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麻辣”同桌】
【“麻辣”同桌】
杨采皓
每位同学都会有一位同桌,有男也有女。而男生和女生则会有不同的性格,男生一般是豪放的,女生一般是温柔的。可我这位同桌,虽然也是女的,但是用“辣”来形容都不够,必须用“麻辣”两字来形容才勉强合格。
她的名字叫于轩,是班里最高的学生,身高大约1米7,力气也是上等的,带一副略微有点红色偏紫色系眼镜。就是这位“麻辣”同桌,不知“虐”了我多少回!
有一次,是在某一天的一节课上,我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杨老师那抑扬顿挫的讲课声,杨老师的声音好似有魔力一般,把我们拉入了那奇妙的数学王国。而只有于轩好像没被“感染”,她总想跟我说话,但是无奈有老师看着,她只好一如既往地开始实行“说话三步法”。
第一步:捅。就是用胳膊碰我,我没理她;第二步:使劲!说白了就是用胳膊肘使劲碰我,我还是没理她;第三步:掐!就是直接开始上手掐我。如果这时我要是再不理她,她的手好像在我的肉上生了根一样,掐得我直呲牙,我随时都会感觉到要“死无葬身之地”了!迫于无奈我只好悄悄问她:“什么事?”她竟然有的没的,跟我聊了一节课。搞的我在这一节课里基本没听进去几个字。
下课了,她竟然也不肯放过我,一直把我当“靶子”,不高兴就掐我,一高兴就摇我……
这就是我的“麻辣”同桌,一个让我恨得牙根痒痒的同桌——于轩。
【“麻辣”同桌】
关靖祎
“麻辣”这个词,可以形容辣椒进到嘴里的感觉,还可以形容有着辣椒性格的人。我的同桌张恩泽就这样的性格。有时让我哭,有时让我笑,还有时让我受益无穷。
有一次,在晨读的时候,我假装跟着领读员一起读,其实在偷偷摸摸地读晨书夹后面的拓展阅读,本想着能瞒天过海,结果却被同桌张恩泽“明察秋毫”的眼睛发现了,也不知她是真生气,还是就想管管我,她就大喊:“关靖祎!”把正在沉迷于课外阅读我吓了一大跳,这时,我看到全班同学都在看着我,我的脸“噌”的一下像火一样烧了起来,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敢在晨读时间干别的了。
事后,我还是有点生气,心想,就这点小事,提醒一下就完事了,至于大喊一声吗?但是,在周末妈妈检查我课文背诵时,发现我背的很流利,妈妈夸奖了我,我不禁想起了那天晨读的事。原来,张恩泽不是想当众羞辱我,而是想让我利用晨读这段时间熟悉课文里要背诵的内容,让我们共同进步,是我误解了张恩泽,我在心里默默的向她道歉。
张恩泽在班里担任纪律委员一职,别看她平日里在班里雷厉风行,对破坏纪律的同学毫不留情,可在下课班级纪律良好的时候,她总会和其他女生一样,做她们女生爱做的事,原来在她严厉的外表下,还有着一颗甜甜的少女心。
我的同桌张恩泽,她就像冬日里的辣椒一样,吃前浑身发抖,吃后你会感觉又麻又辣,最后,就会有一股暖流,流入你心里,我要感谢我的“麻辣”同桌。
【篇二:最美班干部】
【最美班干部】
作者:刘一萱
在我们五年四班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尽职尽责的班干部,如:常务班长——刘乐彤、执行班长——荆泽铭、纪律委员——张恩泽、文艺委员——于悦……而我心中最美的班干部,就是纪律委员——张恩泽。
张恩泽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圆圆的脸蛋上嵌着一双大眼睛,又可惜戴上了眼镜。高高的鼻梁下是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她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晕血,还是个“虫子克星”。要说她哪里最美,就属工作、待人和卫生这几方面了!
她工作起来十分认真。每天上课,她都要喊“起立”,并带领大家吟诵古诗。下课了,她还要带领大家背“昭小公约十三条”其中的“课间”一条。一到课间,班级里有时就乱哄哄的,任凭班干部怎么声嘶力竭的喊都不管用,让大家去阅览室读书,或上操场上玩都解决不了。终于,张恩泽生气地说:“谁要是再说话就扣班币!”一听到“扣班币”这三个字,同学们立刻都安静下来,连钟表的“滴嗒”声都能够听得一清二楚。还有的时候,她就把最闹的那个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她工作从来不怠慢,只要有人大声喧哗,不管是谁,都要点名,并让他小声说话。所以,班级现在被管理的井井有条,也有她的功劳呢!
她待人真诚。有一次,张恩泽忘记拿橙色的笔了,我正好带了2支,便把多余的一支借她一用,让她明天还给我。第二天一早,我拿起抹布,便直奔我负责的担当区,早就把橙色笔的事忘了。回班后,只见桌上摆着一支橙色的笔,一转头,便看见她对我微笑,我才想起来这事。
她注重个人卫生。每天上学,都见张恩泽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身上有一股香香的味道,她的指甲剪得很勤。都上五年级了,同学们的手上几乎都会有墨水的污渍,而她的手却一天到晚都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墨迹。
张恩泽,永远都是我心中最美的班干部。
【最美班干部】
作者:王梓晨
五年四班,是我所在的班级,我们班的班委会特别热闹。虽然不是轮岗制,但是有的班干部居然可以做到“全职”。无论是纪律还是体育,无论是卫生还是学习,“俱全”!比如说在班里“赫赫有名”的体育委员——张嘉格。
张嘉格和我是最好的朋友,自然是缺点少、优点多的方式看对方了。所以我只发现张嘉格最大的优点是负责任,有的时候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很可能会让我记忆犹新,就如那次小小的传话。
大概二三年级那会儿,我们在体育节中的队列队形比赛候场准备。每一个人都很紧张,也很冷静,眼看就要到我们了,谢老师嘱咐大家:“一会儿喊口令都大点儿声,摆臂,抬头挺胸,步伐一致,目视前方,啊!”。接着,谢老师和另一个老师谈论起了我们,原以为我们都会静静的,可以有一个人“例外”,只听体育委员张嘉格突然对我们说:“谢老师说了,大点儿声,喊口令,摆臂,目视前方,抬头挺胸看主席台!”她估计是怕后面的同学听不见吧,她此时此刻就像一位小老师,把自己想到的,一一作了要求。终于到我们了,我们都把张嘉格和谢老师的话印在心里,照着去做。结果我们不负众望,实至名归,得了第一名!我还记得,谢老师骄傲地对另一个老师说:“我们班的体育委员张嘉格口才好,机灵,聪明,特别有责任心,什么事教给她,完全放心……”
说到口才,我又想起张嘉格在五年级“舌尖上的年味儿”活动中,现场为我们“救场”。因为展示活动不能排练,需要我们现场发挥,我们在做完豆卷和三明治去谢幕的时候,张嘉格随机应变,问了评委老师们几句话:“评委老师,你们觉得好吃吗?”成功化解了场上的尴尬。在活动中参与,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张嘉格最后跟我说:“让评委老师品尝我们的美食,得到认可,就是成功的。”
张嘉格,虽然只是一个体育委员,但她成绩不错,唱歌不错,口才不错,责任心强,她是我心目中的“最美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