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穿越到了古代】
我是一片云,静静地飘浮在天空中。
不知何时,一阵风把我吹到一个叫做“楚都”的地方。
在这里,我见到了那位善于经商,被后人称为“商圣”的范蠡。虽不能近距离地观看他,但从远处仍可感受到他举止儒雅,气质非凡。从人们的谈论中,我对他有了更多了解:他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他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
突然,一阵风把我吹散了……不知过了多久,我才凝聚起来。听到人们的谈论,我又惊又喜,原来,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这里,现在的名字叫“淅川”。
往下看,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呈现在眼前,听人们说,它叫做牛尾山。山上植被茂盛,据说,在春天,山腰长满了樱花,一片银白或粉红,蔚为壮观。牛尾山如此清幽,自然引无数人类畅游。视线中,熟悉的风景,变换的身影。清晨,他们在这里锻炼身体,沐浴天然氧吧;黄昏,他们在这里休憩放松,俯瞰灯火阑珊。
啊,那不是西施吗?我揉了揉眼睛,是的。她不复是苎萝村“浣纱女”,而是一座高达十米的汉白玉雕像,神色平静,云鬓轻挽,一袭霓裳,盈盈而坐,端庄优雅,仰望天空。虽是雕像,亦难掩其沉鱼之美,的确是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望月怀人,此刻,她在思念谁?
范蠡,这名字刚在脑中一闪而过,我居然也看到了他的雕像。他宽袍翩翩,遗世独立,在公园门口注视芸芸众生。听人说,公园就是为了范蠡而建,弘扬商圣“诚信为本,厚德立商”的经商思想。而雕像身后,就是长长的诚信阶梯。人们羡慕他从流亡者到大富翁的传奇人生,也许,这就是成功之道。
又一阵风吹来,我似乎要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居然有些隐隐的期待呢。
【篇二:关于家乡的作文】
不知道是否有人肯去相信桃源般乐土的存在,也不知是否有人永远漂泊无定,只知有突然掀起巨浪的汪洋,和片刻安宁的栖息地,但它们都不是“旅人”们的目的地——那个起于开始,归于结束的地方。
人啊,总要选择开始一切。而家乡,就是心灵开始行走的地方。
比如《假如明天来临》的主人公特蕾西,在“看见”了自杀、被判、诬告和女子监狱的黑暗后,在被动中选择了抗争,用双手赢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但是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地去选择开始自己的路,她已告别了从前的自己,告别了自己的家乡,成了一个望不见归途的孤魂。
假如明天来临,你是否还在一片希望中彷徨?
因为已经不能重来的出发,所以更加迫切地想要回到家乡。流浪的旅人,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迷茫悲伤,有“断肠人在天涯”的失魂落魄,也有“谁言天地宽”的无限山河之悲哀,他们或许不再眷恋自己走着的路,心中却有一个愈发浓烈的念想。
所以贺知章回到了家乡。
所以木心回到了家乡。
可是,他们真的回去了吗,回到了真正的家乡吗?
“儿童相见不相识”,两鬓斑白的贺知章在乡音中听出了陌生,在孩童的嬉闹中看出了孤寂,在他心中,故乡已不在。
“而目前我只知地名,对的,方言,没变,此外,一无是处……永别了,我不会再来。”木心终于从美国回到家乡,但又成了一个“没有乡愿的流亡者”,只能淡下笔墨中熟悉而又陌生的留影。
一别经年,太多的物是人非。
突然有人问起,蒲公英将飞向何方?那记忆中河边的“文字屋”是否依然存在?
露珠滴入大地,升入天空,它回不到原来的树叶。
黑白相片旁,也曾看到黯淡中一抹透明的灵魂蒸发。
北京的夜晚,地铁过去了,余光之中两道虚幻的人影,沿着铁路,慢慢向未知的黑暗行去……
每个人都有流浪的灵魂,回不去叫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