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相关作文

【篇一:碎片与整体】

世代更替,科技进步,碎片化时代的到来,带给人以方便与快捷。曾经内容多达上千字的新闻内容,如今只需几行字甚至几个字概括,就能达到吸引眼球与增加点击量的目的。“时间”作为新世纪人们最珍视的东西,效益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化,也就能解释碎片化逐渐演变成潮流的原因。

但抛开其华美的外衣,反观其内在,就滋生出了许多问题。人际交往中的冷漠;打折碎片化旗号传播虚假消息甚至导致市民阶层的恐慌与怀疑的网站;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使很多上班族放下手中的工作频繁刷屏影响工作效率。这样的恶劣趋势不加以改正反而会是弊大于利,极大损害公民利益,这不与碎片化最初的宗旨相反了么?

所以我认为,关注碎片化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整体的重要性。整体完善碎片化,而碎片化也使整体更稳固。

拿简单的建造楼房的原理来解释,楼房的整体稳定性是由地基来承担的。而如今生活中每一块被拆分出的碎片也因得到重视。碎片化真正的作用是把一条信息用最快的时间传播并被人熟知,它的目的不仅仅是节约时间,更重要的是加快我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使人们的焦点聚拢,据此为何不以此为契机,来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与参与的机会呢。比起以新奇的语言与想法激起舆论风波,众说风云的场面,聚拢人心更能使利益最大化。若像这样完善了一个碎片,那我想,其他的碎片也会有其解决的方法,让碎片像雨水惠及大地一样,最大化地朝集体利益考虑,而非个人利益。

社会不仅需要对于碎片的改变来凝聚,更需要整体来维系细节的持久性。那些只为赚取一时的点击量与浏览量的网站与消息,获得的只是暂时的热度,但却不择手段,十分可耻。信息化社会,我们更需要持久的耐心与真诚的付出。新闻播报依然在时下仍保存活力,尽管形式千篇一律,创新少之又少,但它带给人的是踏实热情的报导,细心认真的走访调查,为群众的利益着想,同时也引发市民个人的对改善社会生活的感想。

碎片化时代,我们应该注意到的不是它带给我们自己的利益,而是它推动我们每个人关注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快捷的媒介。每一颗关注社会的心连接起来就是对于整个社会最大的支持与关怀,让碎片联接整体,并让整体更加完美。

【篇二:打破“束缚”】

时代在进步,移动互联网已经与我们形影不离,无论做什么都要携带,他对我们有利,同时对我们也有危害。

他可以让我们学习,娱乐,但有时人们会越陷越深。

当然,在我们用他的时候,是我叔叔奖励我买给我的,当时,用手机并没有养成习惯,只是感觉作为一种放松的一种方式,但逐渐地,日夜着迷,它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离开的一部分。

手机上各种软件:社交、娱乐、视频等。我们都有QQ和微信,以前,每次打开那两个软件,看到好友人实在太少了,然后突然就有一个想法:去附近里面给别人点赞,通过互赞来加好友,以及加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又或者是不同学校的人……当时可能就是因为看到人都有那么多好友,我就是他们的一半还少,然后就萌发了这种想法。搞到后来,我妈看到我手机里联系人一堆陌生人,然后就开启了开骂模式,可是我就是想加好友又没关系,可以不聊天,互躺列表和点赞不是蛮好的,但也许是太天真了,我这样想,不代表别人也会这么想,现在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人俱在,互相都不了解。假设我发了一条说说,只是为了别人的点赞和浏览量,但如果加了陌生人,你怎么知道别人怎么想,只是发一张手照,可能就会让别人误会,所以,现在我想清楚了,交友不能乱交!

每次,不会的作业,我就会在网上查,但正是查了之后直接抄,而没有自己认真思考过,所以,每一次学的内容就跟不上,我也很心烦,但不会做,看着,怎么想也想不到,反而还浪费时间。

现在的我,想要放弃这个想法,不查手机,实在不会问问同学或者最好问老师亦或者等老师上课的时候评讲。

手机上有些还是需要自控的,少玩儿会儿手机,既保护视力,还会逐渐减小对手机造成的依赖性,不要像没有手机就会死一样!

其次,不要因为“繁忙”而忘记自己的生活!

手机就像牢房,死死地把我们关在里面,被束缚着。现在,我们应该学会放弃他,逃出牢房,否则,人生也许就会这样荒废……

【篇三:遇见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应该就是生活方式的碎片化吧。

人们的时间已经被切分成—个个碎片—手机APP的一个提示音,就可能改变我们已有的时间规划。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而公众号推文的读者却越来越多,这是阅读的碎片化;零碎的时间里逛逛淘宝,购买一堆有用的没用的东西,这是购物的碎片化;点开微信,随时刷刷朋友圈,和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进行互动这是社交的碎片化。

我承认,碎片化的生化方式好处不少。它适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然而,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却值得深思。

如今智能手机普及,生活节奏又很快。在碎片化的生活里,人们更喜欢浏览公众号或知乎上的各种推文,而不是花整个下午的时间安静读本书。有的推文因为蹭上了热点,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获得惊人的浏览量和转发量。然而,这样的热点推文真的会对我们有帮助吗?

我最近浏览了一篇热点公众号文章《牛蛙之殇》。作者自称是上海一个退休的老教授,讲述了其全家不堪小孩升学的强大压力,而决定移民的故事。读完这篇文章,我感觉内容有点贴近当下上海的情况,但却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但是,网上几乎都在转载、评论这篇文章,有些知名媒体也在一本正经地评论这篇文章中所指出的教育问题。我试着搜索了一下,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根本难以查证。另有一些评论指出:这根本就是一篇推广移民的广告软文,这里面的故事是作者为了吸引浏览量而故意杜撰的。就是这样一篇真实性尚待考证的文章,因为蹭上了现实教育问题的热点,瞬间红遍网络。然而,这样的文章又能给读者带来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呢?

很多碎片化阅读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浏览量而不是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这是我们应该对碎片化阅读给予警惕的地方。我们还是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静下心来多读些有质量的书,多吸收些系统化的知识。那些蹭热点的推文,除了文章结尾处阅读量的加号可以证明曾经被浏览的痕迹,又会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多少印记?没有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从推文中获得思想高度的。

碎片化的生化方式并不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是时代和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以前的“车很慢,路很长”的生活方式被淘汰了,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俨然已成为一种现实。

但是在碎片化的生活里,我们还是可以留出一个下午,煮一壶茶,捧一本书,认认真真地阅读—别让浅薄的文章浅薄了你的眼睛。我们也是可以留出一些时间,和家人朋友面对面地坐着聊聊天—毕竟隔着屏幕是无法拥抱的。

我们已经接受了碎片化的生化方式,但别让我们的回忆里只有碎片化的信息。精彩的人生,不会只是用碎片拼成的。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