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士相关作文

【篇一:一场艰苦的旅行——《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顾名思义即是余秋雨先生对中国历史文化探究的一场艰苦的旅行。在本书中,余秋雨先生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故事,历代文人艰难的故事,我从中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其中最令我影响深刻的是《道士塔》和《风雨天一阁》

《道士塔》,余秋雨先生将这篇文章小说化,而表达的内容只用三个字即可说明,那便是那带着琼瑶阿姨泪腔而仿佛在那几卷古书面前,对着死朽者的尸骨却无力回天的哀怨叹恨道:“我好恨。”我仿佛看到作者像一匹狼在黑夜中哀嚎却无奈。

在本文中王道士是一个没知识没文化的人,只因巧合以敦煌窟为家成为了道士,在这段期间王道士对莫高窟进行粉饰,绘上了西游记的故事,这看上去美妙但却是对中古历史文物的一种亵渎。王道士的作为也的确反映出当时的教育落后,也为后来的损失埋下伏笔。不就王道是发现了这莫高窟里的经书,并视其为珍宝。后来英国的考古学家斯坦因知道这件事便前来,这里,余秋雨又为我们引出了一个桥梁似得人物,那边是湖南人蒋孝婉。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类桥梁似得人物往往被掩盖,但它却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文中蒋晓婉帮助英国人用仅仅30英镑换回了那几卷古书。可是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我阅读时发出的疑问。但我想可能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所迫吧,毕竟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身为一个不被重用的普通中国文人也只有到异国他乡谋出路了。

当王道士听到斯坦因提出的要求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警惕、闪躲、拒绝。这说明当时的他还算有点良知,但后来他却又同意了,这也就是因为他之前的经历,那三十磅大洋可比他平时一年化缘化来的钱多得多。而且他本也是出于善意希望中国文化能在各国展览,但却是这一念之差酿成终生遗憾。

作者曾幻想在斯因坦走的路上拦住他,但后来却又放弃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怕官兵私藏呢?还是怕军阀混战搞得古书葬身于战场呢?原因数不胜数,最终让它在异国展览可能还会完整吧。

这便是《道士塔》,讲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的故事。警示我们年轻人在面对祖国文化遭受侵略时要勇于站出来维护,不像王道士那样愚昧软弱。同时也在呼吁保护历史文物。

“二百年的积存,可散于一朝;三千里的搜集,可焚之于一夕”说的便是位于宁波的天一阁。

本文中提出了“健全的人格”这一可笑的词,后来这个可笑的词又被献给康熙帝。古人好讲“健全”“圆满”,也擅长把这些完美的修饰词留给自己的掌权人。然而健全的人格包括“禁止妇女登楼”的封建族规。是一个酷爱书籍的女子最终抑郁而终。这也反映当时在既缺少人文气息有无婚姻自由的年代,一女子想借着婚姻多读一点书,其实是在以自己的脆弱生命与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她失败了,却让我很感动。《天一阁》的真谛大约是叫我们坚持文化的积累,沉淀出浓郁的民族情节。

《文化苦旅》使我懂得中华民族文化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也许如秋雨先生所言“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的方式。”也罢,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碟躞,以此为归。

【篇二:文化之殇】

翻开历史,王道士笨拙地用石灰粉刷看起来暗乎乎的壁画,用铁锤砸着着敦煌莫高窟的塑像——婀娜的体态变成了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这是余秋雨笔下的敦煌之殇,令人无比痛心。我们曾指责王道士的贪恋薄利,批判他的愚昧无知。可是,如果从毁坏文化的角度看,一个小小的道士也就是在大漠风尘中加速了几面壁画的风化,也就是给灿烂的敦煌文化划下了几道伤痕罢了。今天,世人对文化的践踏,相比于王道士,真正是有过之而不及。

与王道士不同,现代人毁弃文化,手段更高明,理由更堂皇。时下,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叫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口头上,信誓旦旦复兴文化,实际上,是在文化遗产中寻找经济的卖点,文化已经成为了经济的附属品。

现代人不是王道士,王道士只是把艺术珍品贱价出售,现在的人靠自己的想像力,从经典文化中“淘金”,不用花重资赞助黄金时段的广告,不必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只要包装袋上多出几个世人熟悉的古雅的字眼,滞销的商品就会供不应求,何乐而不为?至于那些文化,与厂家何关?与唯利是图的商贾何关?于是乎,诸葛亮成了羽扇的代言人,屈原也成了一只大粽子,陶渊明因为回归田园,亲自劳作,而被消费者争来抢去!商业利益的驱动,就像一只巨大的火球,急速燃烧,将那些脆弱的文化当作火柴,愈烧愈旺,于是,文化的精髓化作了一缕轻烟,随风飘散了。

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流血,一泓千年不息的文明之水正在被污染,我们引以为豪的深厚文化底蕴正在一点点地被稀释、消解,剩下的只有在商业劲风中风干的几个名词。

经济本是文化生长的土壤。远的不说,只要看看徽商的殷实,看看徽文化的发达,我们就能摆正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徽州商人在经商之初,无疑是艰难的。从小离乡背井,出外卖艺,奋力拼搏。最后,出现了“无徽不成镇”的繁盛景象。但是,徽商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财富。遥望他们远去的背影,我们还看到了一种“文化”的东西在闪耀:“以诚待人”“以义为利”“以人为本”。徽商创造了徽文化,徽文化的崛起又为原本灰头土脸的徽州山民戴上了一顶“儒商”的帽子。

回望历史,我们的文化与经济,是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可是,今天,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时候,把文化糟蹋到了何种地步!

美国学者解释类似文化开发时曾经说,当前中国的文化开发不仅有“过度性”,也有“浅薄性”。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吗?

历史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缩影,文化,是维持民族发展的生命线。可是,今天,传统文化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正在哭泣。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的世界是需要文明的。先哲的话,当给我们敲响一声穿透时空的警钟:不要让我们再重演文化之殇的悲剧了!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