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画相关作文

【篇一:与梦同行】

夏日炎炎,外头骄阳似火,有热浪涌动,好似太上老君的火炉。真叫每个人都炼就一双火眼。“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也不过如是。

做完了所有作业的我,敲开了邻居阿姨家的门。其一,爹娘不在,亲姐宅家,这实属消遣时光的好方法;其二,邻居阿姨两年前添了个小子曰小涵,长得水灵灵、粉嫩嫩,叫人不喜欢都难。

阿姨正在教小涵写字,我着实惊了一下。这孩子两岁多啊,就学习写字一把抓,正应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哪里像我那时,话都含糊,满屋子乱爬,大人也不会逼着我学这学那。亲戚如今见了我还要说起往事,戏称我是“全自动拖把”。

思绪又拉扯回来,看见小涵正咬着手指定定望向我。乌黑的眸子如水晶般晶莹澄澈,写满童真无邪。

我莞尔,走过去轻摸了小涵的头,顺手拿起那张纸。第一列是阿姨写的楷体,娟秀清丽。而接下去几列,我哭笑不得,这一个个“字”歪歪扭扭,顶多算是涂鸦。

突然门“咔擦“一下开了,走来一个戴着眼镜的儒雅男子。我叫了一声“叔叔”,他点头颔首。

他轻笑地看着儿子的涂鸦,拿起阿姨手中的钢笔,在最底下写了几个字。我凑上去一看,正是端正的“中国”两字。字迹未干却银钩铁画,力道苍劲,墨迹好似将纸穿透。这是一手常年浸于书法的人才有的好字。

“他这么小,就让他写,他会吗?”阿姨怪道。

叔叔抱起儿子朗声道:“就算他不会,先叫他懂,他是中国人,这是本!”他认真地教了起来。

“中……”小涵艰难地发出一个字。

“国!”叔叔接口,“涵涵有什么梦吗?即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叔叔柔声问。

我听见小涵囫囵地发出几个音节,吐字模糊,听不了大概,但声音柔软,好似细细描绘着什么。

我轻轻退下,怔怔地看着街道边新栽的一排小树,嫩青的叶子闪着亮点。它们正怀揣梦想迎着烈日成长。而两岁的小涵,一脸纯真,却早在懵懂间有了梦想的轮廓,而那蓝图也等着他细细描绘,一边长大,一边梦想。

我不亦如此么?小时候的梦想仍清晰浮在脑海。我从未忘却呢!它还静静地立于某个角落,等待我有一天去实现。思及此,我步履轻快起来。

【篇二:做铁梅花】

最近,我们学校新开了一个城市少年宫课程:“铁画”班。一个年级选一名,我被老师选中了。

于是我的“课程包”里又多了一项——周二下午的铁画课。终于盼到了上铁画课的时候。下午放学后,来到了湖韵楼的铁画教师。教大家学习铁画的魏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芜湖铁画的历史及其文化价值,告诉我们铁画是芜湖人的骄傲,我们应当好好的传承下去。

当我们对铁画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老师开始教我们制作最简单的“铁制梅花”,梅花得铆接出来。老师给我们示范之后,就让我们自己来尝试。首先我们要把铆梅花的零件准备好,然后把茎卡在固定器上,从下往上、从外向内进行铆接。

所有零件都按照顺序铆好后,就可以用铳子将茎与花瓣贴合了。(铆子与铳子不一样,铆子是空心的圆锥体的工具,可以用来铆接零部件;铳子是实心的圆锥形,用来将整体固定的工具)。

小杨跃跃欲试,第一个去尝试。可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一连被锤子砸了两次手。我们发现他的手上出现两道红色的杠子,就像是他的职务——中队长二道杠,当然要被砸两次手了,哈哈!

后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他终于成功地做出了第一朵梅花。

我不甘示弱,在老师没有帮助的情况下,顺利做出了一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老师也夸我学得又快又好,其他同学也争先恐后完成了自己的花苞制作。

我觉得老师讲得很好:铁画苍劲潇洒,古朴典雅,芜湖铁画是中国人民长期智慧的结晶,身为芜湖人,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篇三:芜湖铁画】

铁画是芜湖一绝,它的工艺复杂,要经过千锤百炼的捶打才能成型。

铁画的优点是千年不坏,不生虫,不烂也不会生锈,十分坚固。

在铁画的背后有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个铁匠叫汤天池,他十分喜欢画画,就想拜一个叫肖尺木的画家为师。可是肖尺木看不起铁匠,说他不干净。汤天池只能在窗外偷看,用树枝在地上画来练习,后来,用铁打出了一幅画,感动了画家。于是肖尺木画出画稿,汤天池用铁打出来,也就出现了用铁做的画。

但在战争时期铁画的制作工艺失传了。后来在一位叫储炎庆铁匠的努力下,把失传了的铁画工艺又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后来又传给了他的女儿储金霞,现在铁画已成为芜湖一绝了。

在老师家就有一幅菊花图,就是储金霞做的,它栩栩如生,坚固无比。上面有三朵菊花,一朵最大的在另外两朵旁边,一朵大些和一朵最小的紧挨在一起,真像一家三口。每一朵菊花的姿态都不同,每一片叶子的茎脉全仔细勾了出来,每片菊花瓣都打造的很完美,像真的菊花一样,在微风中微微摇摆,精致极了!

这幅铁画很有立体感,可以看出打这幅画的铁匠花了精力,下了很多功夫,用了很多时间才打出这幅完美的作品。

我喜欢这幅美丽的菊花图,喜欢芜湖一绝的铁画,希望芜湖铁画能传遍全世界!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