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相关作文

【篇一:我最喜欢的宋代词人】

“啊,果然还是苏轼写的宋词最好了!很深奥也很有趣!”

这天,我正抱着一本页面泛黄、被翻烂了的《宋词》躺在软软的床上滚来滚去的。在那本《宋词》中,只有苏轼写的诗被我用红笔打上了小星星,因为,苏轼写的诗,我认为是最独一无二的呢!

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位豪放派的诗人,也是“宋四家“之一。他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等等。

苏东坡写过一首词,名为《水调歌头》,提到这首词,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句,是整首词的眼睛,苏东坡认为,两者都是自然常理,不需要去伤感。这首词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当然,苏轼也写过无比凄凉的词——《江城子·乙卵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名字看起来又长又普通,内容却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识,尘满面,鬓如霜……”这首词的每一句都饱含了苏轼浓浓的思念。这是苏轼为了悼念妻子王弗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也体现出了诗人对亡妻执着的深情,字字血泪。

正是因为苏轼的热爱生活,情怀旷达和对亡妻的情,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十分敬重他,他写下的好多诗词,也流传至今。

【篇二:我最喜欢的宋代词人李清照】

宋代最著名的是词,在那个朝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词人。在这之中,我最喜欢的是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拥有“婉约之宗”和“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号。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文学氛围浓厚,在家庭的影响下,她从小就才华过人。年轻时候的她,诗词中或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悠闲自在、闲情逸致;或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多愁善感、惋惜之情,或是“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的孤独寂寞、哀怨忧愁……

李清照早期的诗词中,既有女性的清丽缠绵、婉约柔美,也有男性的坚毅潇洒,细腻微妙、丰富真挚的情感和纤细敏锐的感悟中带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放洒脱,这些都是他人无法比拟超越的。

然而,在李清照人到中年时,金兵入侵中原,南渡后丈夫去世,颠沛流离,这一连串的打击无疑给李清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她对过去国家的思念,对已逝丈夫的怀念,对已往生活的留念,因此她的词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愁苦哀怨。浓浓的忧伤曲调,驱不散、扯不断的伤感,呈现出一位女词人凄凉悲惨的遭遇。“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是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她因孀居生活而产生的寂寞忧愁;“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是她对国家的热爱与思念……

我喜欢李清照,我喜欢她的诗词,喜欢她的爱国情怀,喜欢她的胸有大志。

【篇三:我最喜欢的宋代词人苏轼】

宋代可谓是词的王国,而将它推到文坛顶峰的宋代词人便是我最喜欢的词人——苏轼了。“轼”是古代车前扶手的横木,在行车过程中默默无闻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类似于汽车的方向盘。所以我和哥哥在家谈论到我们都喜欢的苏轼时,常常会开玩笑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苏方向盘”。苏轼之所以能官至一品,流芳百世,想必有许多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他文学成就极高。首先他第一个打破了“诗尊词卑”的观念,认为诗、词本为一体,首次成功地把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他一生中共写做三千四百五十九首作品,有诗、有词、有书法、甚至还有美术作品。在二十一岁时就令当时的科举主考官欧阳修感到震撼、并且赞叹不已。有了欧阳修的帮助,苏轼立刻成了进士及弟。俗话说“行行出状元”,他却在每一行都做成了状元。他的散文豪放自如,美誉人间,代代相传;他在诗作中体现关怀民生和爱国的特点,深受大家喜爱;除了词作不拘一格,书法和绘画也特别绝妙,笔画舒展、轻重错落。实在是才华横溢,让人赞叹不绝啊!

第二就是他的宽容大度。他在杭州上任知州时有人逃税,不上交丝绸。可当他从这名逃税犯口中知道他是为乡亲们着想,怕收税太多导致百姓没丝绸可用之后,不但没罚他,还特意为他写了一份文书,保证他一路上不会都被收税。从这件小事看出,这位知州大人也太宽容了吧!难怪当他被贬时,老百姓都依依不舍地前来送行呢!

还有一点便是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了。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不平凡,时而名震京师,时而被贬乡野甚至锒铛入狱,就像过山车的轨道一样,起落不定。可他即使多次被贬,也从不折腰屈服于权贵,一直坚持自己的主见,这真是可敬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啊!

这位诗词书画样样精通、代表宋词巅峰的伟人,其实也是很可爱的。他曾写了一首号称“八风吹不动,独坐紫金莲”的佳作,急忙派书童送给江对岸的佛印大师,就像我们眼巴巴期待老师表扬一样,自以为一定会等到盛赞,结果却等来一个“屁”字,气呼呼地急忙划船到对岸去找佛印评理去了。你也能想象出苏轼“一屁过江来”的可爱画面吧?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