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孟子有感】
《孟子》是我国思想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一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体会颇多。
孟子一生都在追求仁义,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孟子对“仁”的重视。在第一章第一节,孟子初会梁惠王时,对王“曰利”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强调了“仁”的重要性:“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在第二节,我们便认识了周文王这个人物。他就是以“仁”来行王政的典范。《孟子》书中多次提到这位伟大的君主。他建台子,挖水池,老百姓都很乐意帮忙,在文王说不着急时,竟还愈加卖力,还将台称为“灵台”,将池称为“灵沼”。麋鹿鱼鳖都可以在其中快乐地生活。各国老百姓都愿意成为文王的子民,在其治理下过上幸福的生活;面对蛮横无理的昆夷,文王还可以放下架子,做到有礼有节,不跟他们一般见识……所以,他深得民心,成为百姓“引领而望之”的君主。这才会有后来孟子的一句“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这就是仁德的魅力,有仁则王。
“仁”的力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不论何时何地,得民心者得天下,为民谋利的君主和官员,永远受到老百姓的拥护。汉文帝在位时,躬行节俭,励精图治。采取了“薄税敛”、“省刑法”、“以德服人”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百姓富裕,天下小康。焦裕禄为兰考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去世后成为官员们学习的优秀楷模,他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干部和群众……
“仁者爱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为政者,我们每个人都要将孟子主张的仁义藏于心间,处处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以仁处事,这个社会才会和谐美好。孟子的仁义主张在当时虽不得赏识,但是却能够经受漫长岁月的考验,我们现代人应深刻领悟,将其发扬光大。
【篇二:万事始于礼】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仪,那么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可见传统的礼仪对于人的重要性。可以说,学习礼仪,是做成万事的基础。
想要学会做人,先要学习礼仪。一个婴儿出生,最先学会的应该是会叫爸爸妈妈。称那个带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为父母,本身就是对二人的尊敬,是对二人最简单的礼仪。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合格的父母会教授孩子越来越多的礼仪。有要见到亲戚的称呼,有吃饭的餐桌礼仪,有一句又一句的礼貌用语。或许除了学会说话和走路,这些内容是最先学习的。那么为什么要先学习这些内容?它可以让孩子懂得礼貌,懂得身为人在世,是有规则约束的,是要学会感恩的,是要向善的。让这种意识深扎孩子心底,让孩子能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立足社会。
想要学会为政,先要学习礼仪。孔子说,君使臣以礼。为政者,对臣子要以礼相待。这个礼指什么呢?我认为是对臣子的仁德和信任。臣子协助君主管理国家,对君主毕恭毕敬,君主就要用自己的权利普济天下,让国家欣欣向荣,作为对臣子们呕心沥血的支持的回报。
君臣之间一来一回,或许不需要太多的治国大道理,便可以以礼服人。精忠报国的岳飞,一心抗金,君主却不愿信任这个爱国英雄为民着想只愿守护自己的小利益。南宋的覆灭,难道不是君臣无信君臣无礼造成的?为政者,身居高位却不懂舍小为大,怎么教天下百姓归顺?不懂得礼仪,怎么教国家傲立于世?
不论做人还是为政,都离不开礼。仔细想想,为什么父母更愿意我们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我们学习一切有关礼仪的东西,难道不是以尊敬,感恩为基础而创造出来的行为吗?仔细想想,为什么身居高位的为政者也要遵守礼仪。难道不是因为他们身兼治国重任要以身作则,发自内心的去爱子民吗?若想成就自己的价值,想要国泰民安,就要以礼为本,心怀对他人的爱,需要对他人利益的考虑。所以礼的内涵,还是孔子所言的仁。礼只是仁的外衣,是仁的表现形式。只有每人以礼仁为基,才有可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才有机会能统领天下向着和谐发展。
希望我们每人都心怀仁德,以礼待人,方能铸就更和谐的社会,方能助国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