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车相关作文

【篇一:我从来没有这样高兴】

自从上了初中,学校、家里,每天两点一线,令人厌倦。然而一个小小的插曲,让我快乐无比。

大约是国庆期间,我们去看望乡下的外婆。在车里憋了几个小时,经受了崎岖山路的颠簸,眼前一片新天地:树木成荫,庄稼丰茂,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深呼吸,脾清肺爽,全身松弛,心旷神怡。

大人寒暄,孩子无事。我、张磊、和乡下的石帅商量着怎么玩。我望着四面耸拔的山头,提议爬山。石帅说:“行,跟我来!”我们跟着他爬向一座陡峭崎岖的山。

石帅比我小好几岁,身体灵巧、结实,陡峭的山坡在他脚下“蹭蹭蹭”就上去了。我不甘落后,紧紧跟上。我本以为自己年大个高,跟上石帅绰绰有余,谁知跟着跟着就由跑而走而爬了。那“路”又窄又陡又滑,密草丛丛,荆棘其中,看着石帅一蹬一冲一纵,稳稳当当上蹿,我只能望腚兴叹,双手扒着棱,揪住草,一脚后蹬,一脚前爬,喘喘息息,很快就落下了。往后看,张磊的头在我脚下蠕动,可怜兮兮。谁想个儿大体壮的,反而不如小的差的,真是环境造英雄。

终于,我和张磊满头大汗地爬上山坡,石帅正坐在土堆上吃苹果呢。真没想到,如此陡峭的坡后是一个平缓的地带,遍地果树,果挂枝头,沉沉甸甸,飘香迷人。石帅说这是他爸的承保果林,他摘了几个又红又大的给我们品尝,香甜水脆,好吃极了。想想爬山的情景,记起了爸爸常说的一句话:“甜自苦出,苦尽甜来。”似有所悟……

吃也吃好了,歇也歇足了。石帅领我们到地畔,望下去,山底如井。几方院落,几点鸡羊。石帅还给我们指点崖畔一枝枝酸枣,正已红透。我手痒涎流,拽住石帅一只手,石帅半身悬空,另一只手探住一枝酸枣,拉回来,张磊凑近采摘,收获好多。吃了一回酸枣,比赛摔了一会石子,听石帅吹了一会口哨,……兴尽总要归呀,我害怕起了下山,谁都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难。石帅看出了我的担心,笑着指了一下左边,说:“跟我来吧。”竟然是一条可以走架子车的大路,直通山下。嗨,原以为“山重水复疑无路”,不承想“柳暗花明又一村”。简单的乡村还这样变化多端!我身处其中老半天还没有发现,真应了苏东坡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二天,我恋恋不舍地回了家。又走上了两点一线的路。学习之余,回忆起那一次经历,兴致未减;吹吹石帅教的口哨,没有了当时那种感觉,更别说刚健嘹亮,回声阵阵。因此也就时时记起石帅,可惜没有再见。

【篇二:秋收】

每到秋收是我们全家人最开心的时候,这意味着奶奶一年的辛劳得到了回报,而我们家5个小孩子也知道又有好吃的啦!

这时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我家只有爷爷奶奶带着我们5个小孩子,我们这些小大人就都要充当半个劳动力了,农村不是说“一个公鸡四两力”吗?学校也会给学生放一个星期的假,当地叫“农忙假”,目的就是让学生帮家里人秋收。

农忙的这一个星期会很累,往往早上5点多就被奶奶从睡梦中叫醒干活,忙完一整天再睡觉的时候可能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但平时就野惯了的我感觉就像是从笼子里放出的鸟,不亦乐乎。我和奶奶每天晚上睡在院子里的驾车上负责看豆子,我望着天空数星星,还能听奶奶讲好听的故事,经常听着听着就进入梦乡了。

大豆晾干了,奶奶带着我们把豆子装入袋子里屯起来,等收豆子的人来。那一天会特别的累,从吃完早饭开始装袋,需要做一个上午才能完成。搬这些豆子进屋对我们这些小孩和老人来说是件困难的事,这时我们几个小孩就使出“吃奶的力气”和爷爷奶奶一起抬,一直到傍晚才能搬完。但吃上一碗奶奶做的手擀面,拿着奶奶奖赏我们每人的五角钱,心里还是乐滋滋的,瞬间觉得今天一点都不累。

秋收时节还有一道美食,那就是烤红薯。秋收过后地里有很多豆木节,我们家用架子车把豆木节拉回家堆起来,当柴火烧。这样做的好处是省了不少钱,而且地锅烧的饭特别香。这时,我会去地头挖五六个红薯扔进火堆里烧。等到火星灭了,用棍子找到烤好的红薯后叫上弟弟妹妹一起吃,开心极了。现在每次在街头听到卖红薯的喊“烤红薯啰,又香又甜的烤红薯啰”,我都会亲不自禁地回忆起那段快乐时光。

奶奶有一手绝活,就是酱豆子。将洗干净的豆子放在锅里煮熟,然后铺在席上晾几天。待豆子长菌丝后阴干了放进坛子,加入酒、盐、糖、辣椒和西瓜皮,约十天左右就做成了。打开坛子,酱豆子馥郁的香气迎面扑来,那绝对是世间少有的美味。

现在,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宜兴生活了,但我经常会想起家乡秋收的情景,想起我的奶奶!

