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乡愁】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走进灵水古村落,不禁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恬静闲适的生活。在郭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领略了古村落的古韵乡愁。
风景秀丽的灵源山脚下的灵水,因山上溪涧之水绕村而流得名。远远望去,闽南古厝像颗颗红珍珠一样密布在村中,溪水潺潺绕村而流,使村落显得古朴静谧。
“这是话桑别墅,建于民国时期……”一进古村落,郭老师如数家珍。这别墅,坐落在弯曲的石板路中,左看是古厝,右看是洋楼,也叫番仔楼。据说这别墅的瓷砖材料都是当时从海外运回来的呢!柱子上的对联“寄迹香江怀梓里,经商回国念侨乡”记录着流逝光阴的故事,诉说着老华侨的思乡之情。
走到吴氏家庙门口,瞧,红砖白墙燕尾脊,是闽南古厝的特色。郭老师说,这三落的古大厝是清朝建成的,主人是这里的名门望族,人才辈出,旁边一座“大夫第”也是他建造的。真是让人佩服,我生长在闽南,但是我一出生居住在新建的三层小楼里,从小阿公跟我讲,他们那一辈就是住在这种古大厝里。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让我对家乡闽南更加感兴趣了。
走进民国时期建造的灵水老街,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车水马龙。灵水老街有一种东西最令我这个吃货着迷的,没错,就是当地的菜脯,可以做成配料,或菜脯煎蛋等,一吃便停不下来,真可是“此味只应天上有”啊!
我们最后一站来到了一座古香古色的民房,大厅中展览灵水先辈们下南洋的书信,古村落的绘画作品……听郭老师说,这里经常举办书法展、剪纸作品展等活动。走出古民房展览馆,眼前是新建的灵源公园和“一山一水”慢行系统,哇!来这里跑步健身的人真是络绎不绝。
不知不觉红日偏西,当最后一缕晚霞隐去时,放眼望去,灵水古村落雾霭缭绕,灯火微微闪烁,和灵源公园交相辉映,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感受到绵绵乡愁……
【篇二:春之色】
早已立春好久了,可是冬天似乎还隐隐约约地在我们周围徘徊。几株老树孤独赤裸裸地立在那里:秃的枝,秃的干。大地仍由枯黄的黄色装扮着:黄的土,黄的干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可现在的万紫千红,姹紫嫣红的春色在哪儿呢?
今天的课外活动让我找到了答案。偶然抬头看太阳,此时,我觉得春天的阳光似乎有一种母亲的温柔。金色的阳光洒在身上,充满了天地间。在这温暖响晴的阳光下,我的心情愉快起来。我说不出为什么会开心,但觉得眼前有一种不同于往日的色彩——温馨和明丽。我感受到了,春姑娘近了。
不知你可发现大街上热闹了许多?许许多多的人,五颜六色的衣裳,多像春天美丽的花儿在争先恐后的开放。他们有的在兴高采烈的逛街,有的在买风味小吃,有的在急急忙忙等车……从他们高兴的神情里,从他们朴素的着装里,我看见了,春姑娘已经来了。不知你可发现学校里热闹了许多?活泼可爱的学生们已不再惧怕冬天刺骨的寒风,他们也不必担心自己会被冻得打哆嗦,尽可能多得在户外活动。他们的笑声似银铃,让我们难以忘却。树上的鸟儿们也在叽叽喳喳直叫,仿佛是送给春姑娘一首春之歌呢!我看见了,我看见了,她在向我们招手。啊,可爱的春姑娘!
春天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张开双手,向大地抛散灵水,使万物复苏。
春天像一位慈详的妈妈,呼唤太阳公公,为我们带来温暖,奉献无限的母爱。
春天像是一杯香茶,清香诱人,难以忘怀,使人陶醉其中。
美丽的春天,我为你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