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风景】
心似莲开,一花一叶皆是禅,最好的风景,应该就是等候一壶茶的盛开,守得住本心,耐得住寂寞,成为自己眼中最美的风景。
陶渊明在自己的小院两旁修篱种菊,好不惬意;而我,则在一间茶坊里,听雨落沙沙,看雨滴缓缓,宁静相待,了然欢喜。
春雨惊春清谷天,沉溺了一冬的味蕾,从心灵深处,思念那一抹幽幽茶香。爱茶者皆知,茶的好坏,自在制茶的工艺之上,采茶女的辛勤采摘,太阳下的曝晒,制茶工的轻柔慢捻。这些制茶秘艺,给予了茶自由的呼吸,将江南的山光春色揉进这一芽一叶,让茶缘赋予其生命,使其绽放于湖光山色。
我喜欢在晨曦微露头角之际,携一本白落梅的散文集,踏上去茶坊的石板路,在那里,为自己筑一个曼妙的梦境,安宁的栖息。每一天,都会遇见许多不同的过路人,他们都些许带着淡淡的烟火气息,路过茶坊,停下脚步走进去,每一张座椅都用竹子亲自编成,软软的泥土取代坚硬的大理石块,虚掩着的竹帘隔出一个又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些经历过岁月洗礼后的门窗桌椅,古老的字画杯盏,给了你小憩的理由,品尝一壶喜爱的茶,而茶,心甘情愿地被烫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在杯盏中竭尽所能的绽放出自己的清香,结束自己短暂一生的故事。
烟火之人终究与我只是匆匆擦肩,喝完茶,他们不得不赶往人生的下一个驿站,无论前方是路途平坦或是悬崖深渊,他们都得风雨兼程。而我,则静静的守候着茶坊,看阳光暖暖的落在窗沿、桌案、衣襟、心房,安守美好的岁月,流淌简单的年华。
不知不觉,夜开启帷幕,茶坊里退去了白昼里淡色的修饰,而我也用初出的姿态,再次与他们近距离对视,恍惚间,明白他们为何愿意被岁月的青苔所遮掩,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岁月这一簇炉火一直在努力的向上燃烧,青青茶叶在山泉水间滚滚的沸腾着,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使命。
一壶香茗,几本好书,让纯净的茶汤浸着清露,清香的茶味染着云雾,品一盏淳朴,一盏美好,一盏宽容,不为风雅,只为清心。世间太多的繁华,总在不断的波动我们的心弦,诱使我们踏入奢靡的陷阱。那时,定会有一个娴静的茶坊,收容彼此,在不同的季节、时光、天气,举起属于自己的那盏茶,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卷天外云卷云舒。
生一炉茶缘的火,煮一壶云水禅心,茶香萦绕的美好,成为最美的风景。
【篇二:武夷茶缘】
在通往天游峰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曾经时常会有一个幼小的身影出现,那就是幼年时期的我。因为爸爸妈妈是在天游峰上工作的,所以他们常常会领我一起去爬山。每当我登到山顶,眺望着那连绵起伏的山峰时,我会产生无尽的遐想:这些山峰的形状为什么如此奇特,而那九曲溪为什么又如此清澈呢?小小的我对眼前的一切感到好奇。闲暇时,妈妈便带我一起下山,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渐渐的,我长大了,常常漫步在武夷山美丽的风景中,看着这一丛那一簇的茶树,更是让我感到不解。我问妈妈:“这是什么树呀?为什么其貌不扬,却让它生长在这么美丽的风景中呢?”妈妈笑眯眯地说:“孩子,这可不是树,而是我们武夷山独有的武夷岩——大红袍呀!”我好奇地摘下叶片,仔细端详,在阳光下,它们绿得那么新鲜,那么可爱,似乎这些绿叶上都有一个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它们,把它们投入九曲溪中,让它们载着我的梦想,和我对茶叶的好奇飘向远方,从此,我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当妈妈给客人泡茶时,客人总是对武夷岩茶的美妙赞不绝口,有的人还吟起诗来“一杯两杯七八杯,百杯痛饮莫辞醉。”看到这,我也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抢了一杯喝。“啊,原来这种叫‘茶’的东西这么甘甜呀!”我兴奋地嚷着。这时,一位上叔叔对我说:“茶,饮之心旷神怡,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哟!”我说:“这么深奥呀,反正我不知道,喜欢它就对了。”客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从那以后,我越来越喜欢品茶了。这不,今年妈妈领我去参加茶博会。那儿真热闹啊,挤满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周围弥漫了醇厚的茶香。那一个个展馆独具特色,而最吸引我的是那茶艺小姐。她们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仪态端庄,高山流水般地把那醇香的茶全倒入那精致的杯具中,然后把茶送入客人手中。看着她们将烹茶、泡茶、斟茶、闻茶的意趣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些客人,虽然茶未沾唇,但是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精神享受。而我简直入迷了,我想:茶艺小姐的动作是多么高雅啊,这武夷茶竟蕴藏着如些高深的文化。于是,回家后我常常学着茶艺小姐泡茶的样子摆弄起来。
现在,茶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时时伴随着我,就像我的知心好友似的,看书累时,泡上一壶茶,能使我心旷神怡;渴了的时候,喝上几口茶,能令我神清气爽;欢乐时,喝上几口茶,能令我兴趣大增;烦恼时,喝上几口茶,能令我茅塞顿开。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会沏上一壶茶,品味它的历史,品味它的文化,品味它带给我的无限乐趣。
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与武夷茶的缘分,这样的缘分,或许会伴随着我一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