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茶味】
茶不像咖啡那样苦涩,不像果汁那样香甜,不像可乐那样刺激……它有的,是它那独一无二的美——清冽的颜色,润滑的口感,仔细观看,金黄色的水底是一片又一片舒展开来的茶叶。眼前,是一盘黛绿色的东西——茶叶,捻起一撮,仔细触摸,稍一用力,它就如同流沙一般,滑落指尖,掉入杯底。
滚烫的开水入杯,杯底的茶叶顿时翻滚起来,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茶叶慢慢舒展开来了,这群可爱的小精灵正在游戏呢!蓦地,一阵清香钻入鼻中,深深一吸,啊——一切烦躁被抛到九霄云外,轻轻地啜一口,感受暖暖的茶汤滑入喉咙,咂咂嘴,苦涩过后是丝丝的甘甜。
双手捧着一杯暖暖的茶,静静地聆听老师向我们讲解茶的制作工序与中国的茶文化,时不时呷一小口,那味道,是我从小到大不曾感受到的。绿茶分烘青、炒青两种。烘青绿茶初制工序有3道:杀青、揉捻十干燥。炒青绿茶初制工序有:鲜叶→杀青→样捻→炒干。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望着手中这杯香茗,不禁陷入沉思:一包好茶,经过了数道复杂的工序,起起伏伏,这不正像我们的人生吗?时而成功,时而失败,时而喜悦,时而烦恼……“王不琢,不成器”。人生,只有经过无数次的磨练,你才会成为人生的赢家!
【篇二:游胜峰茶园】
4月11日的早晨,我们五、六年级的同学乘着大巴一起去胜峰茶园研学。没过多久,我们便到了。
采茶
天下过雨不久,地上都是湿的,顺着一条笔直的泥巴路,踩在松软的泥土上,慢悠悠地走进茶园。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园的茶树。茶树并不高,最高也只有一米左右,就算不弯腰也可以伸手便摘的茶叶。
我停下脚步,闭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气,站在茶园里,我仿佛站在了绿色的海洋。我好像就是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在茶园里翩翩起舞,一会儿飞到这边,一会儿又飞到那边。对于面前这些陌生的景物,感到很新奇。
开始摘茶叶了。摘茶叶也是很有讲究的,在茶树的顶上摘下刚长出的叶子,一般都是两片嫩绿的叶子和一个芽尖,或一片叶子和一个芽尖,还有的只摘一个芽尖。
找到茶叶后便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掐,茶叶就落在手心里。看到那嫩嫩的茶叶在手心里被微风吹动时,又有些舍不得将它摘下。
在采茶的劳动中,一上午就这样悄悄地走过了。
敬茶
吃完午饭后,我们便开始了第二项活动:敬茶。
敬茶是我国自古就有的民俗,文人将茶端至客人面前献与客人,以示对客人的敬意。
老师在前面演示泡茶、敬茶的手势等。泡茶一般用玻璃杯,这样有两种好处:一、是可以欣赏;二、由于玻璃杯材质比较稳定,对于茶叶的性质和口味不会形成破坏。
端茶,也是很有讲究的。男女有别,一般男生是左手在前,女生是右手在前。四指自然并拢,将虎口稍分开,手掌略向内凹,手腕含蓄又有力,然后行90°的礼。
给李老师敬完茶后,我们便走下台。
制茶
来到制茶的地方,心里一阵激动。一抬头,便看见了一口很大的锅,原来是要杀青。
杀青就是炒青。茶青萎凋至适当即高温炒青,来破坏叶中酵素活性停止发酵的继续进行,并可除去鲜叶中的臭青味,而鲜艳亦因水分的蒸散而便于揉捻。
叔叔告诉我们,制茶分为八步,分别是:采摘、萎凋、炒青、揉捻、团揉、渥堆、干燥和紧压。
洗洗完这些茫茫然的制茶知识。我们又开心地玩起了游戏。
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时间像小偷似的溜了。这次研学让我明白了关于茶的知识和采茶的辛苦。
坐上回学校的大巴车,向着慢慢变小的茶园望去,我仿佛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还停留在那片嫩嫩的茶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