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缩写《武松打虎》】
武松在“三碗不过岗”酒店喝了十八碗酒后,双手提着哨棒上了景阳岗。
走了一程后,武松酒劲发作,在大青石上歇了一会,草丛中突然跳出一只大老虎。武松见状,提起哨棒使出平生力气朝老虎打去,没想到哨棒却打在了树上,断成了两截。武松干脆扔下了哨棒,赤手与老虎打起来。老虎扑过来,武松一闪,闪到老虎背后,老虎背后看人最难,于是再一掀,武松再一闪,老虎又没打着。最后一剪,铁棒似的虎尾朝武松打去,武松又闪,老虎又没打着。原来老虎只一扑,一掀,一剪,如果都没打着,气儿就先泄了一半。
这时,老虎扑过来,武松就势把老虎的头按到地上,老虎用爪子使劲刨地,刨了一个坑。武松把老虎的头按倒坑里,用脚使劲往老虎的眼睛里踢。老虎的嘴里,眼里,口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只剩下口里喘气,武松拿起哨棒又打了一通,直到把老虎打死。
武松浑身酥软,于是走下岗回到店里歇息去了。
【篇二:读《武松打虎》有感】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文章是以“名著之旅”为主题的,在这个单元中,我对《武松打虎》这篇文章印象非常深刻。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发现自己被武松英武、豪放而机敏的英雄性格所深深地吸引了。
文中讲道武松来到一家酒店,见门前挂着的旗子上面写着:“三碗不过冈”五个大字,便进去喝酒。武松觉得店内的酒香醉人,便连喝了三碗,又让店家上酒。岂料店家竟不卖了。店主说:“这酒很厉害,超过三碗必醉,就过不了前面的山岗了。”武松执意要喝,店主没办法只好给他倒上。武松痛痛快快地先后喝了十八碗,就出了店门。店主忙追上武松说道:“景阳冈有猛虎,天黑后不能上去。”武松说:“就是有虎,我也不怕。”武松走到半山腰,见一座破庙前贴着一张官府的告示,这才知店主的话不假。想回去又怕店主笑话,武松只好硬着头皮往上走。从这里,我体会到武松很固执,也很英勇,并且心里也很矛盾。
文章接着写到,武松走进一片树林,天色已晚,酒劲儿开始发作,他就在一块青石上躺了下来。这时忽然起了一阵狂风,唰地从树后跳出一只猛虎。武松将身子一闪,老虎再往后一掀,将尾巴一扫,都被武松躲过。原来这一扑、一掀、一扫是老虎的看家本事,三样都落了空,老虎的气势大减。武松趁机抓住老虎的顶花皮提起哨棒便打,谁知打在树上,少棒断成两截。老虎见状,有扑过来。武松往后一跳,按住虎头,提拳就打。老虎疼得大声咆哮,在地上抛出一个坑。武松不敢放松,又在虎头上打了几十拳,老虎七窍流血,一命呜呼了。这是文中最精彩的打虎细节描写,这“一扑、一掀、一扫”以及“六闪”很好地衬托出了武松的机智勇敢性格。
读完这个故事,我对武松敬佩无比。108位好汉,他们有勇有谋,不怕畏惧,聪明过人。以后在学习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向武松那样,勇敢的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