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渔港公园】
渔港公园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中心观海长廊的北端,听说那儿的渔港风景美如画,今天我就来看看是个什么样的风景。
海之恋
海之恋是入口门前的一座雕塑,刚到入口时,远看是一艘巨大的船,走进看,是五位强壮的渔民在清晨推船出海捕鱼的情景。最让我喜欢的,是船下面的卷卷海浪。海浪雕刻得很细致,有大有小,可看出当时的设计师和雕刻师都有一致的追求—-细致不可败笔。这座海之恋让我感受到对于湛江,海不止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宝库,更让我感受到了渔民与大海相依为命的关系。
港城钟楼
再往前走走,是一座钟楼。钟楼是棕色的,呈现出一种历史悠久的氛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名字。钟楼的名字取自湛江别称“港城”和湛江旧称“广州湾”。是把历史和现在两个广为外界所熟悉的名称都融汇其中。钟楼旁边是石狗。石狗雕刻得逼真生动,雕刻师仿佛给予了它生命。
海边的美
走过钟楼,往下走,是一片海边风景。踏在沙滩上,犹如在床上般柔软。金黄的沙滩,干干净净,不杂乱,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那头是蓝蓝的海。这时,很安静,它不动。即使起了风,吹起的不过是一些小小的波浪。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海边静态的美。
鹅卵石路
从海边上来,向右走,是鹅卵石路。沿着鹅卵石路,一开始,是一棵棵高大的树,像士兵似的挺立在两旁。再向前走,是许多花,玫红的三角梅、喇叭似的牵牛花,带着香气的鸡蛋花,还有一些我说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
接着走过了一些自然风景,渔港公园是个美得地方,又是个为了表现渔民与大海相依为命的地方。你如果有兴趣,可以来这儿游览。
【篇二:心中永远的石狗】
说起中国文化,大家总能脱口而出几处名胜古迹,长城,故宫……它们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幸运地留存至今,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骄傲。
平时,我也只是能够通过电视﹑报刊来领略那些名胜古迹的风采。因为生活在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实力都不能和发达地区相比,所以在跟别人谈论家乡的文化古迹时,就总是随便说说石狗来滥竽充数,因为我觉得石狗怎么能和那雄伟壮观的长城相提并论呢?
直到这次再次来到雷州故地重游,彻底改变了我对石狗的看法。这次回来其实是陪朋友采风的,它们的研究课题就是石狗文化。因为我对石狗比较熟悉就负责摄影工作,所以这次观察石狗比以前都要认真﹑仔细。我拿着摄影机,从村头到村尾,只要有石狗的地方都照得清清楚楚。这时,我突然惊奇地发现每只石狗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形态各异。紧接着,我们向一位老人更深入地了解了有关于石狗的故事。从老人的口中,我们了解到关于石狗的传说:很久以前,雷州大旱,一巫师称,是太阳神的恶作剧,只有天狗才能逼使太阳神降雨。这时,人们便想起与天狗同为兄弟的地狗。人们用绳捆绑着石狗,抬上荒坡游行,并用荆条不停地抽打,地狗受到鞭笞后,便向天狗说明原委,天狗听后就冲向太阳神狂吠,要其招云降雨,要不就咬死它,太阳神惊怕了,立即向雷神、电母、云师求情降雨。三天后,果然雷州大地普降甘霖,黎民庄稼丰收。从此石狗就成为村民心中的守护神,所以在村子里随处可以见到石狗的身影。
奔波了一下午,我们跑到村里的一颗大树下乘凉。在旁边我们看到几个人拿着画板都在画些什么。我好奇的走过去一看,发现他们都在画石狗,而且像极了,他们告诉我,石狗线条真的很优美,实在是一件活艺术,在纸上是无法体现出它的威武霸气!而我,以前总认为它们没有任何价值,但这之后,我渐渐被它的美所折服了!
回到家后,我翻看了今天拍的石狗照片,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其实石狗它不需要有长城,故宫那般闻名遐迩,却和它们一般同样有价值,因为它们同样凝结着千千万万个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智慧的结晶,是美的体现。现在,我总会自豪地在别人面前介绍家乡的石狗,慢慢讲述着它们背后的故事,让它别样的美时时刻刻展现着。
看,那群立在风里雨里的石狗,依旧没变,变的是它正用它神奇的力量吸引着更多的人,无论历经多少风霜与时间的磨砺,依然坚守着它的职责,守护着我们。我想,这也许就是文化最大的魅力所在吧,它悄悄将这种热爱的情感植入我的内心深处,让我真正地领略了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