布成立了。但我外婆仍旧得下地劳作。一直到后来读书的时候,上课也教点插秧哪,间苗哪。不过也能理解,当时国家刚刚起步,提倡的是以农为本。到现在,有时我问她上学的事,她总是说,每天基本不念书,就到处干活。

我外婆待人很好,也很孝顺,就是有点“口是心非”。今年冬天的晴天不多,一个周末,遇上难得的大晴天。我外婆正好就回姥姥家,帮着姥姥洗了被子,也晾了。姥姥的院子里总会备着一瓢水,姥姥年纪大了,走路不免有那么点蹒跚,一不小心把水泼在了被子上。外婆一会之后看见了,冲她那脾气,嘴中不免会要嘟囔点什么;可即便这样,外婆还是把被子重新洗了一遍。

因为我外婆多年俗语的积累,再加上她那本就十分开朗的性格,使她成为了一个非常非常优秀的“段子手”。记得一次去曾国藩故居,我在外公外婆家睡,等着翌日父母接着我们一起去。可第二天都九点了,也不见他们的踪影。外婆借题发挥道:“东东,再过一会儿要是你妈他们还不来,咱仨就开一会飞的车,飞到那边去,敲他们的窗户‘你们还不来啊?’”一般要讲笑话,讲述者是不能笑的,可外婆比我们都笑的开心。外婆有点胖,笑起来两颊肉往上挤,就看不见她的眼睛了。

外婆就是这样一个人,既调皮又认真;既带点孩子气又特别孝顺。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她已经累了三十年了。

若你看到一个有着一头类似鸡窝头的卷发的,穿着十分随意,手上挽着一个小包,在很大声地和她的老伴说话的老太太,那就是我外婆。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