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水赞】
智者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是智慧的化身,它纯洁高雅,团结谦逊,总之用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水是谦逊的。
水为什么一直往下流,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水源自高处,可是却不在高出待着,却往低处流,它难道不想做一个身居高处的娇娇者吗?我不知道水是怎么想的,但我想:水一定不愿意做一个总是待在家里的人,不愿意做一个装饰,只会打扮的人,水总放低姿态,以求能平视大家,水是谦逊的。
水是乐善好施的。
它总是义无反顾的去流向干涸的小河,干裂的土地,饥渴的花草,让它们获得雨露重生和幸福,让大家欢声一片。然后,它便低低地唱起了歌,开腾到空中,化作雨,化作露,化作雪,把恩泽施于世间万物。水是乐善好施的。
水是包容团结的。
水从一点一滴开始,慢慢地汇成了一条河,又慢慢地汇集成一条江,最后聚集成了一片汪洋大海,它永远奔腾不息,走向那遥远的天际。正如林则徐所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是团结的。
水有德行,它奔腾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水有情意,它或方或长,流必向下。水有志向,它穿山岩,凿石壁,从无畏惧。水善施教化,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水,包容万物,不论其大小美丑。水懂得变通,遇到阻拦便绕道而行。水,持之以恒,遇到障碍,它还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步。水,心地善良。水,无暇透明。水,珍惜时间,一分一秒都在前进。水是一名智者。
我喜欢水,喜欢它的纯净无瑕,喜欢它的品德高尚,我要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
【篇二:温暖荡漾在心头】
那点温暖,丝丝萦绕,久久荡漾在我的心头。
因为朗读水平不错,我被老师安排在国旗下演讲!
听了这个消息,我激动得一蹦三尺高,脚下好像踩着朵幸福的云,连走路都有些飘飘欲仙了。
回家的路上,花儿好似也知我的心情,对我绽开灿烂的笑脸。“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我不由自主的哼起那首老歌。“什么事儿这么高兴?”好朋友向我走来。听了我的叙述,他也激动地跳起来。“那感情好啊!今天我家没人,正好去你家帮你写一篇演讲稿。”一丝暖流,不觉掠过我的心头。
夕阳西下,穿过树叶,透过窗帘,斑驳地染两个少年的身上。我看着他埋头在书海中查阅资料,不由得心头一暖,这就是友谊!为伙伴无私奉献……
“把'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用作结尾,”他打断了我的胡思乱想,“好了,这样就大功告成了!”他欣喜地说。于是我声情并茂的读了一遍。“嗯,效果还不错,我先走了,你在家里好好练啊!”再三的叮嘱,使我心里暖暖的。
关键的一天来了!
我磨掌擦拳,准备大显身手,该我上场了,我紧紧捏着话筒,演讲稿已经被汗水打湿。走上台,我感到脑袋一阵发晕,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我望向四周,世界变成了黑色,云从眼前飘过,我看到的,只是一团黑流动的黑……
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还是他。在危难关头,我看见了他,他向我比出大拇指和加油的口型,黑色褪去了,世界恢复了色彩。
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
我是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下台的,我的眼前似乎还飘浮着洁白的云,一团白,一片白,流动的白,还有那个大拇指与“加油”的口型,我的心里暖暖的。
那些温暖,丝丝萦绕,阳光一般暖,久久荡漾在我的心头。
【篇三:心如水】
“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源头,便如同人们的心灵,要在适时坚强的同时,更要如水般柔软,似水年华。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没有了水,人们无法生存。连判断星球上是否存活生命,都必知道水是否存在。
于是,我们身体中那大小如拳的心,便需要“水”的滋润。
水善吸纳包容万物,文学上亦是如此,无论古今中外杂剧小说,我们都应该博览。文学,是现实的反射,是美的顿悟,也是虚无的意境。在文学的长河中尽情畅游,让我的心如水般柔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水,是时而浓烈如美酒又时而香醇如牛奶的情感。
它让我知道,我要持一颗重情的心,将野性与感性的血液流通全身,会于心脏。有了这如水般柔软的认知,我才会感恩世界、感恩人生、感恩一草一木。感受“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次第;感受“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伤怀……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水,是热爱自然,包围自然的琼浆玉液。
它让我知道,一份关注自然,一份寄情花开花落的情绪难能可贵。有了这如水般柔软的心绪,才会感受四季,在忙乱中分辨四季的脚步,去赏校园中纯洁的玉兰、神秘的紫藤、美丽的百花。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感受“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水,是珍惜之水。
它让我知道,人不可或缺的,一份珍惜的信念。不要懂了,却不在了。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有了这水,我才会抬眼常怀珍惜,才不会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才会在“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时带上几分不悔……
若要凭真情实意处于世间,不可“心如止水”,反而,是心如溪水般柔软,才可使你尽感天地之美,生活之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