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茶相关作文

【篇一:记忆中的那一抹醇香】

茶,是中国的国饮,许多人都喜欢喝茶。

我爷爷就是一个标准的茶客。小时候每次看到爷爷喝茶的那般入禅的境界,我都十分好奇。后来大了一点,我也学着爷爷的样子,有模有样的抓一小撮茶,放进杯子里,听茶叶和杯子碰撞的“沙沙”声,倒上煮沸的清水,盖子盖上,过了一会,朝杯里吹一口气,然后小小地喝了一口。“哇”我差点吐出来,怎么这么苦啊。我顶着苦瓜脸,去找爷爷。爷爷听了,慈祥的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你还小,不懂人生的甘苦。”我望着爷爷,似懂非懂。

去年,爸爸带回了一些安溪铁观音。我好奇地看着这种极像观音的茶叶,心里不禁想着这是什么味道。是像观音那样纯美?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小撮,放进了杯子,爸爸看了,走过来教我,首先用开水洗净茶杯,其次把铁观音茶放进茶杯,然后把滚开的水冲入茶杯后,最后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过了三、四分钟后,爸爸笑着说,可以喝了,要一小口一小口的品。你能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呢?我看着观音茶,茶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我又闻了闻,其独特香气即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爸爸告诉我铁观音有“七泡有余香”之誉。我小小地品了一口,感觉醇厚甘鲜;缓慢下咽,回甘带密,韵味无穷,过了一会我感觉齿颊留香,喉底回甘。我不禁惬意地眯上了眼。爸爸告诉我,关于这观音茶,还有很多故事呢:

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乾隆元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茶叶送给方苞,方侍郎间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铁观音”。

原来关于铁观音有这么有趣的传说啊,我不禁回想起刚刚那醇香的味道,世界上有什么能和这比呢?想到这里,我不禁又品了一口。

铁观音茶汤香气浓馥,其独特香气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韵味无穷。这便是安溪铁观音之魅力所在。

现在学习紧张了,几乎没有时间去细细的品茶,但我永远也忘不了舌尖上的那一抹醇香。

【篇二:家乡的中秋节】

八月秋高气爽,中秋节迈着轻盈的脚步款款而来,它充满着温馨幸福。八月这个历史传统的中秋节无声无息地到来,它给人们带来团圆快乐。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这天晚上,我们一家拿着桌子椅子、月饼、茶壶、茶杯……来到了阳台。把各种各样的食品端在了桌子上。一家子坐在了椅子上,边赏月亮边品尝着月饼与甘甜的观音茶。这时,月亮像害羞的小姑娘在淡淡的云层中时隐时现。不一会儿,月亮慢慢掀开了面纱,圆圆的嫩嫩的脸蛋出现在我面前,“月亮姐姐”笑了起来,月光变得更皎洁。一会儿时间,月亮金黄金黄的脸蛋成了银白银白的脸蛋。爷爷说:“我们说几句有关月亮的诗句吧!”大家都说:“好啊!好啊!”爸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奶奶说:“月亮像一面镜子——照出人间的悲欢离合。”妈妈说:“月到中秋分外明。”

我们小孩子以茶代酒,跟姥爷、姥姥干杯,说:“祝您二老身体健康,寿比南山。”姥爷和姥姥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一家子来到了草坪上,我和妹妹在幻想着月亮姐姐中的嫦娥姐姐姐姐抱着雪白的小白兔在月光中向我们招手……我说:“月亮像一条面纱,把皎洁的月光撒向大地。”而奶奶却说:“月亮似一面镜子,高悬在空中,照着人间的酸甜苦辣。”

奶奶又给我们讲起了中秋节的来历“由于中秋节在秋天的中间,所以叫中秋节,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团圆,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团圆节’。”妈妈说:“我们赏月而且还在吃“月”。”妈妈边说边切开月饼。我说:“妈妈您说的月就是里面的蛋黄啊!”妈妈笑了。

我边赏月边吃着蛋黄月饼,想起了李白的《静夜思》不禁朗诵起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又想起了我们的大家庭——祖国妈妈。澳门、香港都回归到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可是,祖国妈妈没有统一。因为台湾的兄弟姐妹还没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我想祖国妈妈统一的那一天它不远了。

我和姐姐、妹妹在皎洁的月光下玩耍。微风徐徐吹来,我们越玩越开心。

中秋之夜,我们的心底感到了团圆的滋味,那台湾人民也能在中秋皎洁的月光下感到我们对他们思念,台湾人民的心中一定也燃烧着投入祖国妈妈的怀抱的激情。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