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糕相关作文

【篇一:年糕飘香】

又是一年春来到,梅花树下,铿锵有力的号子声中,年糕飘香……

年糕寄寓了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又取“年高”的长寿之意,村里的男女老少都甚是喜欢。也因此,每年的春节之际,村里的男女老少围拥在梅花树下打年糕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习俗。

打年糕之前,村里的干部们会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通知。到了这一天,大家便拿出今年刚收成的米,将其放入阶梯式的大灶内蒸熟。出于好奇,我也会坐在奶奶的腿上,缓缓地摇动鼓风机。奶奶便逗趣儿说,小孩子白天玩火,晚上就要尿床啦。约莫半个钟头,灶台就开始呼呼地冒气,稻米的味道随着风飘入了鼻腔,让我忍不住地从灶台上偷偷扯下一块,塞进嘴巴里。

齿间的稻米味还没散去,令人兴奋的打糕环节就已来临。每家都把刚刚蒸熟的米带到村口的梅花树下,这里早已有人将石臼放置稳妥了。两位师傅分别站在石臼两边,一个手拿木槌,负责抡着槌子轮打,一个戴着白手套,负责翻熟米。只见打糕的师傅右手抓紧槌子末端,左手握着槌子前端部分,一槌下去,这软糯的米就被砸出了一个凹槽。待打糕师傅举起手的空当,翻米师傅眼疾手快地把米球翻了个跟头,又利索地往年糕下加入了一大勺水。稻米的味道在抡打中芳香四溢,还带着腾腾的热气。大地也被震得一摇一晃不时有花飘落下来。槌子一上一下,看得我眼花缭乱,两位师傅配合默契,二十多分钟后年糕就新鲜“出炉”了。

打糕师傅告诉我们,一盘年糕要抡一百多槌,这可是个体力活。可不是吗,别看这个木槌挺小的,分量可不容小觑,我要和好几个同龄的小孩子才能抬起这个大槌子,几槌下来便体力不支。经过打糕师傅的一番辛苦付出,年糕自然无比香甜。

终于可以吃年糕了。奶奶把刚打好的年糕团放到桌子上,用布和木棍反复碾压,再把年糕加水搓成长条压平。我们几个小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想撕下一块来吃,却只能眼巴巴地等着几个老人在那慢吞吞地切糕。刚打好的年糕不能用刀切,只能用线来切,一条切糕线干净利落地将年糕切成一块块白乎乎,软绵绵的小方块。不等长辈们发话,几双小手便从桌子下伸出来,抓起一块糕就往外面跑,丢下身后一脸无奈的大人,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村口。

年糕也可谓是百搭的美味,蒸着吃、炒着吃、做汤吃……各有千秋。我尤为挂念的便是家乡的桂花年糕。将打好的年糕放入大灶中蒸熟后,撒上白糖和桂花,扯下一块放入口中,白糖的甜蜜和桂花的浅香一同在口中四溢,甜而不腻,清新可口。

记忆仿佛被拉拽着往回走,打年糕的吆喝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时光好像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棵盛开的梅花树前,回到了那个蒸着年糕的灶台上……

【篇二:邂逅人间真情】

今天是老顽童——我姥姥逝世的第766天,我站在窗台上,看着天边那一轮明月。又是这熟悉的地点,我吃着熟悉的切糕,却没有那熟悉的感觉,终究是少了姥姥的味道。

当我从邻居大娘口中得知老顽童的死讯时,我还不信,而那已经是她下葬的第三天,由于学业过于繁忙,父母对我守口如瓶,并未透露半点风声。当她离世的时候,作为她最好的玩伴,我却没有陪伴在她身边,我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悲凉感,而双目早已被泪水覆盖。

我站在窗台上,外面阴沉沉的,一滴一滴得击打着窗棂,记忆中的他正向我走来。

姥姥喜欢接我放学,每天放学后来到校门口,总能看见一位满头银丝,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吃了的将目光投向校园,仿佛是在等待小燕子归巢的老燕子,而她正是我姥姥,无论风吹雨打,她都会准时出现。当我心疼地跟着她说,不用来了,反正离家近,我能自己回家时,她总是推脱道,“这点小风小雨算什么,我吃过点苦比你走的路还多,我这身板课结实了,”我也只好无奈的同意了。

老顽童人老心不老,小时候我很喜欢看动画片,她总会和我一起看。和我一起开怀大笑、和我一起为反派得逞而忧心忡忡、和我一起为正义正道而兴奋不已。我有时候会开玩笑对她说“:你都多大啊,还跟我一起看小孩子的动画片。”她总是故作高深地对我说:“你才多大啊,还跟我一样看大人的动画片”。

老顽童会弹古筝,每当我心情郁闷的时候,她总会先安慰我一下,再拿出她的古筝,为我奏上一曲,我心中的不快也随之消解。

我最喜欢听她讲老一代的故事,她的故事生动有趣又富有哲理,我知道她想让我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我也为此而不断奋斗,她告诉我,未来的路,就在脚下,你一定要把握好方向,你的路才会走的通畅,走的顺利。

邂逅您,邂逅人间真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