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情系江南】
我怎知何时与你一见钟情?叮咚的水声,将我的心拉进你的梦中,跌跌撞撞真的爱上。
——题记
你,如诗,如画,令我魂牵;你,似雪,似烟,令我梦萦。你,让我甘心去换,哪怕只换来你的片丝垂青。
风到了这里就是黏,黏住过客的思念,雨到了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
曾几何时,有幸一睹你的芳颜,如同穿越千古的宁静,如同摄人心魄的美,定格在我的梦里。你的美不是上海街灯的繁华,不是北京天安门的庄严肃穆,不是八达岭长城的雄浑霸气……你似一个面蒙轻纱的姑娘,朦胧之中,无法言语。
从那一刻起,我便对你交出了我的真心,无怨无悔……
你的水美。流动的水,从远处来,往远处去。当江南微风吹拂过江面,大片的水葫芦飘到岸边,沉淀着飘泊和自由的绿色。这碧绿的水,这粼粼的波,稍稍沾染上一点,就足以动人心魄。
你的人美。一把黄色的油纸伞,穿梭在如丝的雾雨中,绿柳迷茫,女子轻轻地走过,如梦一般的,低垂的眼睛带有透明的忧伤,走过了那半开半掩的门,青石路上留下了永久的芬芳。
你,似一幅淡淡的水墨,寥寥几笔却有道不完的风景,教我如何不眷恋,教我如何不流连,教我如何不把真心予你!
叩问。我的真心,你是否知道?莫笑我痴狂,青山荡漾在水上,晚霞亲吻着夕阳,梦里遥远的幸福,它就在我的身旁,愿意为你守候一生的时光。
寻觅。我的真心,你是否明了?错综复杂的水道,安静幽远的弄巷间,来回穿梭的乌蓬船,浓妆淡抹的西子湖,无一不让我疯狂。
【篇二:江南是一首歌】
烟雨江南,几场细雨,几缕微风,几首歌谣。
——题记
三月的江南是一首烟雨朦胧的歌。
喜欢在这样的日子里独倚窗前,缕缕歌韵飘转耳畔,静赏窗外云卷雨绵。江南的细雨,潇潇洒洒,丝丝绵绵潜入心房,朦胧依旧。
不多时,绵绵细雨已不再下落,倒是房檐上残留的雨珠似泪一般意犹未尽地滑落。
古色的江南是一首悠扬婉转的歌。
缓步踏上乌蓬船,在“啪哒,啪哒”的摇橹声中逐渐离开街头小贩的吆喝叫卖声,与几个伙伴共坐其中,在惬意中聊聊趣事,岂不乐哉?
秀丽的江南是一首熟悉温暖的歌。
青石板路两旁斑驳的青砖,墙上覆盖着青苔,沉重厚实的木门大多虚掩着,走过长长的街道,转身进入那不太起眼的小巷,寻找儿时最爱的那个烧饼铺。
烧饼摊不大,老板依旧是那个叔叔,只是岁月不饶人,皱纹爬上了他的眼睛,却依旧慈祥温和,一个小小的白面团在他粗糙厚实的手中揉捏,涂上一层糖浆,晶莹得让人垂涎欲滴,随手洒上白芝麻,娴熟地贴入锅炉,静候美味的出世。“长大了啊,怎么样?叔叔的手艺没变吧?”他亲切地望着正狼吞虎咽的我。我来不及咽下烧饼便说:“没变,还是这么好吃!”
漫漫岁月中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清秀,缕缕歌韵中奏响着江南水乡的恬静,朦胧细雨,乌蓬船的惬意,小巷的美味在江南的水墨中相识。
【篇三:美丽的东湖】
星期天,我们全家兴致勃勃的来到绍兴,准备游玩东湖。
在景区门口感觉非常小,但是里面进去却豁然开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远方的高山倒映在波光盈盈的湖面上,真是太美了!
我们开始了美丽的东湖之旅,我们沿着弯曲的石板路,听着鸟儿清脆的歌声,一边拍着照片一边往前走。突然爸爸指着一个地方说:“看,那可是绍兴的乌蓬船,快去看看。”我连忙垫起脚尖,伸长脖子,看到一条条小木船整齐的排成一排像出租车一样等待游客上船。我很兴奋,连忙拉起爸爸妈妈的手飞快地跳上船,我们又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湖上之旅。
摇船的老爷爷戴着草帽,一边用脚摇着船浆,一边唱着绍兴特色的歌谣,爸爸对我说:“船蓬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片,上面涂着黑漆漆的油,船只能坐三至四人,这就是绍兴的特色乌蓬船。”哈哈,我又学到了一个知识。
随着船儿慢慢的划行,我看见右边的山形状各式各样,有的岩石看上去非常光滑,像被刀整齐的砍过一样,笔直的竖立着;有的岩石上面小下面大,像喇叭一样,抬头望去我们就像井底之蛙一样;还有的像门洞,低低的,乌蓬船穿过时,头发都快要碰到了。……
时间过得真快,美丽的东湖之游就快结束了,踏出园区,我回头又看了一眼,真是巧夺天工,在夕阳下,格外美丽。
【篇四:在外婆陪伴下成长】
在一间平静的病房里,时不时传来一声声急促的咳嗽声。外婆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还挂着盐水。看着眼前苍老脆弱的外婆,我想起了外婆以前健康时的样子。
全黑的头发,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圆圆的脸,淡淡的眉毛,更显出一双大大的眼睛。
那时候,由于爸爸妈妈上班早、下班晚,外婆带我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外婆力气可大了,可以搬动好多重物,她做的菜也非常好吃,特别是一些小点心。
上小学后,每次放学回到家,外婆总会为我准备一些吃的小笼包、烧麦、包子。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放学回家,妈妈对我说,外婆在医院里呢,我大吃一惊,原来是外婆因给我做小笼包,在切肉时,不小心把手切了一个口子,流了不少血。桌子上还放着一些未完工的小笼包,外婆回家后,完全不顾医生说的要少做事,马上开始做起小笼包来。小笼包做好了,又急忙去蒸了一盘,让我解解馋。我顾不得烫,狼吞虎咽地吃了5个,外婆看着我吃得高兴的样子说:“慢慢吃,小心烫,不够还有呢!”我问外婆:“手上疼不疼了?”“不疼了!”外婆接着开起了玩笑:“刚刚只是我嫌肉不够,才把自已手上的肉切了。”这句话一下子把大家逗乐了。
外婆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工艺品做得十分精美。有一次,我从新华书店买了一包乌篷折纸,就是那种专门用来折绍兴独有的乌篷船的纸张。我兴奋不已,一到家就动手开始折,一个小时过去了、二个小时过去了,可是我还没能折出乌篷的雏形来,渐渐地我有点灰心了,正想着是否放弃时,外婆走过来了,说:“添添,要不让我来试试,明天教你折。好,谢谢外婆!”听我外婆的话,我十分高兴。第二天,外婆走进我的房间,看到外婆笑眯眯的脸,我就知道,她一定学会了,外婆眼圈红红的,她又为我熬了一夜。
外婆又一阵巨烈的咳嗽声把我从一幕幕甜美的回忆中惊醒。窗外的阳光映照着外婆苍白的脸,我握着外婆枯瘦的手对她说:“外婆,我来给你折乌蓬船,等我再长大一点,我给你做小笼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