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悟书】
人累了,喜欢独坐一室,让疲惫之身得以安宁;心累了,喜欢捧起一书,让浮躁之心得以慰藉。
——题记
拿起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向眼前眺望,是一片充满未知的大海,而身后大海上的微波,是我探索过的痕迹。不知不觉,我已经在书的海洋中遨游了六年多。回首读书的日子,我仍忍不住怦然心动,对书,我始终保持着一种绵绵不尽的情感。
夜深人静,一书在手,思绪万千。望着那已经微微泛黄的封面,依稀可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八个字,翻开扉页,上面是马克·吐温说的一句话:十九世纪有两位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位就是海伦凯勒。没错,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海伦凯勒,我最敬佩的人。
海伦凯勒是一位残障教育家。年幼的一场大病夺走了海伦的听力和视力。八岁时,海伦的父母找到了莎莉文小姐。在莎莉文小姐及其家人的帮助下,她先后进入帕金斯教育学校和剑桥女子学校学习,并在考入哈佛大学尝试写作。面对残酷的现实,海伦勇敢地接受了挑战。她不仅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命运的勇气,还将自己的痛苦和幸福记录下来勉励后世。
尽管她一生都活在黑暗之中,但她对光明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是那么得强烈。而与海伦凯勒不同,我们是健全的人,却都沦为平庸之辈。我们的眼前是明亮的,所以不珍惜视力;我们的生活是安逸的,所以不懂得感恩。在一览无余的光阴中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有的人感到生活中有说不尽的难处。他们哀叹宦海沉浮,却不感恩身旁还有诸多人民的爱戴;他们泣诉爱情的艰难,却不感恩亲人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看;他们埋怨父母没给他们一个好的家境,却不感恩父母的辛苦养育……
海伦生活在黑暗中,所以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渴望。我们是否也能写出《假如给我三天黑暗》的磨砺呢?我想那也许会让我们更加了解真实的世界。
在书中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感悟成长。
累了,就看看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