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折弯钩相关作文

【篇一:历史的语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历史中走来,都有着各自的文化。但文化又来源于那古老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为此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中华的五千年历史文化让我感叹我有一个伟大而充满着历史底蕴的祖国!

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说到中国的传统习俗,说道中国的历史底蕴,说到中国的文化内涵,都让大家交口称赞。看到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看到宏伟浩大的故宫,看到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看到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让人叹为观止!但一切都要归根于传承这一切的美丽的汉字。因为没有它便没有这几千年来的伟大篇章。

五千年前,仓颉造字。从此,中国人就有了记录自己文明与发展的符号。中国人用他们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为这个世界建立了最早的文字宝库,并将承载永恒。汉语言是多么让我们骄傲啊!汉字的横平竖直,方方正正,不就像我们中国人的风骨一样有棱角,有底蕴么?

篆书、楷书、隶书、草书等等,可以看出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与字体形态的多种多样。王羲之、欧阳修、颜真卿、张旭,一张张历史遗留下的碑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苦练书法时的坚毅,他们挥笔洒墨的畅快与洒脱,让我们后代子孙惊叹,佩服。这不正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追求的品质么?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中华历史文明的一大亮点!没一位作者都用这博大精深的汉语在解释,在诉说。恐怕今生也忘不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刚直,忘不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忘不了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忘不了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多情。他们每一个人都借助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述说着几千年来的历史。无论怎样的平仄转承,无论怎样的横折弯钩,无论怎样的粗犷洪亮还是莺莺细语,这不都是中国人自由个性的体现与多彩文化的纷呈吗?

让字正腔圆的中国语言再次谱写出属于中国的璀璨篇章吧!

【篇二:方块字,中国心】

记得儿时学习写字,老师总是强调一定要用四字格纸,因为汉字就是讲究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就得像咱中国人一样,有棱角,有底蕴。

十几年了,以中国学生来说,似乎外语,尤其是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我们的母语——汉语的地位却屡遭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出国,宁愿一个月内背几千个托福单词也不愿多学一个汉字,多背一首唐诗,然而,追溯历史,汉语本该是多么让中国人骄傲的啊!

五千年前,仓吉造字。从此,中国人有了记录自己文明发展的符号。是的,三条弯曲的线并列便汇成川;三个高低不同的三角并列,便砌成山。中国人用他们的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为世界创造了最早的文化宝库之一,并将永载史册,见证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开端。

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王羲之,欧阳修,颜真卿,张旭。一张张碑帖,让我深爱他们苦练书法时的坚毅,他们挥毫拨墨时的洒脱,他们笔走蛇时的淋漓与畅快。那从遥远的古代飘来的墨香啊,你难道真的那么容易被那新鲜的洋味所掩盖吗?

唐宋元明清,诗词曲小说。恐怕今生忘不了李太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回”的大气,忘不了杜之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忘不了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忘不了王实甫“目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月底”的悲愁。

我只知道,我们母语整整发展了五千年,后来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和对一些文字的写法与语音的统一使得汉语最终标准化。无论怎样的平仄声韵,无论怎样的横折弯钩,还是南方的喃喃细语,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汉语这一优美的语言的魅力所在。漫长的发展进程,终成就了汉语这一世界语的精髓,难道真的让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比我们认识的更深刻吗?

有人说了句玩笑话:等我们中国比美国发达了,我们就考他们甲骨文。那么我想说,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连他们自己都传承不好自己的语言,又何谈赶超别国呢?用心去感受汉语的魅力吧!让字正腔圆的中国语,让脚踏实地的方块字支撑我们共同的中国心!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