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细品唐诗】
“宋词之美,美在清丽淡雅,婉约多情;唐诗之美,则美在潇洒奔放,端然大气。”——题记
我可以说是在老家长大的,因为整个童年的声与光、形与色都在那儿。在那个祁连山脚下的县城,冬日有白雪齐膝,春夏有油菜花开,虽然朴实,但却也有几分诗的韵味。
爷爷那时好像还没有退休,头发也还没全白,在县小学任副校长,教过语文。因为曾是教师,所以坚信一切学习都要从娃娃抓起。记得在我三岁时,话才刚说利索,爷爷便开始拿着一本唐诗小册子,一个字一个字教我读诗。
刚开始,爷爷怕我失了对唐诗的兴趣,便一首诗、一个故事方便我记忆。在读《咏鹅》时,爷爷就说:“从前一户人家,院子里有个绿绿的小池塘。后来他们买了只大白鹅,这只鹅就整天在池塘里游泳,一边游,一边昂着头对着蓝天唱歌。它雪白的羽毛将它托在碧绿的水面上,因为水很清澈,所以还能看到白鹅红红的脚掌在水里推水前进哩……”从此,我便牢牢记下了那只大白鹅,顺带也背会了《咏鹅》这首诗。
慢慢大了些,我对跟着爷爷读过的诗,也有了些自己的想法。在读《江雪》时,那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引起了我对诗中所描绘画面的无限遐想。那时虽不解诗中深意,更不知诗人内心的寂寥与孤独,但也却能想象出一片千山暮雪,万物寂灭,一尘不染的纯净天地。我也在思索,到底是怎样一场雪,可以覆满整个山河大地,令飞鸟绝迹,无一人踪影?就算整座祁连山上的雪都落下来,怕是也不能吧……
在读《寻隐者不遇》时,我又在想,千年前的贾岛究竟在寻哪位高人?童子在一颗千年老松下,轻摇蒲扇,煮一壶清茶。而他身后则万山绵延,被云涛雾霭所包裹,无边无际。究竟是哪儿有这样的好地方?……
跟着爷爷读唐诗,渐渐忽略了光阴的流逝。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大唐,感受到了那时的皓月与繁花,与竹林深下的文人、云山雾海中的隐士擦肩而过,也感受着一种醉生梦死的放诞,还有一段段凄美的情缘。
当终于停下脚步,回首望去,爷爷的头发早已花白,身影也变得孤独、瘦小。原来一切,早已在那些细品唐诗的日子里变成了“沧海桑田”。如今我只想向回跑去,拉起爷爷的手,最后请求一次:“爷爷,让我们再品一次大唐的风华,好吗?”
【篇二:高原之旅】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从飞机上刚下来的我,望着远处的高山,阳光折射在我的镜片上,晃得我刺眼,狂风吹在我的身上,使我的衣服飘在了空中,而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叫做青海。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青藏高原的重要省份之一。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真是个美丽的地方。接下来我就说说我们在祁连山的旅途吧。
行驶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我们正前往祁连山,此时正是黄昏的时候,车窗外的一条条山脉,如同一只只绿色的巨龙,长年沉睡在这里。霞光射透了云雾,顿时霞光万道,红霞漫天。这红光射向太阳,太阳变红了;射向山脉,山脉变红了;射向河流,河流也变红了,就连我们自己也变得火红。渐渐地太阳钻进山里,天空也暗淡了下来,而我们也开车驶入祁连山里。
天彻底暗了下来,一看窗外什么都看不见了,只有一片漆黑。我们一路疯颠,颠得我五脏六腑都快要吐出来了,我觉得有一种坐过山车的感觉,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忽然!天空中闪过一道白光,这道光照亮了天空,随后便是一阵“轰隆隆”的响声,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小雨,雨滴打在车窗上慢慢地向后流动,同时也发出了“啪啪”的声响,这声音如同一支支步枪发射的声音一样。
突然,我们的面前站了一群不速之客,它们就是绵羊,这些羊像路障一样横在我们面前,没有办法,我们只好把车慢慢地开了出去。雨越下越大,我们翻过了祁连山,在山脚下的一家旅馆里住下了。虽然现在下着大雨,但是太阳总会升上来,往往在最黑暗的时刻之后,就是黎明。
人生起起落落正如同山脉一样,但是山的高度要靠大自然的力量来创造,而人生的高度,要靠我们自己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