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月夜的回忆】
夜深了,一轮明月挂在天空,那皎洁的月光轻柔地抚摩着大地。圆圆的素月就像一个银光闪闪的大银盘,把自己的光无私地奉献给大地。我看着那一轮明月,不禁想起了你——我的姐姐,虽然现在你外出打工了,但是你的音容笑貌还经常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月亮明晃晃的,你在外出的前一夜,和我站在家门口,看着天上的月亮,静静的。“我要去打工了,要用眼睛去看外面的世界,我会经常联系你的,过年的时候也会回来……”你的嘴里喃喃着。我抬头看着你,眼睛充满了不确定与不舍。
月亮又圆了,明晃晃的,我和你之间面对着的,是那冰冷的电脑上的摄像头。这一次仍然是静静的,只是多了些喜悦。
“妹啊,你得成材,你要好好的读书,我会寄钱回来给你的……”你的嘴里仍喃喃道。虽然隔着屏幕,但你的眼睛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只是我少了些不确定,多了一份坚定。因为我已上初一了。
如今,月亮又圆了,明晃晃的,而站在家门口,看着月亮,想起了那首《水调歌头》的词,便唱了起来,月亮啊,请你把我的歌声带给远方的你。愿你平安幸福!
【篇二:读书真好】
我想,每一个文字都是一滴盐水,存有一丝芬芳。然后等候着,在一个书香氤氲的年头里,慢慢拼接成一个蔚蓝色的海洋。
旧时微风拂月夜,杨柳岸,晓风残月。当月夜又至,已经是我喜欢上他的第5个夏天了。时间以一种安静的姿态在我身边姿意流淌,他的文字却依旧能让野草在焚烧之后燎原,洋散满地,恍然间犹如碎媚。那些曼妙的诗行会在刹那间腾起薄而幽深的浓雾,枭鸣如歌,凝成未知名的情愫。叶赛宁,那个笔尖有花,喜欢尖刀的男子,终于在诗歌的尾声缓缓轻吟:
“或许你还会想起我,就像想起一朵不重开的花朵。”我知道,我深爱的叶赛宁正安睡在黄泉畔的湿地。
伊人回眸泪倾城,白堤旁,云影环绕。在落花纷飞如雪的日子里,我看见那个眉眼安然的女子。走在行道树边,没有纷繁芜杂和风沙的沧桑,像是西湖的毛尖或者武夷山的碧螺春。从东亚跑到了北丰,留下了若干清灵飘逸、浪漫而热烈的文字。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在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也从不寻找。”三毛,你用文字许下了一座不败的城。
花本无心碎自怜,园林里,风起朦胧。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若说没有缘,花中又是谁的牵挂?你曾用干净白皙的手写着《葬花词》;用剔透的噪音诉说红楼旧事;用深邃的瞳孔倒映宝玉的影子;用处世不惊的脸抵抗封建的吞噬。我记得你说过: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黛玉,想有多少泪珠,才经得起秋流至冬尽。
竹牍墨香间,素月高悬,文字为房;腹有诗书词,无酒自醉,标点作窗。
读书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