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重新认识了你】
“老爸,一月末有空吗?我想带你去你以前战斗过的地方看看,也让孩子们了解一下过去……麻将嘛你就别打了,说好了啊!”无意中,我听到爸爸在给爷爷打电话,不禁撇了撇嘴。爷爷也真是的,一有空就去打麻将,真是……唉!
这不,可总算把爷爷拉出来了。爸爸开着车,走走停停赶了两天的路,终于来到了这个安徽山区里偏僻的小村落,也就是爷爷以前支内的地方。
“啊——终于到了!”我跳下车,伸了伸懒腰,一眼望去,竟不禁为眼前景色大为惊叹:广阔的田野一望无际,乡间小路蜿蜒到天边,临近傍晚,太阳虽已西斜,身上仍然余留着暖意,而路旁墙面斑驳、已经破败不堪的厂房,便是爷爷以前工作的地方。之前在车上略显疲态的爷爷一下车便精神焕发,指着其中一扇窗户告诉我们:“这里就是我当年的办公室,那时我是党支部的,手下管了好几百号人呢!”听到这里,我不禁瞪大了眼睛,这还是我认识的爷爷吗?我从来没想到,整天不在家的爷爷竟也有过如此风光无限的岁月!跟着爷爷继续往厂区里走,他依然滔滔不绝,仿佛大将军指点江山一般依次向我们介绍着:“看!这儿是食堂,后山上是我们宿舍。这是公告栏,当初都是我排版的!”说到这里,他得意地朝着自己竖起了大拇指,脸上写满了骄傲。
正当我惊讶于爷爷曾经的辉煌时,爷爷却轻声说道:“其实……我是顶替别人过来的。”“什么?”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那时候,厂里派其他同事过来,我作为团支书去他家里慰问,却发现他家里有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要是他去支内,他的妻子独自带四个孩子,负担实在太重了!于是我跟领导主动请缨,顶替同事来安徽支内。”就这样,那时才24岁的爷爷背井离乡,离开了家人,离开了大上海,在这穷乡僻壤里奋斗了整整十七年。在这十七年里,每年爷爷只有春节才能回家和妻儿团聚十来天。我经常听奶奶抱怨这一段艰辛的岁月,只当爷爷是个不顾家的男人。其实,爷爷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献给了八五钢厂,他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用火热的青春和无私的奉献去完成祖国交付的一份任务。很难想象,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在家人的不理解中,爷爷是如何熬过这无数个日日夜夜的。
金黄色的夕阳从窗棂投射进来,为爷爷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爷爷,我从前不了解,怨你忽视了小家,其实你的心里装着一个大家,并为此付出了无悔的青春。爷爷,我又重新认识了你。
【篇二:二十年后回故乡】
时光传瞬即逝,一下子过了二十年,此时,我回到故乡时已变了样子,街道已完全不是我记忆中那样了,所有东西已完全变了个样。
汽车能漂浮在街上,在故乡再没看到年近古稀的环卫工了,现在全是机器人来扫大街了,如果你病了,医院里的车子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来接你,赶到医院马上检查,现在的医生大多是机器人,是顶替那些人的,但是,医院照常会发给那些人钱,直到退休,现在在医院里的器械和药品都是焕然一新的。
我回故乡后,发现弟弟长大了,爸爸和妈妈渐渐变老了,奶奶年近九十岁,而爷爷九十多了,但他们仍然年轻。我给他们带了许多吃的,还有一些按摩机,还有几个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干活的机器人,可以帮他们做许多事。
二十年后,真是什么地方都变了,街道,家,医院等,二十年后,真是好啊!
【篇三:他,小四】
朋友,我不得不坦言:我喜欢郭敬明的文字,我喜欢郭敬明。此刻,当我在百度的搜索栏里敲打出“郭敬明”三个字的时候,我被惊住了:郭敬明滚出最强大脑。这让我的心沉重、久久不能平复,我感言:这个世界怎么了?文明,离你多远?“滚”字又这么容易从你的口中脱出吗?你和郭导有什么大仇大怨吗?
我倒是很想问问朋友:你们是觉得郭导没有魏教授帅吗?没有他高吗?没有他有学识吗?所以,你们对郭导满怀愤怒吗?你们不怕伤着身体吗?
在近期的《最强大脑》中,郭导曾经对于魏教授的打分深深质疑过,对自己质疑过。同样作为文字之人,我完全可以理解郭导这样做的做法,质疑是一种美。质疑,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毅力;让这个人顶住压力。一个人真的有足够的能力,是不会怕被质疑的;每个伟人的背后,谁又没被质疑过呢?
有一种力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你们可能无法想象,当一个人经常进行创作的时候,时间久了,这个人便开始变得敏感;对于细节的要求便原来越强。质疑又有什么不好呢?质疑可以真正见证一个人的最强大脑;我希望大家可以适当地进行理解,而不是过度的去盲从。
人嘛,需要有自己的主见。
我们来说魏教授。作为北大的教授,魏教授应该懂得不能轻易去羞辱“女人”,更不能以“女人”来羞辱郭导。女人,是伟大的,母亲是伟大的。一个人,尽管他长得多么矮、多么瘦弱,我们都不能去歧视、去侮辱;看一个人,不仅仅要看一个人的外貌;更多的是看一个人处理事情的方法,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魏教授承认错误的态度是很好的,可关于郭导离场一事,我是这样认为的:当别人在拿你身上的一个不足去羞辱你的时候,这种感受,犹如打脸。我们应该理解一下郭导。何况,郭导在微博中表示,小的时候也曾经受过这样的挖苦与歧视。
人嘛,说话不能太绝对;或许你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歧视,或许你也没在这种别人的挖苦中成长过;人生在世,话,不能说的太绝对。
关于“郭敬明滚出最强大脑”这一微话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最强大脑》栏目组邀请郭导,是有他们的原因的;而我们,作为常人,我们并没有什么顶替的能力,我们也顶替不了谁;就少些吐槽吧!栏目组也不会因为些许的杂论而让郭导离开的。
这篇文章的立意是为小四点赞,我还是要回到原题的。郭导,敢于直面人生,敢于质疑,这是一个人的伟大之处;人不能见人说人话而见鬼说鬼话;人要说真话。
我为小四点赞,为小四敢于质疑的精神点赞。或许有偏激,多包涵。
方下中学九年级二班 王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