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学炒菜】
我已经11岁了,可奶奶还不让我学炒菜。于是,我就想了个法子:在奶奶熟睡的时候,偷偷地出来炒菜。
我要做的菜是素炒西红柿。把菜洗好、切好后,我把油放入锅中,然后放入大葱。“哇!”突然,我大叫一声。油在锅中上蹿下跳,并发出“嘣嘣”的声音,最可气的是还溅到手上,烫得我直想哭。这时我想:奶奶不让我炒菜,也许是怕我被烫伤吧。
“不要怕,没什么难的。”我安慰着自己,忍着疼痛,继续做下去。倒入西红柿后,并反复翻炒,慢慢地,西红柿发出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最后,我再放入适量的盐。很快,一盘素炒西红柿便出锅了。我暗自窃喜:终于大功告成了。
看着自己第一次的“作品”,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奶奶房间,叫她尝尝。奶奶吃完一口,连忙说:“好吃,好吃!”听到奶奶的好评,我也尝了一口。“哎呀,忘记放味精了,太不好吃了!”我大喊道。
面对这盘并不成功的西红柿,我耷拉着脑袋。奶奶看到我难过,笑着对我说:“没关系,下次加油!”看着她满面的笑容,听着她安慰的话,我顿时感觉很温暖,很开心。
【篇二:第一次炒菜】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和妈妈都去上班了。快到中午,我的肚子就提出抗议“我要吃饭”。可爸爸妈妈还没回来,怎么办呢?对了,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多为父母分担家务,我何不趁此机会帮父母一点忙,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说干就干,先做我最喜欢吃的素炒马铃薯。我找来几个马铃薯,先去皮,然后再冲洗干净,仅仅是削皮,就弄得我有点手疼了。
该切马铃薯片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菜刀准备切。平素只看到菜刀在妈妈手里非常听话,“嚓、嚓、嚓”几下妈妈就把马铃薯切好了。可是现在,菜刀在我手里就是不听使唤,我想切成“片”,切出来却变成了“块”。弄到满头大汗,马铃薯还是滚来滚去。“不着急,慢慢来”,我自己安慰自己。我定下神来,仔细回想妈妈切马铃薯的样子,小心地拿刀,用左手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指头卡住马铃薯,慢慢地一刀一刀切下去。也怪,心不浮躁了,刀也好像听话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2个马铃薯切好了。想想妈妈,真不容易。
马铃薯切好了,就该炒菜了。我先打开火,放上锅,浇上油。等油冒热气了,赶紧把马铃薯放进锅里。只听“扑”的一声,一股油烟扑面而来,呛得我眼泪直流。一边抹眼泪,一边想:“炒菜怎么就这么难呢?”还不如等爸爸妈妈回来让他们做。可是一想,我今年11岁了,也该学会做点家务,在这么点困难前就打“退堂鼓”,以后同学知道了不知怎么笑我。
“咦?”哪儿来的焦味了?我瞧了瞧锅里。“不好!”马铃薯快糊了。我拿起锅铲东一下,西一下地翻动起来。马铃薯在锅里一蹦一跳,好几片跳出了锅,弄得我手忙脚乱。
我已经汗流浃背了,可马铃薯越来越糊。怎么办?我突然想起奶奶炒菜要往锅里放水。我就往锅里添了一小瓢水,盖上盖,焖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揭开锅盖,好像不是焦的很厉害,我暗自庆幸,终于炒好了一个菜。
“叮铃,叮铃”,门铃响了,爸爸妈妈回来了,我跑出去开门。“咦,好像有股香味啊!”爸爸说。“今天我给你们炒了马铃薯,还行吧。”我很骄傲地说。“呵呵,我家女儿长大咯!”爸爸妈妈高兴地说。我也沉浸在幸福中。
【篇三:芳香弥漫】
外婆家的房子是最普通不过的平房,红褐色是房子的主调,泛着悠久的古韵。镶着花雕的墙框,携带着复古的灵动,洋溢在狭窄的小屋;最缤纷的莫过于那个不大不小的院子,怒放的鲜花朝气蓬勃,青草绿叶,于无形中点缀了别样的风味,支架上经常停留着三五成群的鸟儿,我猜他们津津乐道的,是院子里五彩的景色。
