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每周我都有开心的事情,本周最开心的是什么呢?下面就由我分享给大家吧!
当我看到这一份由星海音乐学院颁发的蓝色证书,一打开页面我的一寸彩色相片赫然在目,相片边角下面是骑缝章压出凸纹的身份证号码,再下面是我的名字,以及清晰考试成绩。手握这份证书,我喜不自胜,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同时,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为之努力奋斗的历程。
蓦然回首,昨日的点滴沥沥在目。一年前,我第一次接触上低音号。当我双手接过沉甸甸的上低音号,面对这个又大又笨重的铜家伙,既欢喜又惶恐,不禁产生一种焦虑,心里没底,不知道我的小嘴巴能不能把它吹响?在大雅乐盟宋老师的带领下,我开始度过既漫长又无聊的一个多月,才勉强可以吹出并不动听的音调。只是,我之前害怕吹不响的担忧随之烟消云散。
学习一门乐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些漫长又乏味的练习过程,记忆犹新。每次上课,我首先得把号嘴插进上低音号里,再单独用嘴吹号,掌握气息发出正确的响声,再变成手和口结合,学习指法和音准,相互配合吹响音符。这些都是新的挑战,但是刚开始吹与按的不协调并没有让我退缩,反而是越挫越勇,特别是得到宋老师既耐心又专业的教导,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就这样,秋去春来,一周两节课,一次一个小时的练习,我很快能熟悉掌握了音阶。学会了音阶,我开始练习人生当中第一首曲子。这时,我又发现熟练的音阶在曲子里,忽然变得没有那么容易掌握了,但我熟记老师教的谱子,一个一个音节,一次一次练习,一句一句熟悉,锲而不舍,因为音乐带来的快乐,总能让我忘记练习时艰辛。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五,我在妈妈面前演奏起动听的《小星星》,妈妈的笑容至今深刻印在我的脑海。
又是一年秋风吹,这是丰收的季节,我学会越来越多的曲子。恰巧年末考级临近,我更需要勤加练习。为了顺利过关,我放弃了玩耍、看电视、逛街的时间,捧着备考曲谱不断反复练习,加深记忆。先由节拍器带动节奏,由浅入深,从陌生到熟悉,最终沉着冷静地站在考场,顺利地通过考级,并且取得了更高标准“良好”评分。这份证书带来的喜悦,凝聚着老师和我的每一滴汗水,考级让我明白了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的道理。
临近期中考试,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学习的进步,跟考级不也是一个道理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会为达成自己理想的成绩而继续努力,从未止步。
【篇二:音乐之路,贵在坚持】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偷偷地溜进了房间,照在我的脸上,照在我的上低音号,光线折射出亮眼的金光,我在吹《女巫与圣徒》流畅的曲子。窗外,对面的空中花园绿树成荫,小鸟叽叽喳喳地歌唱,正与我吹出的乐调相融一起,就像一场美妙动听的大合奏。
说到《女巫与圣徒》,可离不开宋盘璇老师的小课。2020年的寒假特别长,我呆在家的时间也三个多月,这么长的假期全因世界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这可是会人传人的病毒。疫情初发时,国家要求全国人民居家隔离,我就一直在家里学习。我每天学完学校的功课,还不忘练习之前学过的曲子,可是,吹着吹着,我又会觉得十分的乏味无趣,这可怎么办?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的上低音号宋盘璇老师找到了我。疫情既然不能出门,现在网络科技发达,人与人之间随时随地能视频见面,宋老师问我要不要上网课?妈妈经常说学习任何一门功课,要取得成绩,贵在坚持。我二话不说就答应宋老师的邀约。
每个周末,我如期与宋老师约课,风雨无阻,就算五一假期,我也照常上网课。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经常吹不好,连不懂音乐的妈妈听了也忍不住说我乱吹,我伤心难过极了,真想放下号不吹了。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那不服输的劲头跟这些只有它懂我,我不懂它的乐谱杠上了。经过无数次的练习和上课,加上宋老师的耐心教导,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学会了一些新的曲子。我特别喜欢的是管乐经典作品《女巫与圣徒》,我能完整顺利地吹出整首曲子。
《女巫与圣徒》是一个关于1588年德国小镇的民间故事,女巫和圣徒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因宗教迫害,双胞胎被视为不祥运气的到来,于是姊妹被强迫各分东西之后的凄美故事。我在练习吹奏的时候,好像也感受到女巫姐妹之间的手足之情,节奏充满冒险紧张,故事中一些深刻画面也一一呈现在脑海。我想,如果能和许多不同管乐的高手一起合奏,那旋律听起来肯定更加优美流畅,拍子和速度的变化也会更丰富多元性,《女巫与圣徒》的管乐合奏肯定又是一场震撼的听觉盛宴。我只会吹众多管乐乐器的上低音号,可是,因之前参演了多次大型的合奏,我深深地爱上管乐合奏时动人心魄的震撼与情怀。
音乐使人快乐,我喜欢管乐宝贝——上低音号,疫情也阻挡不了我坚持吹号的决心,阻挡不了我在清晨中吹出美妙的音乐。