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科普实践基地体验记】
随着科技小组的队伍来到来到学校科普实践基地————-慧沃科技创意农业园,我对这里种类繁多的植物充满了好奇,不知道它们长得是啥样子,靠什么来生长,都叫什么名字,是用来干什么的?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来到地球温室水培体验区一探究竟。
我边走边观察各种绿油油的叫不出名字的植物。过了一会儿,杨老师来了,他带我们来到鱼菜共生水培体验区亲自动手体验。杨老师说:“这池子里有什么呢,你们知道吗?”我们都摇摇头。于是,他把池子里的泡沫板拿了出来,让我们在池子里摸一摸看有没有鱼。我便挽起袖子摸起来,手刚伸到池子里,池子里的水真冷啊,冷得我的手起了鸡皮疙瘩,我直打哆嗦。为了捉到鱼,哪怕再冷也阻挡不了我捉鱼的决心!摸呀摸,那池子里的鱼太狡猾了,刚一碰到它就跑了。过了好一会儿,只有杨葡捉到了一条好大的泥鳅。她真行!王老师给她拍了一张捉到泥鳅的照片,而我只有羡慕的份了。
捉泥鳅之后,杨老师又带我们来到斜立着泡沫板上栽葱的走廊边,他教我们先把葱从泡沫板上拔出来,然后分出一小部分,再把葱根部夹在海绵中间,最后将夹着海绵的葱插在鱼池边的泡沫板上。不一会儿,我们就插完了三块泡沫板。老师解释说这就是鱼菜共生。
完成了鱼菜共生体验之后,杨老师带我们来到采摘园,这里是立体种植上海青的温室。杨老师介绍,这个采摘园的面积大约250平方米,最高的栽植筒能栽26颗上海青蔬菜,一共有117个栽植筒。接下来杨老师就叫我们拿一个30多厘米长的竹签,在栽植筒上面的小孔里扒一个小洞,把上海青菜苗栽在洞里,最后将栽植筒里面的培养料扒下来压住根部。我们一人负责栽满一个栽植筒,栽完后我们还在栽植筒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科普实践基地,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比新奇无法忘怀;我希望下一次再来采摘园看一看我们栽下的上海青蔬菜到底长得怎样,让我们再次体验实践栽培和收获的快乐。
【篇二:游趵突泉】
今天是本周的倒数第二天,是本月的27号,也就是姥爷去济南齐鲁医院复查的日子。我特别高兴,因为姥爷的病有所好转,更重要的是妈妈答应我给姥爷看完病我们一家去趵突泉玩玩,所以我不惜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跟车去济南。
这是妈妈第一次开车去济南,我还真有一点不太放心,坐在车上一点也不敢懈怠,睁大了眼睛为妈妈看路。我知道可能并没什么用,但还是不放心地看着。因为妈妈不太会看导航,所以我就成了这次去济南的主事了,心里又有些窃喜。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我们终于到达了济南齐鲁医院。因为到的还早,所以很快就在充值卡里充好了钱,等待医生前来上班。
在大约九点的时候,我们来到了趵突泉。一进大门,只能看见一个红红的大门和画着不同图形的墙壁。刚一进大门,我不禁发出“哇,太美了”的赞叹。园中央,有两个特别大的水池,一个水池养满了金鱼,清清的池水中,不断喷涌出的泉水激起美丽的水花,就像盛开了五彩的烟花,又像漂亮的孔雀开屏,还像光彩夺目的花灯!千姿百态的金鱼儿在池子里显得特别可爱。另一个池子里泉水碧绿,清澈见底。池子里有两只非常可爱的海豹,它们游来游去,自由自在。游人指指点点地笑看这两个小家伙,而它们也偶尔会用大眼睛看游人。对,这就是著名的趵突泉!
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经这里,出京的时候带的是北京的玉泉水,品尝了趵突泉后,改带了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至今泉池内仍立着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碑文呢。
听妈妈讲,前几年,因为人们过量开采地下水,趵突泉曾经停喷,美妙的泉水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正是近年来人们注意了环境保护,趵突泉才得以复涌。站在美不胜收的泉水边,我们真想让它世世代代喷涌下去,让济南恢复“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本色!
我蹲在池边痴痴地看着。看着看着,我自己仿佛变身为一股快乐的泉水,脚下的水泡告诉我今天的诸多开心事,我笑着、笑着,几乎把肚子笑破了!小金鱼儿一边吞吃面包一边相互讲笑话,讲呀讲呀,哈哈,竟忘记了吃面包!阵阵微风拂动垂柳,清爽宜人。我恍然醒悟:我哪里是泉水?我是在看泉水呢!
我爱趵突泉,我爱这奔涌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