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书写】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故人惜花可知矣。
自古也有不少诗人作诗颂花。因为花之娇态本就为一女子姿容,用生命书写花给予绽放的美。
用生命书写春之花,淡而雅。影斜清浅处,香度黄昏时。相传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偶然一次因倦梅花林,便小睡一会,正巧一朵梅花飘落额头,如此妆容显得公主更加妩媚了,此后也便又了“梅花妆”。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在安史之乱时尸体被悬挂于佛堂前的杏树上,此后唐玄宗派人将尸骨移葬时,见雪白的杏花迎风飘向仙山追随已逝亡灵。春秋时楚国的息候夫人为爱情忠贞不屈而殉情而死,其坚贞的品行与三月的桃花同行绽放。唐代诗人李白写过多首赞美牡丹的诗,而其最出名为“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莲。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用生命书写夏之花,香而郁。五月榴花照眼归,枝间时见子初成。钟道能如火样的性格如榴花般一样的刚烈。一茎弧引绿,双影共分红。绝代美女西施,在越灭吴前常到镜湖采莲,也许是这样一个六月的时节的采莲女,成为了与莲共影的风景色。才女李清照少时游于莲花池中被景色吸引,夜醉而归,游之尽兴。
用生命书写秋之花,凄而清。七月秋葵以其美而传名,汉武帝的李夫人因其自己短暂又绚丽的生命如秋葵一般。唐太宗的妃子徐慧从小才思不凡,被汉武帝昭入宫中封为“才人”,这也就桂花一般的暗淡轻黄体外柔,清疏迹远只香留。菊花凌霜怒放,性情冷傲高洁如陶渊明般被人称之为“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用生命书写冬之花,寒而冽。宋真宗的大学士石曼卿死后进入虚无缥缈的芙蓉城,恰似,“江边谁照木芙蓉,寂寞芳姿照水红。”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娥皇女英在丈夫逝去后,双双殉情于湘江,因其二人之情至爱,变化为江边水仙。老令婆、佘太君,因暮年壮志不老,依旧保家卫国挂帅出征为世人称颂为腊梅。
花有百态,一人一生中只书写一种,在青春如花的季节中,书写属于我们各自的生命之花,使其绽放美丽的人生。
【篇二:这就是我的承诺】
归途中,心情如同晚霞般灿烂。
手中是那张满意的试卷,此时此刻,他似乎是那样的耀眼,仿佛掩盖了太阳之光,使我心中一片光明,多日的期盼与努力得到了证实,心中自然是乐开了花。
喜悦自然是好的,但这一次,它似乎准备常驻于我心,从此扎根,并且越长越盛,最终长成一株参天的骄傲之树。我呢,也放纵它生长,直至其控制我的内心。
自然,我就变得自大起来,做什么都心不在焉,只觉自己什么都会,根本不需要努力,曾经对师长许下永远谦逊,不露骄纵之态的承诺也被淡忘于心底,在骄傲自大的吞食之下,逐渐逝去
直到那一天,放学路过了一家新开的花店,还未走近花店,鼻翼处便闻到一缕淡淡的馨香,不同于其他花香的浓郁,它,是那样的淡雅,我便循着花香走去。
走到店门口,店中的花儿个个争奇斗艳,舞弄风姿。可我的视线始终在寻找那株淡雅。望至墙角,眼帘之中映入一抹洁白,于是便停下脚步,好奇的蹲下身来,仔细的端详,原来是一株盛开的水仙花,一片片娇嫩的花瓣,洁白无瑕,如蝉翼,如薄纱,轻柔而不失刚正,娇艳而不是朴素,随风摆动,如飘飞柳絮,似飞舞的雪花,真不愧“水沉为骨玉为肌。”不闻百花之艳,盛放于这片属于它的墙角。
眼前这一株小生命,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高尚,不论周围群芳是多么美艳,它却无一丝羡慕之态,而是一心一意拥着自己的那朵洁白之花,不骄纵,不自卑,保持着一个如外表一般平静的心。
与这株生命对视,仿佛是一种对心灵的叩问,的确,在这高尚的灵魂面前,我有什么资格去骄傲,去自大?曾经对师长的那一番郑重的承诺重新涌上心头,冲散了骄傲之根,一股谦卑之感溢满心头。
“宠辱不惊,望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纵使青春多变,依旧怀着一颗坚定不移的心,这,便是我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