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新年旅行】
2018年的最后一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和舅舅一家从常熟自驾去上海科技馆玩。
没过多久,我们就到了市区。只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就像一个个巍峨的巨人。科技馆也坐落在黄浦江畔。它采用了巨大的球体造型,宽阔的广场上有一座地动仪雕塑,旁边就是东汉科学家张衡的雕像。
进入馆内,我们跟随着安静观赏的人流,最先来到了“动物世界”展馆。这里有非洲大象、狮子、北极熊、羚羊,虽然它们都是标本,但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在生物万象馆的雨林区,我感觉特别潮湿,空气特别清新,这里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热带雨林植物。石林区还有蝙蝠洞,几只蝙蝠倒挂在洞穴上,不时地发出恐怖的叫声。
最令我感兴趣的就是机器人展区了!一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三个机器人正在修理汽车。左边还有两个机器人,正在陪两个孩子下五子棋呢。我也和他下了一盘,大约下了半个小时仍然不分胜负。因为时间有限,我们继续参观其他的项目了。
展馆里的机器人果然个个身怀绝技!有的机器人可以充当饭店里的服务员,有的机器人可以绘画,还有的机器人可以和人们比赛射箭。走着走着,我被一阵悠扬的琴声给吸引住了。只见前方有一个机器人正坐在椅子上,专心致志地弹钢琴哩!他一边摇头晃脑,仿佛沉浸在优美的弦律之中。科技人员到底是怎么做出这样的机器人的呢?又是如何让他手指灵活地在琴键上完美地弹奏着……时间就在我们游玩观赏中悄悄流逝,转眼天就黑了。还有好多个展馆来不及观看,科技馆就要闭馆了,于是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今天时间虽然很匆促,但是却让我大开眼界,让我更加热爱科学!在2019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我默默许愿: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我也要做出为大家服务的科技展品放在科技馆中。
这个新年旅行过得特别有意义。
【篇二:中华之成熟】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中华大地一步步走向成熟。
成熟,中华儿女追求的梦想,那巍巍岱岳不动日月的流转,在齐鲁大地上,孔子及三千弟子把“仁和”悄悄掩盖在一炷香下,“仁”便慢慢走向成熟,影响中国,影响世界。
拈花一瞬,便光彩遗万年。
中国古代的农业的成熟,是世界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贾思勰笔下的能工巧匠,饱经风霜的老农,为成熟的稻米而奋斗。
昙花一现,博古照今。
中华文化的成熟更加精彩。曾记否“常记溪亭上,夜里挑灯看剑”的诗仙,是他们,让我们在唐宋古韵中口春生香,是他们,让我们沉浸在古典中无法自拨。是他们,成就了中华文化的成熟。
血花绽放,思想爱国心。
中华爱国思想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步步走向成熟。“长太息以掩涕号,衷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用生命谱写了爱国情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用自己的生命做抗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用行动表达自己爱国的情感。
科技之花,于今夺魁。
中华的科技一步步走向成熟。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到世界原子弹,氢弹,神舟。今日的中国不在于昨日的芳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震惊世界。火药是所有现代武器的前身。自唐末开始,火药便被用作战争,像一朵冬日之花,在无情的战争之中走向成熟。早在战国时期,指南针呢就威震中华,也一步步走向成熟。于今亦在使用,张衡的候风的候风地动仪的出现,是当时勘测地震的最高水平。他的问世,震惊世界。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风雨,时间已把他铸造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巨人。中华大地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