【篇三:我的家乡环境变化大征文】

太阳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张望着山脚下的一片村庄——我的家乡大王镇。它位于灵宝市最东边,毗邻陕县。记忆里最深刻的的就是家乡的那条乡间小路。

这条乡间小路穿梭于许多村庄和田间,农民们收种都要经过此路,三轮车、架子车、摩托车、自行车等,每天都川流不息,路面被碾得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正所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要是遇到下雨天可就惨了,大水坑连着小水坑,小水坑挨着大水坑。只要稍不留神,无论是车还是行人都会滑个人仰马翻。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连着下了几天雨,我和妈妈走在这条路上,我们俩弯着腰,努力想寻找一块能落脚的地儿,尽管如履薄冰,可一不留神,哧溜一声,妈妈滑倒了,我也被拉倒了。我们手按着地,慢慢站起来,没走几步又滑倒了,再走,再滑倒……到家时我们俩已经成了泥人,我大哭,妈妈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也在往下下淌。真是行路难,路难行,难怪这条路被村民们叫“哧溜路”。

现在“哧溜路”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三灵快速通道,代替原来的乡村土路。这条快道是双向8车道,全长约20公里。一下子,这条路变得那么宽阔,那么豁亮,正在向四面八方伸展,延伸到每个角落,像一条纽带,把人们紧紧连在一起。

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是一排排挺拔的树,叫做女贞,叫做松树;还有开满鲜花的树,叫做满身富贵,串串红,观赏桃。花开时节,深的,浅的鲜花连成了一条丝带,轻盈地在微风中抖动,像少女的长发在微微飘动,诗般地诱惑着青春的红心。远远望去,是云,是烟,还是霞……快道两旁高大的绿化松后面是星星点点的农家小楼。有农家乐,宾馆,超市,每天都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好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美丽景色。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受着家乡变化,花美,路美,人更美;今天的家乡,又怎一个美字了得?!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家乡一定会走出自己的致富之路!

【篇四:暖春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子叫《暖春》。

一个小姑娘从一片玉米地里跑出来,手上拿着一把小风车,她摔倒了,被摔伤了。小姑娘又冷又饿,第二天早上,有一个人发现了小姑娘,用架子车把小姑娘拉到村子里面。有好多人围到架子车旁,有一位老爷爷拿着锄头准备去锄地,他走到旁边一看,是个小姑娘,大家都在议论把这个小姑娘怎么办。老爷爷说:“既然大家都不要这个孩子,我要。”说完就背着小姑娘往家走了。

当小姑娘醒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躺在炕上,看见炕边坐着老爷爷,小姑娘吓的东躲西藏。老老爷爷了拿来一个馒头,关切地问:“是不是饿了?”小姑娘点了点头,拿着馒头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可见她饿极了。老爷爷对小姑娘说,你吃完馒头我就送你回家,小姑娘哭着说:“爷爷,我不想回家。”老爷爷问:“你为什么不想回家?”小姑娘说:“我的爸爸、妈妈、奶奶都死了,我没地方去了。”老爷爷难过的哭了。

我看到这里,也留下了眼泪。

老爷爷就收留了小姑娘,并给她起名叫小花,他两相依为命。老爷爷靠着编筐卖筐供小花上学,小花刻苦学习。后来考上了大学,是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做了一位老师。

这部电影实在感动了。我在看这部影片时眼泪直往下流。有好多人都感动的哭了。可是,还有个别同学笑着说,“暖春”有什么好看的,你们哭什么呀。这样的学生没有一点爱心和同情心。同学们,我们千万不能学习这些没有爱心的人。

【篇五:秋天,丰收的季节】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走出城市,来到农村,原来碧绿的田野现在变成了金色的海洋。一台台收割机在平原上忙碌地收庄稼,就像一位位理发师给大地理发。

在村子里,人们在辛勤地劳动。有的人用架子车把刚刚从地里运回来的玉米摆在家门口晾晒,有的人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把玉米编成“大辫子”,有的人站在梯子上把“大辫子”挂在房檐下……还有许多的孩子在帮大人干活。

在果园里,一些水果成熟了。葡萄熟了、石榴熟了、柿子也熟了……我忍不住摘下一些尝尝,酸酸甜甜的,真好吃!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们带来忙碌,也带给人们甜蜜、喜悦和幸福。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