冬日的晨曦,外婆便起得很早,裹好厚实的毛衣,外面系上洗得发黄的围裙,这装扮把外婆本来不胖的身躯弄得憨态可掬。然而外婆那饱经风霜的脸庞,皱纹纵横,如沟壑,如山峦,荡漾在岁月中。
中午时分,外婆总会端着几碗不同的饭菜,是青菜汤,或是素炒菠菜,又或是爆炒卷心菜,虽然颜色苍翠欲滴,但肉却少得可怜,我总会吃得少,剩的多,最后抿一抿嘴,用嘴叼着筷子,有时被外婆看到,她总是不满的瞪一瞪我,然后开始不紧不慢的给我讲道理,以至于在我很小的时候,《悯农》便张口即来,外婆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地说着“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必须要珍惜粮食,一个浪费粮食的人,也不会珍惜其他事物,虽然浪费的不多,但是扔掉的却是家中传承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外婆说这些时,一改往日的和蔼,神情严肃的很,两只眼睛就那样平静的看着我,眼底仿佛是一潭深深的湖水,深不见底。在她一番苦苦劝说后,我只得把饭全部吃完,看我吃完后,外婆才会心满意足的露出笑容,露出她那浅浅的梨涡。
外婆天天忙里忙外,不仅要把家里收拾干净,还要与邻里之间互帮互助。
之前邻居让外婆帮忙照顾孩子,自己则先去处理急事,外婆二话不说,就直接接下这个任务,两只手臂自然撑起,让孩子舒舒服服的躺在怀中,小眼眯成两条细长的缝,随着外婆婉转的歌谣和起起落落的双臂,孩子酣然入睡,进入甜美的梦乡。
我站在外婆的院子中,她现在还在给邻居帮忙,我独自享受一院子的花香,沁人心脾,外婆的生命也在幽幽的释放那独特的清香,传到我的心底。
【篇四:味道】
说起美食,白切鸡、大龙虾、清蒸鱼……让人垂涎欲滴。而我最爱的美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只是一盘普普通通的素炒杏鲍菇。
小时候每次一回到家,妈妈经常用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素炒杏鲍菇来招待我,而我总是用一个大拇指来称赞。昨日我有幸目睹了妈妈做这道菜的“雄姿”。
妈妈先带我进了菜市场,面对那琳琅满目的菜,我觉得有点为难,只见妈妈熟练地挑起一些嫩嫩的红辣椒,一个白白胖胖的杏鲍菇,还有一个披着紫外衣的洋葱,素菜与杏鲍菇的比例刚刚好。回到家后,妈妈先把杏鲍菇洗干净,切成薄片,再切成条,洋葱、辣椒也切成条,捣碎蒜头变蒜泥。食材准备好后,开始烧水,等水在沸腾后再将杏鲍菇放入水中热身15秒再捞起来,最后烧锅热油,等油在锅里滋滋作响,再按顺序倒入蒜泥,炒出淡淡的清香,随后妈妈娴熟地倒入杏鲍菇,加酱油提色,蚝油提味,再倒入素菜提香,大火翻炒均匀,等待杏鲍菇换上金黄的衣服后,这道菜就完美地起锅进盘啦。虽然这道菜步骤有点多,但是“精雕细琢出珍品”只要有耐心,步骤再多简直小菜一碟。
一盘金灿灿的菜端上桌,令人赏心悦目,红辣椒配着杏鲍菇,就好像万里云层中的大太阳,金黄的蒜泥和淡黄的杏鲍菇仿佛在争宠呢!这香味已经弥漫了整个房子,我迫不及待把杏鲍菇往嘴里送,杏鲍菇软软的,很有嚼劲,那辣椒不辣而甜,向海雾中的一只独轮,既不升入腹腔,也不淡于口中。还有清脆的洋葱,挥之不去,真是妙不可言!满嘴溢香,很快一碗下肚,抹抹嘴巴,仍觉得意犹未尽。
同时,我想,我们的生活不是也需要这一种韧劲吗?遇到任何事情,都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什么困难都压不倒,摧不跨,始终脸含微笑,充满自信,接受生活的任何挑战。在学习中,只要树立了这种精神,有了这种韧劲,就是基础再差,也会最终赶上来的。
生活是独特的,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不同的滋味,赶走挫折,成功将在不远处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