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巷相关作文

【篇一:外公的幸福生活】

走到阳台,靠上摇椅,泡上一壶茶,呷上一口,看着窗外小区的美景,外公很享受的说:“回想以前住小矮房的日子,哪里能想到现在会住得这么舒服。”“一间屋子一张床,一家三口挤一间房”,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部分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

外公一生住过三个房子,顾家巷的平房,灶东东巷的两层小楼,还有现在的大三居。这三个房子见证了外公的一生,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有幸的是老房子在经历了三期城改和多次拆迁仍然保留在那。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承载力外公儿时和青年时的记忆。

周末,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寻找了这段记忆。

走过丁公桥口就到了顾家巷,在这里依稀能看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东台城民居的影子。青石板路只有两米左右宽,青砖小瓦房诉说着时代的印记,这仿佛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又仿佛是刻意保护的历史。外公的老房子就隐藏在这片不算古老的民居里。房子不大只有三四十平,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其实也算不上客厅,因为除了睡觉,其他的做饭,吃饭,会客都在这里)。打开锈蚀的门锁,弓着腰走进房屋,抬头还能看到一张破旧的毛主席画像,屋子的边角上只有一张破旧的小“四仙桌”和几张破旧的小矮凳,这就是房间里的所有家具。房子的窗户也很小,每个窗户上只有四块小小的玻璃,如果关上大门就感觉特别的昏暗。墙壁已经斑斑驳驳,房门也已经损坏。所有的一切仿佛诉说着年代的久远。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外公年轻时一家人挤在小房子里忙碌的情景,依稀听到对家说的话、闻到邻家饭菜的香味。

灶东东巷的小楼是上世纪80年代,在妈妈4岁时外公建的。房子不大,虽然只有90多平,这也算实现了当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小康生活了。外公告诉我,搬进新家的时候别他们特别兴奋,一家人还特意备了大鱼大肉、鞭炮蜡烛好好庆祝了一番。这里是妈妈长大的地方,所以看到这个两层小楼我也感觉特别亲切,在这里我好像看到了妈妈小时候在门口戏耍的场景。

现在,一家人住在商品房里,宽敞明亮,家电齐全,网络发达,外公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用上了智能手机,每天在家也会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没事的时候还会和远在异乡的老战友视频聊个天。连看电视也喜欢看网络电视了。用外公的话说: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物质越来越丰富了,房子越住越大了,眼界也越来越宽了……老房子也很少去了,只是留在记忆中。这不,外公又戴上老花镜,伴着茶香,吹着空调,坐在阳台的躺椅上享受起了他的智能生活。

回看外公当年的栖身之所,也只能遮风挡雨罢了。如今新台城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更多的家庭告别了低矮破旧、设施简陋的住房,迁入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新居。而我也对未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充满了憧憬和想象。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