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那些整片整片的空余时间早已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零散的碎片。这些碎片往往会以对话中“几分钟”、“一会”的“代名”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或许在不经意时,我们的生活也成了碎片式。
碎片性的生活最大的优点便是它的随意性。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公交车站时等车时,便会出现几分钟的碎片时间。而接下来人们就会选自不同的作法。或是掏出手机刷刷微信朋友圈、看看微博新鲜事,打打益智小游戏,或是手捧一本书,抛开四周的喧闹,将身心置于千里之外,感受文字中的风花雪月,故事情节的扣人心弦,寓意中的意味声长。除此之外,你可以与结伴而行的同伴聊得天马行空,无事不谈;或是陷入自己的世界中,与灵魂来个正式会谈。总而言之,这种碎片化的时间就像一杯水一样,虽然连一条比树枝还细的小溪都能流出好几瓶这样的水,但它可以滋润一张干裂的嘴唇,救活一株奄奄一息的小植物,或者跟清爽一点:作为清晨的第一把洗脸水;更精贵一点:作为久旱之地的第一口清泉;更有诗意一点:作为春雨过后第一批到达花苞的春泪。
是的,碎片化的生活便是如此一般灵活。
但凡事有利也有弊。碎片生活的优点就像一把双刃剑似的成为了它最大的缺点:因为时间的短暂而无法集中精力。
仍以车站等车为例。等车之前,也就是准备出发之时,你一定会带好这次出门所需品:公交卡、书包、手机等。或许这些东西看起来与等车好像没什么关联,但是设想一下:如果你在候车处正一边等车,一边做一道今天作业里的数学题时,你的脑海中会不会经常闪过“我今天东西带全了吗?”“书带得对吗?”或是一句“公交卡里还有钱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或者此时你再看看马路,发现有一辆公交车驶来,可看了几秒才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所做的那辆……
面对如此多的情况我们可能无法专心于自己所做之事。
那么说了这么多,这种碎片生活到底是好是坏呢?那就因人而异了。会合理分配时间的人因此受益多多,做什么都快人一步,仿佛让别人错认为他们一天过了25个小时;而另一种则认为自己好像被偷走了几个小时。
总而言之,遇上这种生活,人们更要有分配时间的意识。
【篇二:碎片化的生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科技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令人目不转睛的液晶屏幕电视,有令人爱不释手的苹果手机,还有令人购物极其方便的手机购物APP。但这些东西的发明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变化,那就是生活碎片化。
在以前,信息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是在公交站头等公车的人,不是在看报纸就是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书;但现在随处可见的都是人们拿着手机在看,这样不仅会影响视力,还会带来危险。淘宝、京东等网购,虽然减少了我们购物的负担,无需再去商场就可以买到我们的所需品,但在网购的时候我们会碰到一些问题,譬如:物品质量的问题,物品有没有缺少的现象等等。这样以来,我们将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跟卖家沟通,退换货运费的问题。
碎片阅读过于肤浅,打开网页看个标题就不看了;碎片阅读慢慢地变成自欺欺人了,让人不懂装懂。有的人过于习惯碎片阅读,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地去看书。每天把网上的头条看一遍,就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就像高尔基说的: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我们不能一直碎片阅读,要去读书,因为碎片阅读会让我们无法认真地看书,使我们无法掌握更多的知识。
碎片聊天是一种十分简单的聊天方式,我们通过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联系到对方。这种沟通方式也逐渐地从文字到语音,再到视频里真真切切地看到对方。视频聊天不如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情感丰富,更没有大家坐在一起聊天那种快乐的气氛。人们现在也有了纠结:既不愿意让自己被无限快乐的互联网绑架,但又无法摆脱互联网。我个人认为互联网对我们是有危害的。还有的学生依赖互联网解题,而不去思考。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碎片化了,希望我们能通过自己的行为来避免社会的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